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鈣時間即血漿再鈣化時間,是去掉鈣的血漿中重新加入鈣,使內源性凝血過程重現。標本與正常對照相差大於正常對照的40%,即可認為異常。測定內源凝血系統缺陷的一種實驗檢查。用草酸鈉抗凝的血漿,使抗凝劑與血漿中的鈣離子結合而凝血過程中斷,這種血漿加入適當的鈣溶液後,血液的凝固過程則繼續進行鈣化。正常人血漿再鈣化時間在3分鐘以內。臨床上,血友病、凝血酶原、PTC、第ⅩⅡ因子缺乏纖維蛋白原缺乏或減低症等均可引起血漿再鈣化時間延長。尤其對血友病診斷有一定意義。
基本介紹
- 名稱:復鈣時間
- 所屬分類:血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2.8±0.5(2.2-3.8)min。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復鈣時間延長:Ⅷ、Ⅸ、Ⅺ因子缺乏以及Ⅱ、Ⅴ、Ⅹ因子嚴重缺乏、嚴重纖維蛋白原缺乏,血中抗凝物質增多。 復鈣時間縮短:見於高凝狀態。 需要檢查人群:血液抗凝時間異常患者。
注意事項
檢查時要求: (1) 抽血要順利,不應有溶血及凝血。 (2) 取血後應立即檢測,不宜久置。 (3) 0.025mol/L氯化鈣溶液應新鮮配製。 (4) 用作肝素監護指標,須用檸檬酸鈉作抗凝劑。 (5) 本試驗較CT略敏感,可檢出因子Ⅷ:C<4%的患者。 檢查前準備: (1) 告知醫生服藥史及病史。 (2) 停止使用影響檢查的藥物。 不適宜人群:暫無不適宜人群。
檢查過程
有兩種方法:① 表面玻璃皿法:本法比試管法敏感,但不如試管法簡便。② 試管法:僅用試管替代玻璃皿作試驗。 抽取靜脈血2ml,以枸櫞酸鹽抗凝。用化學方法去掉鈣,使內源性凝血過程重現。標本與正常對照相差大於正常對照的40%,即可認為異常。同凝血時間測定。但較為敏感,某些輕型血友病患者本試驗可延長。
相關疾病
小兒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小兒血友病,獲得性循壞抗凝物質增多綜合徵,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血管性血友病,新生兒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獲得性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異常,遺傳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遺傳性凝血因子Ⅺ缺乏
相關症狀
鼻出血,陰道出血,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