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結構材料車輛輕量化的解決方案

微結構材料車輛輕量化的解決方案

《微結構材料車輛輕量化的解決方案》是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著重介紹微結構材料在結構設計及輕量化套用方面的關鍵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結構材料車輛輕量化的解決方案
  • 作者:趙穎、馬芳武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723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介紹微結構材料在結構設計及輕量化套用方面的關鍵技術。隨著輕量化技術的不斷成熟及新材料領域的飛速發展,微結構材料不僅打破了常規輕量化的概念,而且在新材料領域嶄露頭角,開始展現巨大的優勢和潛力。本書適合汽車企業設計工程師及材料工程師閱讀使用,也適合普通高等學校機械專業及材料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第1章微結構材料概述1
1.1引言1
1.2微結構材料概念2
1.3微結構材料構型3
1.4國內外研究現狀4
1.5微結構材料助力汽車輕量化7
1.6小結9
參考文獻9
第2章天然微結構材料——動物啟發11
2.1引言11
2.2高強度結構——人體骨骼11
2.3振動緩衝結構——啄木鳥頭骨12
2.4抗彎曲結構——鳥類羽軸13
2.5高剛度結構——蜻蜓翅膀15
2.6低黏附結構——蚊子複眼18
2.7光學結構——結構色19
2.8強黏附結構——壁虎腳20
2.9高強近似規則結構——珊瑚22
2.10負泊松比微結構——貝殼23
2.11小結24
參考文獻24
第3章天然微結構材料——植物啟發26
3.1引言26
3.2蜂窩多孔結構——木材26
3.3多孔微結構特例——軟木28
3.4中空薄壁結構——竹子31
3.5紋路散布結構——樹葉34
3.6孔隙多變結構——硅藻36
3.7維管密布結構——海綿絲瓜絡38
3.8小結40
參考文獻40
第4章微結構材料特性42
4.1引言42
4.2微結構材料力學特性42
4.2.1相對密度42
4.2.2泊松比45
4.2.3彈性模量49
4.2.4硬度50
4.3微結構材料變形機理及分類51
4.3.1內凹多邊形微結構51
4.3.2手性微結構52
4.3.3旋轉微結構54
4.3.4褶皺微結構56
4.3.5穿孔板微結構57
4.3.6聯鎖多邊形微結構59
4.3.7其他類型微結構59
4.3.8載荷位移曲線59
4.4微結構材料均質化理論62
4.4.1基於數學原理的均質化理論62
4.4.2基於力學原理的均質化理論69
4.5小結73
參考文獻74
目錄●●●●●●●●●●微結構材料——車輛輕量化的終極解決方案第5章人工微結構材料78
5.1引言78
5.2多孔固體78
5.3多孔金屬81
5.4多孔陶瓷84
5.5微結構聲子晶體84
5.6夾層結構88
5.6.1泡沫夾層結構89
5.6.2木芯夾層結構90
5.6.3蜂窩夾層結構91
5.6.4桁架夾層結構94
5.7人工微結構特例96
5.8未來超輕智慧型微結構材料98
5.9小結100
參考文獻100
第6章微結構材料製備方法102
6.1引言102
6.2多孔金屬製備102
6.3多孔陶瓷製備109
6.4泡沫塑膠製備111
6.5夾芯結構製備113
6.6多胞材料製備115
6.7小結118
參考文獻118
第7章微結構材料在汽車安全中的套用120
7.1引言120
7.2汽車安全120
7.2.1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120
7.2.2行人保護121
7.3負泊松比微結構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研究122
7.3.1面內壓縮應力-應變曲線122
7.3.2碰撞能量吸收機理123
