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之爭是中國哲學史關於人生價值問題爭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德”,指道德意識、道德行為;“力”,指生命力、意志力、體力、國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力之爭
- 類別:圖書
孔子開始區別了力與德,並表示了重德輕力的傾向。他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上)墨子強調“力”的價值,認為人與別的動物不同是在於“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認為禹湯文武之治,“故以為其力也”(《墨子·非命下》),體現了德力統一的思想。孟子雖不完全輕視“力”的價值,曾說“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孟子·萬章上》),但把“以力服人”與“以德服人”對立起來,認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荀子兼重德力,他說:“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則諸候不能弱也;德凝,則諸候不能削也。”(《苟子·王制》)韓非崇力貶德,認為“上古竟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囊》)。其“力”,上為權力,下為勇力。東漢王充再次提出德力並重觀點,認為“治國之道所養有二:一日養德,二曰養力”,主張“文武張設,德力具足”(《論衡·非韓》)。其“力”。不僅是指像“壯土之力”、“農夫之力”之類的“筋骨之力”,而且還包括“儒生之力”、“賢儒之力”之類的“以學問為力”,強調了知識的價值。王充的這些觀點,在中國古代社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長期來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只重視“德”之崇拜,很少注意“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