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彩蛋(復活蛋)

復活節彩蛋(為慶祝復活節食用的彩蛋)

復活蛋一般指本詞條

十二世紀時,人們在復活節節慶中加入雞蛋,此蛋多塗以紅色,也有繪成彩色和笑臉。故一般稱之為“復活節彩蛋”(一般也稱為復活蛋)。蛋的原始象徵意義是為“春天—新生命的開始”。基督徒則用來象徵“耶穌復活,走出石墓”。復活節彩蛋是復活節里最重要的食物象徵,意味著生命的開始與延續。如今的彩蛋花樣繁多,形式各異,如鏤空的蛋雕一般亦可歸入廣義的彩蛋之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活節彩蛋
  • 套用時間復活節
  • 又稱:復活蛋
  • 象徵意義:春天—新生命的開始
起源,時間,發展,詞義來源,創新,形成,文化延伸,新型彩蛋,製作工藝,製作方法,最貴彩蛋,

起源

復活節彩蛋製作復活節彩蛋製作
復活節彩蛋復活節彩蛋
關於復活蛋的起源,第一個傳說是:描述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在淚光中,忽然看見有兩個人穿著耀眼的衣服,站在她們的身邊,她回家的時候,把所見的異像彩繪在復活蛋上,然後才給耶穌的門徒。門徒也利用鴿子把這訊息傳揚開來。第二個的傳說是:聖德范被敵人用石頭砸死,為紀念他所留下來的。
另一個傳說是:替耶穌背十字架的那個人,他是銷售雞蛋的商人,有一天,他看到籃子裡有很多漂亮的彩繪復活蛋,於是他就把這樣的訊息傳給人們。

時間

在國外很多地方,每年春分過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許多西方人小時候會在當天玩一種找彩蛋的遊戲,而彩蛋裡面也會藏一些小禮物,找到彩蛋的人會很興奮,所以彩蛋是“復活節”最典型的象徵,代表了驚喜與另藏玄機。除了雞蛋外,還有麵包,有的還是朱古力。象徵耶穌是“永生的活糧”。麵包上繪有耶穌基督的字樣,或十字架,或兔子的圖樣。

發展

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歷史長河中,幾乎都可以找到蛋文化的痕跡,並多與歲時節令有關,其中傳承至今且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以復活蛋為標誌性符號的基督教蛋文化。
復活節是紀念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的基督教傳統節日,日期為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關於復活節節期的來歷,中西方史學界都有“復活節可能出自古埃及的聞風節(亦稱“踏青節”、“春節”,古稱“夏摩”,為“萬物復甦”之意)”的推測,約公元前十三世紀,聞風節由逃離埃及前往“迦南美地”的希伯來人傳播至由巴勒斯坦一帶,並從此衍變成了猶太教的逾越節。後來因耶穌於逾越節期被釘十字架,所以在泛基督教中成為了受難節。之後逾越節聖餐禮便與復活節聖餐禮在教會中產生爭論,最後於尼西亞會議中作了最終確定取消逾越節只守復活節。復活蛋的習俗是在十二世紀西方蛋文化與基督教文化融合所誕生出來,其主要內容就是“塗蛋”、“贈蛋”、“食蛋”、“比蛋”,因年代久遠、地域各異、信仰不同等因素產生差別。