7.4NPR微結構碳纖維發動機艙蓋行人保護研究127
7.4.1NPR微結構應力-應變關係模型構建128
7.4.2HIC值估算與剛度分析129
7.5多孔微結構材料填充碰撞安全件研究133
7.6NPR微結構材料未來套用設計135
7.7小結139
參考文獻139
第8章微結構材料在NVH領域中的套用141
8.1微結構材料吸聲與隔聲原理141
8.1.1吸聲原理141
8.1.2隔聲原理142
8.2微結構吸聲材料143
8.2.1多孔性吸聲材料144
8.2.2共振吸聲材料148
8.2.3其他吸聲微結構材料149
8.3微結構隔聲材料153
8.3.1紡織品隔聲材料153
8.3.2樹脂基體複合隔聲材料154
8.3.3木質隔聲材料154
8.3.4聚氨酯材料155
8.3.5泡沫鋁材料156
8.3.6蜂窩隔聲材料156
8.3.7微結構隔聲材料的套用157
8.4微結構材料聲學測試158
8.4.1微結構吸聲測試158
8.4.2微結構隔聲測試160
8.5微結構減振材料161
8.5.1概述162
8.5.2減振微結構材料設計162
8.5.3微結構減振材料分類與套用164
8.6微結構材料在NVH中的套用167
8.6.1泡沫材料在NVH中的套用167
8.6.2纖維材料在NVH中的套用171
8.6.3新型微結構材料在NVH中的套用173
8.7小結174
參考文獻174
第9章微結構材料在熱/質傳遞領域中的套用179
9.1微結構材料熱/質傳遞特性概述179
9.2毫米級無序通孔微結構材料強化熱/質傳遞套用179
9.2.1換熱器180
9.2.2熱沉180
9.2.3熱管182
9.2.4太陽能吸熱芯185
9.2.5燃燒室冷卻186
9.2.6燃燒室穩定燃燒和減排186
9.2.7內燃機工作循環188
9.2.8燃料電池189
9.2.9動力蓄電池相變換熱190
9.3毫米級有序通孔微結構材料強化熱/質傳遞套用195
9.3.1強化傳熱195
9.3.2強化傳質197
9.4納米級微孔隔熱材料(納米孔氣凝膠)199
9.5小結200
參考文獻201
第10章微結構材料在非充氣輪胎中的套用204
10.1引言204
10.2充氣輪胎力學特性204
10.3充氣輪胎故障及簡要分析208
10.3.1爆胎現象208
10.3.2磨損現象208
10.3.3運轉不平順208
10.4非充氣輪胎209
10.4.1結構及優缺點209
10.4.2設計特點214
10.4.3發展趨勢217
10.5非充氣輪胎力學特性219
10.5.1垂向力學特性研究219
10.5.2縱向力學特性研究220
10.5.3側向力學特性研究221
10.5.4接地特性研究221
10.5.5振動特性研究221
10.5.6力學特性影響因素研究221
10.6小結222
參考文獻222
第11章先進增材製造技術助力微結構材料225
11.1引言225
11.2快速成型製造技術225
11.33D列印技術簡介及分類228
11.43D列印技術 製造業230
11.53D列印用材233
11.63D列印微結構材料輕量化239
11.73D列印技術未來前景240
11.8小結242
參考文獻243
展望——智慧型駕駛融合輕量化技術2443.3.1結構方案細化與確定¥91
3.3.2主要參數確定¥92
3.3.3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4
3.4汽車離合器操縱系統設計¥95
3.4.1對離合器操縱系統的要求¥95
3.4.2離合器操縱系統形式選擇與確定¥95
3.4.3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6
3.5設計校核¥108
第4章汽車離合器零件的技術要求與設計¥110
4.1膜片彈簧¥110
4.1.1技術要求¥112
4.1.2結構設計確定¥112
4.1.3力學模型與數學模型¥113
4.1.4設計問題的處理¥118
4.2離合器蓋¥129
4.2.1技術要求¥129
4.2.2力學模型¥129
4.2.3設計問題的處理¥130
4.3壓盤¥130
4.3.1技術要求¥130
4.3.2力學模型¥131
