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訓半月刊

《徵訓半月刊》,軍事刊物,1939年10月20日創刊於湖南邵陽。該刊由徵訓半月刊社編輯發行。發行地位於湖南邵陽南嶽區,由寶永師管區司令部、特別黨部和政治部聯合成立,社長為周濟民,主任編輯委員為羅紹安,總幹事為陳維新。該刊印刷機構為位於邵陽中西直街廿號的建新印刷公司。其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39年至1940年發行的14期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徵訓半月刊
  • 類別:軍事刊物
  • 創刊時間:1939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出版地:信陽(湖南)
期刊簡介,報導內容,文化傳統,

期刊簡介

寶永師管區成立於1937年,是為徵兵需要而設定的。該師管區的任務包括徵募與編訓兩部分。為此,“需要一種刊物為之糾正指導,聯繫溝通,”故而創辦了該刊。

報導內容

該刊收錄對於兵役研究和組訓的理論實施以及與徵訓有關的政治、經濟、軍事、動員等方面的文章。根據其欄目劃分,其中“論壇”一欄刊載軍事方面的研究文章,以徵訓相關的為主。如羅紹安的《兵役實施之改進》一文對於當時的兵役制度提出了改進意見。而謝錦濤的《怎樣建立現代化的國防軍》則將討論範圍擴大到了整個軍隊建設,當然亦是以訓練為主。“工作”一欄則聚焦實踐,如《優待出征抗敵軍人家屬之辦法》就是一例。該刊還設有“專載”和“特輯”,用於刊登一些重要的文字,如蔣介石的講話稿等。《時事談話》亦為該刊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會對當時的重大事件予以報導,還會對這些事件進行一定的評價。此外,該刊還會刊載一些文學藝術作品,如散文、詩歌、木刻、漫畫等。
《徵訓半月刊》是由軍事部門發行的關於徵兵的刊物,其內容以士兵徵訓方面的研究為主。通過這些文章,可以部分了解到當時的徵訓思想與實踐。同時,該刊中的文學藝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當時的實際。這些都有助於當時的軍事研究。

文化傳統

《發刊詞》周濟民
粵稽史跡,凡國家之隆替興亡,純系乎兵備之充實與否。兵備之充實與否,又在乎徵訓之果否實施與是否合法?現我國為救亡圖存,厲行兵役,已屬全國一致;而本管區所司業務,又全在徵募與編訓兩門,責任重大,不可言喻。一方面固賴各級工作人員殫精竭慮,共圖良果;一方面復需要一種刊物為之糾正指導,聯繫溝通,以期步驟整齊,弊竇根絕。今日乃本部徵訓半月刊發行之始,特揭櫫此目的與使命,願共諸同志努力以赴。如各方賢達惠賜高論或批評,即更為鄙意所企禱者也。
《創刊的話》李有莘
倭寇先天脆弱,妄思以六千萬劣等民族征服我四萬萬黃帝子孫;而其所進行之侵略戰爭,野蠻殘酷,神人共憤,雖三尺孩童,亦知其必敗。惟現代戰爭之勝負,取決於國民兵數量之多寡,質量之優劣,動員之遲速,訓練之功效,及其戰鬥精神與意志。換言之,新的戰士,實握戰爭勝敗之關鍵,此五中全會所以有“抗戰建國必先建軍”,全國同胞有“兵役第一,訓練重於作戰”之呼聲也。
吾國兵役制度,推行未久,國民軍訓亦尚未普及,徵募訓練自極艱巨;惟事在人為,革命工作純恃精神戰勝物質,人事彌補天工,要未可墨守成規,任現實之自然推演。況自神聖抗戰發動以來,同胞凜於救亡圖存之大義,或父子兄弟相率自動投軍,或幾度受傷重上前線,有志之士,且紛紛組織志願兵,請纓殺敵,果使此種同仇敵愾捨身衛國之精神,發揚光大,則婦孺可以執戈,鋤犁可以應戰,徵訓工作功過半矣。
論者有謂:國民智識低落,未能透澈了解兵役法令之真義,致使狡狤者曲解濫用,弊端叢生,有失公允平等之精神;不知兵役推行,全賴各界有識之士,以先知覺後知,躬先倡導,以民意督促政府,檢舉監督,方能使征役合法,國民疑慮消除。此則有待於吾人大聲疾呼,籲請各界以最大決心,盡最善之努力也。
本區徵訓半月刊基於上述意義而產生,為全區同志同胞之喉舌,使命重大,固不僅指示吾人奮鬥目標,加強吾人工作聯繫,充實吾人經驗心得,凡我同志其共勉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