詞義來源

英文“復活節”一詞寫做“Easter”,源自美索不達米亞的自然與豐收女神 “Ishtar”(中文譯作“伊什塔爾”)的名字,早期英文版聖經中“Easter”一詞即指“逾越節”。一說“Easter”一詞是西亞異教神明巴力的妹妹兼情婦“亞斯塔路”的名字,相傳亞斯塔路在某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也就是復活節)降生於一枚天鵝蛋中。
“繪蛋”之舉在歐洲何時開始的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始於四世紀,有考古發現為證;有人說始於六世紀,有史料記載為據;公認的說法是始於十二世紀,並於十五世紀形成了風靡整個歐洲大陸傳統習俗。
根據可以採信的證據可以確認,早在中世紀的歐洲,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雞蛋因含有“新生”之寓意就已經成為復活節必備的節令食品和饋贈禮物。公元十二世紀時,有人開始在禽蛋上染色,隨後又有人在禽蛋上繪畫,著名的復活蛋(Easter egg,有的資料譯成“復活節彩蛋”、“幸運蛋”)從此誕生。再後來,逐漸形成了復活節“繪蛋”、“尋寶”等宗教習俗並一直延續至今。每當復活節來臨,親朋好友之間要互贈復活蛋以示祝福,從民間到皇家,復活蛋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以復活蛋為標誌性符號的基督教蛋文化進而發展成了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蛋文化。
關於復活蛋的起源還有很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講的是:聖母瑪利亞去告知羅馬帝國皇帝提庇留耶穌死後復活的訊息,那時是不允許不帶禮物去覲見皇帝的,她只有一枚雞蛋可拿,而恰巧雞蛋又含有“新生”之寓意。她高興地告訴提庇留說:“耶穌復活了!”,提庇留聽後不禁哈哈大笑,嘲笑她說:“這完全不可能,如果是真的,那你的白雞蛋也會變成紅色的了!”。話音剛落,奇蹟出現了,瑪利亞手上的白雞蛋果然變成了紅色。
這一傳說在歐洲民間廣為流傳,為紀念耶穌復活,基督徒紛紛在復活節將禽蛋染成象徵著耶穌鮮血的紅色。約從公元十二世紀起至公元十五世紀止,逐漸形成了復活節製作、饋贈、食用、爭鬥彩蛋的宗教習俗。最初的復活蛋是單一紅色的禽蛋,其後從單一紅色拓展到各種顏色,最後又從各種顏色拓展到彩色圖案,人們把這些採用染色、彩繪手段加工而成的禽蛋稱之為“彩蛋”。根據史料考證,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以前及初期,所有的復活蛋都是通過染蛋技藝和蛋繪藝術加工而成蛋工藝食品。

創新

從歷史的軌跡來看,從蛋工藝食品中派生出蛋殼工藝品是必然的結果,其動因就是蛋藝術的發展和創新。歷史告訴我們,隨著加工工藝的不斷進步,愈加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蛋工藝食品也會隨之大量湧現,當它們的藝術價值遠遠高於食用價值時,將其吃掉一定會令人十分惋惜,不如保存起來供日後觀賞。至此,去除蛋液,僅在空空的禽蛋蛋殼上進行染色、彩繪等藝術處理,並使之成為不可食用、僅供觀賞的陳設工藝美術品就成了人們的理性選擇。
復活節彩蛋復活節彩蛋
公元十三世紀晚期,興起於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引發了歐洲歷史上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運動,席捲了整個西歐,並一直延續到公元十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工藝美術知識的不斷積累致使蛋工藝食品的加工工藝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晚期,蛋殼工藝品終於從蛋工藝食品中派生出來,在保留了復活蛋基本屬性的前提下,成為更側重於藝術價值體現的工藝美術品。