4.3.3設計問題的處理¥131
4.4傳動片¥134
4.4.1技術要求¥134
4.4.2力學模型¥135
4.4.3設計問題的處理¥136
4.5支承圈¥137
4.5.1技術要求¥137
4.5.2力學模型¥137
4.5.3設計問題的處理¥138
4.6盤轂¥139
4.6.1技術要求¥139
4.6.2受力分析¥140
4.6.3設計問題的處理¥140
4.7螺旋彈簧¥141
4.7.1技術要求¥141
4.7.2力學與數學模型¥142
4.7.3設計問題的處理¥143
4.8碟形彈簧¥144
4.8.1技術要求¥144
4.8.2力學模型¥144
4.8.3設計問題的處理¥145
4.9波形片¥145
4.9.1技術要求¥145
4.9.2力學模型¥145
4.9.3設計問題的處理¥154
4.10從動盤與夾持盤¥155
4.10.1技術要求¥155
4.10.2力學模型¥155
4.10.3設計問題的處理¥155
4.11鉚釘¥155
第5章計算機輔助離合器設計¥157
5.1汽車離合器性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60
5.1.1AUTOCAD設計圖樣與三維模型¥160
5.1.2離合器蓋總成性能仿真實例¥160
5.1.3扭轉角扭轉力矩仿真實例¥166
5.2膜片彈簧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75
5.2.1最佳化設計¥175
5.2.2CAE技術¥178
5.3壓盤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80
5.3.1模型的簡介和處理¥180
5.3.2材料屬性¥180
5.3.3載荷的處理和施加¥181
5.3.4計算工況¥182
5.3.5有限元仿真結果及分析¥183
5.4離合器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84
5.4.1模型的簡化處理¥184
5.4.2邊界條件(約束簡化與處理)¥185
5.4.3載荷處理及計算載荷工況選擇¥185
5.4.4有限元計算結果及分析¥185
5.4.5採用多體裝配模型的分析¥187
5.5傳動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91
5.5.1模型建立¥191
5.5.2仿真計算及結果分析¥193
5.6波形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93
5.6.1幾何模型建立與處理¥194
5.6.2波形片數值仿真模型的建立¥195
5.6.3仿真計算及結果分析¥196
5.7盤轂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97
5.7.1模型簡化與有限元模型建立¥197
5.7.2仿真結果及分析¥198
5.8夾持盤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01
5.8.1模型簡化與有限元模型建立¥201
5.8.2仿真結果及分析¥202
5.9彈簧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07
5.9.1模型的建立¥207
5.9.2仿真結果及分析¥207
5.10拓撲最佳化與疲勞強度仿真¥208
5.10.1波形片的模態分析實例¥208
5.10.2離合器盤轂的拓撲最佳化¥208
5.10.3波形片疲勞強度仿真分析¥209
第6章汽車離合器製造及檢驗¥214
6.1蓋總成及主要零件工藝¥214
6.2膜片彈簧¥215
6.2.1材料¥215
6.2.2衝壓工藝¥216
6.2.3衝壓工藝裝備¥217
6.2.4熱處理工藝¥218
6.2.5熱處理工藝裝備¥220
6.3壓盤¥224
6.3.1材料¥224
6.3.2鑄造工藝裝備¥225
6.3.3機械加工工藝¥226
6.3.4機械加工工藝裝備¥228
6.4蓋¥228
6.4.1材料¥228
6.4.2衝壓工藝¥229
