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恐怖主義是一種新的戰爭種類,它可以定義為小規模恐怖主義,其執行者選擇的不是最大或最引人注目的行動,而是那些有望成功的行動。
基本介紹
相關信息,主要特點,社會現象,微恐之年,
相關信息
微恐怖主義,微恐怖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徵它不是由高層指揮的,而是從下層興起的,是由“基地”組織的分支所創造的,尚不清楚本·拉丹和扎瓦希里是否在進行指揮。但即便他們與這些活動完全無關,也並不會令人感到安慰,它只是強調了微恐怖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徵:它不是由高層指揮的,而是從下層興起的。
2010年是疲軟的經濟復甦、歐洲的危機、刺激計畫、減稅、還有預算辯論,外交政策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新聞,因此稱之為“恐怖主義之年”。
主要特點
3、在過去9個月內,企圖針對美國發動攻擊的數量和步伐超過了此前任何一年中全年的數量,2010年10月貨機炸彈事件證實了這一點,而這種現象不僅在美國出現,2010年針對俄羅斯領土的恐怖攻擊增加了一倍。
4、在2009年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戰爭種類的興起:微恐怖主義,它可以定義為小規模恐怖主義,其執行者選擇的不是最大或最引人注目的行動,而是那些有望成功的行動。它是由“基地”組織的分支所創造的,強調了微恐怖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徵:它不是由高層指揮的,而是從下層興起的。
社會現象
1、微恐怖主義背後的邏輯,他們說我們不需要進行大規模打擊,打擊敵人是為了讓敵人失血而亡,這是他們稱之為“千刀戰略”的策略,列舉了發動“出血行動”——即貨機炸彈事件——的成本:兩部電話,兩台印表機以及運費,總計4200美元。
2、基地組織曾經一直認為如果要被當作對手認真對待,它就必須計畫並實施大規模行動。現在由於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連續受到打擊,資金受到監控,領導人遭受無人機攻擊,“基地”組織已經決定集中精力通過一系列較小的攻擊來擾亂西方的生活。
3、這種恐怖主義很可能不會激發震驚世界的那種大行動,獨自行動即便取得了成功,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但這樣一種想法更有可能是對現有技術的反應,而不是對未來的準確預言。微恐怖主義把賭注壓在了席捲世界的一股強大力量上:技術的民主化。我們在所有地方都看到力量正從大型機構向個人轉移。技術讓人們能夠把這些機構的影響力轉向它們自身,從而產生類似於柔道的效果。
微恐之年
美國《時代》周刊12月27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 題:2010年是微恐怖主義的一年(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