形成

復活節發生在過了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原是紀念西亞異教神明巴力的同父異母妹妹亞斯塔路降生的日子,亞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婦。相傳巴力得知妹妹亞斯塔路生於一枚天鵝蛋中,就去灌木中尋找;找到了,就抱在懷裡孵化出了一隻兔子;兔子長大後成了一個美女,和巴力同居,後來在巴力危難之際還救過巴力一命。英語單詞復活節Easter的詞源就是亞斯塔路。
復活節彩蛋復活節彩蛋
當今世人所慶祝的復活節實際上融合了多種古老的傳統。它一部分來自古老的迎春佳節,一部分源於基督徒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儀式。多數人認為“復活節”一詞源於盎格魯撒克遜人所信奉的女神EASTRE,她是春天的象徵。這樣,就不難理解“女神EASTRE的節日”如何演變為現今“EASTER”一詞了。復活節是重要的基督教節日,每年春分(3月21日)過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它的具體時間可早在3月22日,亦可晚至4月25日。基督教教歷的許多重要日子都與復活節的具體日期有關。復活節節慶活動的許多習俗與傳說都與基督教無關。在所有與復活節有關的象徵性事物中,復活節彩蛋最為重要,它象徵著富饒與新生。涉及彩蛋的習俗與傳統成為復活節節慶活動的組成部分,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起初,復活節彩蛋被塗上鮮艷的色彩,象徵春天的陽光,並被用於滾彩蛋比賽或作為饋贈的禮物。戀人們和迷戀浪漫的人們將彩蛋塗上色彩並繪成各式圖案後相互交換。中世紀,主人習慣在復活節將彩蛋賜予僕人。在德國,大人們將彩蛋連同其它復活節禮物一起送給孩子們

文化延伸

說起復活蛋,不能不提“蛋雕”。史學研究表明,起源於中國的蛋雕藝術大約在明末清初傳入歐洲,並很快被引入了復活蛋的加工活動。按照行業的定義,“蛋雕”是指以禽蛋蛋殼的自然色彩或著染色彩為基調、採用各種雕刻技法和雕刻方法在其表面上鏤刻造型、加工而成禽蛋雕刻藝術品。蛋雕是區別於“彩蛋”的另一種禽蛋藝術品,但在蛋雕藝術引入復活蛋的加工活動以後,廣義的復活節彩蛋也就包含了“蛋雕”這一另類。

新型彩蛋

現代生活中的復活蛋通常使用蛋狀的朱古力代替,不再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一種在復活節前後最暢銷的一種食品。稍微大一點的復活蛋是內空的,在內部放上其他味道的糖塊或者放上小玩具。
朱古力復活蛋朱古力復活蛋
朱古力復活蛋朱古力復活蛋
蛋體本身的顏色不再是彩色,而所謂的“彩”,就是指琳琅滿目的外包裝紙了。在復活節到來前一個多月,各大小商店都掛滿了復活蛋,朱古力商也竭盡全力推出各種口味的復活蛋,以爭取復活節這個巨大的市場。