6.5蓋總成裝配¥231
6.5.1裝配工藝¥231
6.5.2裝配工藝裝備¥236
6.6從動盤總成及主要零件工藝¥238
6.7波形片¥239
6.7.1材料¥239
6.7.2衝壓工藝¥239
6.7.3熱處理工藝¥240
6.7.4熱處理裝備¥241
6.8盤轂¥242
6.8.1材料¥242
6.8.2衝壓工藝¥242
6.8.3盤熱處理工藝¥243
6.8.4整體盤轂熱處理工藝示例¥244
6.8.5盤轂壓嵌¥244
6.8.6碳氮共滲多用爐¥245
6.9夾持盤和從動盤¥245
6.9.1材料¥245
6.9.2衝壓工藝示例¥246
6.9.3熱處理工藝¥247
6.10從動盤總成裝配¥248
6.10.1裝配工藝¥248
6.10.2裝配工藝裝備¥251
6.11汽車離合器再製造¥252
第7章離合器的試驗及可靠性技術¥255
7.1離合器總成及零部件台架試驗¥255
7.1.1蓋總成分離指(桿)安裝高度及分離指(桿)軸向圓跳動量試驗¥256
7.1.2蓋總成分離特性試驗¥257
7.1.3蓋總成負荷特性試驗¥258
7.1.4蓋總成不平衡量試驗¥258
7.1.5從動盤總成軸向壓縮特性、厚度偏差及平行度試驗¥259
7.1.6從動盤總成扭轉特性試驗¥259
7.1.7從動盤總成拖曳分離特性試驗¥260
7.1.8從動盤總成不平衡量試驗¥260
7.1.9蓋總成靜態分離耐久性試驗¥261
7.1.10蓋總成動態分離耐久性試驗¥261
7.1.11蓋總成耐高速性能試驗¥262
7.1.12從動盤總成軸向壓縮耐久性試驗¥262
7.1.13從動盤總成扭轉耐久性試驗¥262
7.1.14從動盤總成耐高速性能試驗¥263
7.1.15離合器摩擦性能試驗¥263
7.1.16防黏著試驗¥265
7.2操縱系統試驗¥266
7.2.1基本操縱性能試驗¥266
7.2.2輸入-輸出性能試驗¥267
7.2.3操縱穩定性試驗:系統工作位置保持試驗¥267
7.2.4調整性能試驗¥267
7.2.5系統效率試驗:負載效率、行程效率¥268
7.2.6可靠性試驗¥269
7.2.7振動試驗¥269
7.2.8環境試驗¥269
7.2.9操縱系統的其他性能¥269
7.2.10操縱系統組件的有關試驗¥270
7.3離合器道路試驗¥270
7.3.1離合器操縱舒適性整車測試方法¥270
7.3.2離合器轉矩容量整車測試方法¥270
7.3.3離合器系統散熱能力整車測試方法¥271
7.3.4離合器減振性能整車測試方法¥271
7.4汽車離合器可靠性技術及評價¥272
第8章汽車離合器開發過程及質量管理¥274
8.1汽車離合器開發管理技術¥274
8.1.1產品開發過程¥274
8.1.2質量功能展開QFD¥275
8.1.3工業設計¥276
8.1.4穩健設計¥277
8.1.5專利和智慧財產權¥277
8.1.6產品開發項目的經濟分析¥277
8.1.7產品開發項目管理¥277
8.2汽車離合器質量管理技術¥281
8.2.1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281
8.2.2PDCA循環¥284
8.2.3質量改進8D¥284
8.2.4ISO 9000:2000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285
8.2.5組織績效分析的過程方法¥286
8.2.6五大手冊介紹¥287
8.2.7質量門¥290
8.2.8膜片彈簧離合器的特殊特性¥291
第9章汽車離合器常見故障原因及改善方法¥293
9.1汽車離合器故障分類、故障樹圖及解決方法¥293
9.2汽車離合器故障推薦診斷流程¥301
9.3汽車離合器安裝要求¥304
第10章汽車離合器面片¥306
10.1摩擦學¥306
10.2離合器的摩擦特性¥308
10.3離合器面片分類¥309
10.4離合器面片發展歷史¥310
10.5離合器面片的性能要求¥311
10.5.1離合器面片的要求¥311
10.5.2離合器面片的配方設計¥314
10.5.3離合器面片的原材料選擇¥317
10.6離合器面片製造工藝¥322
10.6.1製造工藝概述¥322
