德夢鐵(俄文姓名:Ольга С.Демант,1903-1969),拉脫維亞人。浙江大學俄語學科奠基人,為浙江大學俄語專業及整個外語學科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浙江大學工作30年,培養了大批外語人才。
她視中國為自己的祖國,為中國教育事業和浙大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夢鐵
- 外文名:Ольга С.Демант
- 國籍:中國
- 精通語言:俄語、希伯萊語、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
- 主要成就:創辦浙江大學俄語系
- 出生日期:1903年2月
- 逝世日期:1969年
人物生平,教學風格,
人物生平
德夢鐵,俄文全名叫做奧里格·燮妙諾夫娜。1903年2月出生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猶太人。畢業於里加大學,早年攻讀文學、戲劇。通曉多國語言,除了俄語和希伯萊語是母語外,還精通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
德夢鐵的父母和弟弟在集中營中被德國法西斯軍隊燃放煤氣殺害。20世紀30年代中期,她隨一拉脫維亞皮貨商當翻譯來到中國,到過東北、天津、上海和遵義。
1937年抵達長沙。隨著戰事的升級,皮貨商人不久回國。然而此時,希特勒在歐洲瘋狂迫害猶太人,身為猶太人的德夢鐵有家難回,在長沙的軍官外語學校任教。國民黨政府向西南撤退後,該校遷至遵義,與同期遷來的浙江大學成為鄰校。由於德夢鐵外語能力強,精通七種語言,引起浙大外語系教授的注意,隨即受聘到浙大外語系任教,開始教授工科學生的德語。
1942年,她被調到設在湄潭的浙江大學外文系教授英語、德語和法語。她和許多教授一起住在湄江飯店,與化學系王璡教授比鄰而居。作為中國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王璡不僅專業精深,而且英語十分流利,同時還具有十分深厚的國學素養,當時他是浙大教授組織的詩社《湄江吟社》的成員。德夢鐵則十分喜愛中國古典詩詞及其他文學經典作品。她有意翻譯這些作品,為此時常向王璡請教,他們談得最多的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共同的志趣愛好、無障礙的交流、心靈的碰撞成就了美好的跨國姻緣。《紅樓夢》打通了橫亘在他們之間的隔牆,鄰居變成了夫妻。
1949年,德夢鐵創辦俄語專業。德夢鐵先生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俄語畢業生,手把手地帶出了一個個優秀的俄語教師。
1954年6月,德夢鐵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得到國家內務部的批准。
1954年秋,德夢鐵夫婦調到浙江師範學院,她教俄語和德語兩門課,一周有20多節課,教課極端負責,負擔又重,曾多次受到學校表揚和嘉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德夢鐵受到嚴重打擊。德夢鐵先生被污衊為“反動學術權威”和“祖師婆”備受非人折磨,後因所謂“國際間諜”問題受到隔離審查和強迫勞動,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66年“祖師爺”王璡先生死於非命後,她備感淒涼無助。身患高血壓的德先生得不到應有的藥物和看護,抱憾謝世。
1969年,死於禁閉之中,但死亡情況甚至骨灰盒等均難以確知。
教學風格
德夢鐵在浙江大學工作了30年,她忘我工作,主要教授二外德語和專業俄語,培養了大批外語人才。
德夢鐵十分關注中國教育事業,愛我中華,而且非常愛護學生,視若親人,教學工作嚴謹。
德夢鐵講授的德語課,常穿插詩歌,使同學們多能牢記。在學生們的回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德夢鐵先生獨特的教學法。
浙大1947屆化學系畢業生、中科院原秘書長顧以健先生對此記憶猶新:“抗戰時期,1943年,我們理學院在貴州湄潭,那是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小山城,生活極清苦,德先生是唯一的外國人。她教我們德文,十分認真,很喜歡我們這些年輕人。她教過的海涅的詩《萊茵河畔的羅雷萊》,我至今能背,當年她在課堂上朗讀時,十分投入,動情,我印象很深。”
1952屆俄語畢業生姚越秀在畢業50多年後仍能流利地背誦德先生教的繞口令。她對德先生的教學法欽佩不已。因為她教俄語,學生不必“刻意去死記硬背”,那些內容會在“不知不覺中印入了腦海”,令學生“終生不忘”。她如此描繪德先生聲情並茂的講課:“開始上課時,她用英語講解,她記憶力極好,教過的每個俄語,上課時都能用上,不許我們忘記,不到一個月就都用俄文講解了。教讀詩篇時,她把全班分為四個聲部,……朗誦聲此起彼伏,十分有趣,德先生十分投入地帶領我們朗讀時的豐富表情感染我們,使我們一下子進入了詩的境地……”
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朱國英回憶起當年德先生給他們上二外德語課時的情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她繪聲繪色地說:“德先生上課簡直像演戲,表情豐富極了。她自編教材,編得非常好。她曾編寫過一篇講一個老人和他先後的五個太太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得精彩,教得更生動,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德夢鐵先生的教學秘訣正是以情感人。她讓學生關注的不是語言的外形,而是外形中包含的豐富而生動的內涵。文字中流淌的真摯情感、字母編製成的動人故事就這樣跨越了語言的障礙撥動著每個學生的心弦。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繁複的語法規則,而是俄羅斯民族的靈魂、德意志人民的感情。他們在富有韻律的朗誦聲中,同俄羅斯與德意志文化進行著心靈的交流,為跳動著永恒生命的篇章所感動。此時,人不必刻意去記憶語言,而是語言自動走入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