製作工藝

蛋殼工藝品的問世突破了復活蛋傳統形式的限制,可以不再考慮“吃”的問題。近現代的歐洲,種類繁多的禽蛋蛋殼裝飾手段層出不窮,蛋鑲嵌藝術、蛋琺瑯藝術、蛋裱貼技藝、蛋妝裹技藝、蛋蠟染技藝、蛋制景技藝和蛋機電套用技藝等相繼產生,後來還發展出了蛋繡藝術。業內人士把採用上述裝飾手段加工而成的蛋殼工藝品統稱為“裝飾蛋”。至此,復活蛋大家族中不僅有傳統的染色蛋和蛋繪,還衍生出了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裝飾蛋。
裝飾性蛋藝的集大成者當首推蛋鑲嵌藝術,為追求奢華,歐洲歷史上皇家和貴族競相以昂貴的金銀珠寶為鑲嵌物來加工復活蛋,以製作出外觀更加精美的蛋殼工藝品。曾經出現過許多價值不菲的驚世之作,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俄國著名金匠、工藝美術設計家卡爾·古斯塔沃維奇·法貝熱(Karl Gustavovich Faberge,1846年~1920年)從1885至1916年先後為沙皇王室製作的五十餘枚皇家復活蛋,至今仍有十枚收藏在克里姆林宮,大部分因社會動盪流散到了世界各地。2004年01月08日,美國富豪福布斯家族宣布將收藏的九枚沙皇皇家復活蛋在美國紐約索思比拍賣行拍賣。獲悉訊息後,俄羅斯石油巨頭維克塞爾伯格立即投入了收復國寶的行動,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斥資5400萬英鎊買下了這九枚皇家復活蛋,一時間成了俄羅斯的民族英雄。蛋鑲嵌藝術的美感表現力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染蛋技藝和蛋繪藝術,也比其他裝飾性蛋藝更側重於禽蛋蛋殼附加值的體現,創造了蛋藝術的神話。
繼蛋工藝食品和蛋殼工藝品之後,歐美各國還發展出了仿蛋工藝食品和仿蛋工藝品。
如前所述,早期的復活蛋都是蛋工藝食品,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晚期產生了蛋殼工藝品。這樣一來,復活蛋就分成了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一種屬於食品,而另一種則屬於工藝品,他們的原材料均為禽蛋。但禽蛋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煮熟了以後味道不夠豐富,孩子們不是特別愛吃。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模仿禽蛋形狀,使用朱古力、麵粉等食用材料製作的仿蛋工藝食品。禽蛋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容易損壞。按照宗教習俗,復活節要舉行“尋寶”活動,即把復活蛋藏起來讓孩子們尋找,相信誰找到了復活蛋誰就會走好運,而尋找過程中禽蛋常常被打破。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模仿禽蛋形狀,使用木材、皮革等非食用材料製作的仿蛋工藝品。
以上列舉的蛋工藝食品、蛋殼工藝品、仿蛋工藝食品和仿蛋工藝品都保留了復活蛋的基本屬性。它們互為存在,並沒有因後者的出現而將前者替換掉,僅僅是起到了某種替代作用而已。
運用蛋殼工藝雕刻技術加工而成的蛋雕屬於手工藝品的範疇,稱之為“手工蛋雕”。現代產生的蛋鐳射鵰刻技術是指採用雷射技術通過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對禽蛋蛋殼進行鏤刻的工藝技術,運用這一工藝技術加工而成的蛋雕已經喪失了手工藝品的屬性,通常被視為工業產品,稱之為“電腦蛋雕”。電腦蛋雕也加入了復活蛋的行列,且數量呈逐年攀升之勢。至此,復活蛋已經形成了由蛋染工藝食品、蛋繪工藝食品、蛋染工藝品、蛋繪工藝品、裝飾蛋(包括鑲嵌蛋、琺瑯蛋、裱貼蛋、妝裹蛋、蠟染蛋、制景蛋、機電套用蛋和蛋繡)、仿蛋工藝食品(如“朱古力復活蛋”)和仿蛋工藝品(如“塑膠復活蛋”)、蛋雕工藝品、鐳射蛋雕工藝品等構成的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蛋藝術品體系,其中既有禽蛋藝術品、也有仿蛋藝術品,既有蛋工藝食品、也有蛋殼工藝品,既有形形色色的彩蛋、也有各種各樣的蛋雕等傳統手工藝品、還有異軍突起的工業產品——電腦蛋雕。

製作方法

1.將雞蛋的一端敲個小洞,取出蛋清蛋黃,洗淨晾乾。
2.接下來可以直接畫也可以先用砂紙將蛋殼表面打磨光滑後再開始構圖。
3.圖構後開始著色,可以用水粉顏料,也可以用丙烯顏料。
4.為了方便保存,可以在顏料幹了以後刷上一層透明的護甲油增添光澤度。

最貴彩蛋

2014年4月9日,英國一名神秘收藏家展出世界上最昂貴的復活節蛋,其殼上鑲有1000多顆鑽石,價值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207萬元)。
最貴彩蛋最貴彩蛋
這個昂貴的“幻影蛋”用18克拉黃金手工製成,蛋殼上的1000多顆鑽石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562萬元),其中100顆經過特別切割。
打開“幻影蛋”蛋殼後,可以看到裡面裝飾華麗的迷你地球儀。將地球儀頂端提起,裡面是用無色水晶雕成的白鴿,棲息在黃金橄欖枝上,還有黃金手工雕刻的“世界和平”字樣。這個“幻影蛋”是精英工匠歷時3年方才打造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