10.6.2常用工藝的特點¥324
10.7離合器面片試驗¥325
10.7.1概述¥325
10.7.2離合器面片主要試驗¥326
第11章離合器新技術¥332
11.1自調整離合器¥332
11.2雙質量飛輪¥336
11.3雙離合器模組¥339
11.4液力變矩器¥341
11.5多用離合器總成¥344
11.6混合動力傳動系統¥345
11.7電子離合器管理系統¥346
11.8先進工藝技術¥347
11.8.1衝壓¥347
11.8.2機械加工¥349
11.8.3裝配線及裝備¥349
11.9先進管理技術¥355
附錄國內外汽車離合器企業介紹¥356
參考文獻¥363
第1章汽車離合器概論¥1
1.0概述¥1
1.1離合器的發展史¥3
1.1.1離合器的起源¥3
1.1.2傳統單片乾式離合器的雛形¥5
1.1.3膜片式離合器的誕生¥7
1.2汽車離合器的功用¥12
1.3汽車離合器的分類和結構¥12
1.4汽車離合器操縱系統¥15
1.5國內外汽車離合器製造工業概況¥15
1.5.1國際著名汽車離合器公司¥15
1.5.2國內汽車離合器企業¥17
第2章離合器與動力傳動系統的匹配¥18
2.0概述¥18
2.1離合器與發動機及傳動系統的匹配要求¥18
2.2動力傳動系統的扭轉振動分析理論¥22
2.2.1扭轉振動系統的激振源¥22
2.2.2發動機激勵下扭轉振動系統模型與分析¥24
2.2.3動力傳動系統的減振措施¥30
2.2.4路面激勵源時的扭轉振動分析¥33
2.3動力傳動系統扭振匹配設計例子¥39
2.3.1扭轉振動系統模型建立¥39
2.3.2傳動系統扭轉減振匹配仿真¥41
2.3.3仿真模型的選擇¥44
2.3.4匹配方案的實現¥44
2.4傳動系統典型NVH問題分析¥45
2.4.1概論¥45
2.4.2起步顫抖問題¥49
2.4.3仿真與試驗研究¥58
第3章汽車離合器設計¥63
3.0概述¥63
3.1總體結構與參數的確定¥64
3.1.1從動盤總成數的選擇¥65
3.1.2壓緊彈簧和布置形式的選擇¥66
3.1.3壓盤的驅動方式¥69
3.1.4離合器主要參數的選擇確定¥70
3.2汽車離合器蓋總成的設計¥89
3.2.1結構方案細化與確定¥89
3.2.2主要參數確定¥90
3.2.3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2
3.3從動盤總成的設計¥93
3.3.1結構方案細化與確定¥93
3.3.2主要參數確定¥93
3.3.3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6
3.4汽車離合器操縱系統設計¥97
3.4.1對離合器操縱系統的要求¥97
3.4.2離合器操縱系統形式選擇與確定¥97
3.4.3設計的主要工作總結¥98
3.5設計校核¥111
第4章汽車離合器零件的技術要求與設計¥112
4.0概述¥112
4.1膜片彈簧¥112
4.1.1技術要求¥114
4.1.2結構設計確定¥114
4.1.3力學模型與數學模型¥115
4.1.4設計問題的處理¥121
4.2離合器蓋¥132
4.2.1技術要求¥132
4.2.2力學模型¥132
4.2.3設計問題的處理¥133
4.3壓盤¥133
4.3.1技術要求¥133
4.3.2力學模型¥134
4.3.3設計問題的處理¥134
4.4傳動片¥137
4.4.1技術要求¥137
4.4.2力學模型¥138
4.4.3設計問題的處理¥139
4.5支承圈¥140
4.5.1技術要求¥140
4.5.2力學模型¥140
4.5.3設計問題的處理¥141
4.6盤轂¥143
4.6.1技術要求¥143
4.6.2受力分析¥143
4.6.3設計問題的處理¥143
4.7螺旋彈簧¥145
4.7.1技術要求¥145
4.7.2力學與數學模型¥145
4.7.3設計問題的處理¥146
4.8碟形彈簧¥147
4.8.1技術要求¥147
4.8.2力學模型¥147
4.8.3設計問題的處理¥148
4.9波形片¥148
4.9.1技術要求¥148
4.9.2力學模型¥148
4.9.3設計問題的處理¥158
4.10從動盤與夾持盤¥158
4.10.1技術要求¥158
4.10.2力學模型¥158
4.10.3設計問題的處理¥158
4.11鉚釘¥159
第5章計算機輔助離合器設計¥160
5.0概述¥160
5.1汽車離合器性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63
5.1.1AUTOCAD設計圖紙與三維模型¥163
5.1.2離合器蓋總成性能仿真實例¥163
5.1.3扭轉角扭轉力矩仿真實例¥169
5.2膜片彈簧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78
5.2.1最佳化設計¥178
5.2.2CAE技術¥181
5.3壓盤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83
5.3.1模型的簡介和處理¥183
5.3.2材料屬性¥184
5.3.3載荷的處理和施加¥185
5.3.4計算工況¥186
5.3.5有限元仿真結果及分析¥187
5.4離合器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87
5.4.1模型的簡化處理¥188
5.4.2邊界條件(約束簡化與處理)¥189
5.4.3載荷處理及計算載荷工況選擇¥189
5.4.4有限元計算結果及分析¥189
5.4.5採用多體裝配模型的分析¥191
5.5傳動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95
5.5.1模型建立¥196
5.5.2仿真計算及結果分析¥197
5.6波形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198
5.6.1幾何模型建立與處理¥198
5.6.2波形片數值仿真模型的建立¥199
5.6.3仿真計算及結果分析¥201
5.7盤轂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02
5.7.1模型簡化與有限元模型建立¥202
5.7.2仿真結果及分析¥203
5.8夾持盤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06
5.8.1模型簡化與有限元模型建立¥206
5.8.2仿真結果及分析¥207
5.9彈簧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11
5.9.1模型的建立¥211
5.9.2仿真結果及分析¥212
5.10拓撲最佳化與疲勞強度仿真¥212
5.10.1波形片的模態分析實例¥212
5.10.2離合器盤轂的拓撲最佳化¥213
5.10.3波形片疲勞強度仿真分析¥214
第6章汽車離合器製造及檢驗¥218
6.1蓋總成及主要零件工藝¥218
6.2膜片彈簧¥219
6.2.1材料¥219
6.2.2衝壓工藝¥220
6.2.3衝壓工藝裝備¥221
6.2.4熱處理工藝¥222
6.2.5熱處理工藝裝備¥224
6.3壓盤¥227
6.3.1材料¥227
6.3.2鑄造工藝裝備¥229
6.3.3機械加工工藝¥230
6.4蓋¥232
6.4.1材料¥232
6.4.2衝壓工藝¥232
6.5蓋總成裝配¥233
6.5.1裝配工藝¥235
6.5.2裝配工藝裝備¥240
6.6從動盤總成及主要零件工藝¥242
6.7波形片¥243
6.7.1材料¥243
6.7.2衝壓工藝¥243
6.7.3熱處理工藝¥244
6.7.4熱處理裝備¥245
6.8盤轂¥246
6.8.1材料¥246
6.8.2衝壓工藝¥246
6.8.3盤熱處理工藝¥247
6.8.4整體盤轂熱處理工藝示例¥248
6.8.5盤轂壓嵌¥248
6.8.6CN共滲多用爐¥249
6.9夾持盤和從動盤¥249
6.9.1材料¥249
6.9.2衝壓工藝示例¥250
6.9.3熱處理工藝¥251
6.10從動盤總成裝配¥252
6.10.1裝配工藝¥252
6.10.2裝配工藝裝備¥255
6.11汽車離合器再製造¥256
第7章離合器的試驗及可靠性技術¥259
7.0概述¥259
7.1離合器總成及零部件台架試驗¥259
7.1.1蓋總成分離指(桿)安裝高度及分離指(桿)端面跳動量試驗¥260
7.1.2蓋總成分離特性試驗¥261
7.1.3蓋總成負荷特性試驗¥262
7.1.4蓋總成不平衡量試驗¥262
7.1.5從動盤總成軸向壓縮特性、厚度偏差及平行度試驗¥263
7.1.6從動盤總成扭轉特性試驗¥263
7.1.7從動盤總成拖曳分離特性試驗¥264
7.1.8從動盤總成不平衡量試驗¥264
7.1.9蓋總成靜態分離耐久性試驗¥265
7.1.10蓋總成動態分離耐久性試驗¥265
7.1.11蓋總成耐高速性能試驗¥266
7.1.12從動盤總成軸向壓縮耐久性試驗¥266
7.1.13從動盤總成扭轉耐久性試驗¥266
7.1.14從動盤總成耐高速性能試驗¥267
7.1.15離合器摩擦性能試驗¥267
7.1.16防粘著試驗¥269
7.2操縱系統試驗¥270
7.2.1基本操縱性能試驗¥270
7.2.2輸入-輸出性能試驗¥271
7.2.3操縱穩定性試驗:系統工作位置保持試驗¥271
7.2.4調整性能試驗¥271
7.2.5系統效率試驗:負載效率、行程效率¥272
7.2.6可靠性試驗¥273
7.2.7振動試驗¥273
7.2.8環境試驗¥274
7.2.9操縱系統的其他性能:¥274
7.2.10操縱系統組件的有關試驗:¥274
7.3離合器道路試驗¥274
7.3.1離合器操縱舒適性整車測試方法¥275
7.3.2離合器轉矩容量整車測試方法¥275
7.3.3離合器系統散熱能力整車測試方法¥276
7.3.4離合器減振性能整車測試方法¥276
7.4汽車離合器可靠性技術及評價¥277
第8章汽車離合器開發過程及質量管理¥279
8.0概述¥279
8.1汽車離合器開發管理技術¥279
8.1.1產品開發過程¥279
8.1.2質量功能展開QFD¥280
8.1.3工業設計¥281
8.1.4穩健設計¥282
8.1.5專利和智慧財產權¥282
8.1.6產品開發項目的經濟分析¥282
8.1.7產品開發項目管理¥282
8.2汽車離合器質量管理技術¥286
8.2.1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286
8.2.2PDCA循環¥289
8.2.3質量改進8D¥289
8.2.4ISO9000:2000八項質量管理原則¥290
8.2.5組織績效分析的過程方法¥291
8.2.6五大手冊介紹¥292
8.2.7質量門¥295
8.2.8膜片彈簧離合器的特殊特性¥296
第9章汽車離合器常見故障原因及改善方法¥298
9.0概述¥298
9.1汽車離合器故障分類、故障樹圖及解決方法¥298
9.2汽車離合器故障推薦診斷流程¥306
9.3汽車離合器安裝要求¥309
第10章汽車離合器面片¥311
10.0概述¥311
10.0.1摩擦學¥311
10.0.2離合器的摩擦特性¥313
10.1離合器面片分類¥314
10.2離合器面片發展歷史¥315
10.3離合器面片的性能要求¥316
10.3.1離合器面片的要求¥316
10.3.2離合器面片的配方設計¥320
10.3.3離合器面片的原材料選擇¥323
10.4離合器面片製造工藝¥328
10.4.1製造工藝概述¥328
10.4.2常用工藝的特點¥329
10.5離合器面片試驗¥330
10.5.1概述¥330
10.5.2離合器面片主要試驗¥331
第11章離合器新技術¥337
11.0概述¥337
11.1自調整離合器¥338
11.2雙質量飛輪(DMF)¥341
11.3雙離合器模組¥344
11.4液力變矩器¥346
11.5多用離合器總成¥349
11.6混合動力傳動系統¥350
11.7電子離合器管理系統(ECM)¥351
11.8先進工藝技術¥352
11.8.1衝壓¥352
11.8.2機械加工¥354
11.8.3裝配線及裝備¥354
11.9先進管理技術¥360
附錄國內外汽車離合器企業介紹¥361
1國外企業¥361
2國內企業¥363
參考文獻¥36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