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丹鳳樓大赦制》是唐代李亨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御丹鳳樓大赦制
- 作者:李亨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御丹鳳樓大赦制
我國家出震乘乾,立極開統。謳歌歷數,啟聖千齡;文物聲名,握圖六葉。安祿山夷羯賤類,頑兇殘愎,頃以捍邊有功,專制方面。同人者貌,謂報效恩私;異人者心,乃包藏逆亂。以為中原無備,干戈可動,而毒深流禍,變起倉卒,塗炭萬姓,興言痛憤。朝市之內,忽肆兇殘;衣冠之中,鹹被點污。朕作人父母,志雪國讎,是用中夜奮發,提戈問罪。自靈武聚一旅之眾,至鳳翔合百萬之師,親總元戎,掃清群孽。出師之日,仍下寬令,殲厥渠魁,餘無所問。有能翻然歸順,自縛軍門,復其官爵,仍加優賞。將士等以大軍一舉,玉石俱焚,元惡就誅,兇殘並戮,殭屍遍野,匹馬不遺。今西土罷兵,鹹以寧輯;河積氛祲,一朝翦除。廣平王俶,受委元帥,能振天聲。左僕射子儀,決勝無前,克成大業。復有回紇葉護,及雲南子弟,並諸蕃兵馬等,皆竭誠向化,力戰賈勇,事同破竹,易若摧枯。朕入城之日,百姓鹹思戴商,復喜睹漢。煙風雲景,皆是祥光;里巷歡呼,惟聞相慶。
朕早承聖訓,嘗讀禮經,義切奉先,恐不負荷。今復宗廟於函雒,迎上皇於巴蜀,導鑾輿而反正,朝寢門而問安,寰宇載寧,朕願畢矣。且復人將有主,敢當天地之心;興豈在予,實憑社稷之祐。京城僧道耆老百姓等,比者時谷翔貴,薪芻不給,困窮之極,朕常繫心。緣初收京城,倉庫未積,待國用稍足,豈忘施惠。
其諸色行人因陣沒,並坊市百姓,及諸色蕃胡召募,並元惡凶黨,昨因破敗,所在潛藏,並仰於府縣及御史台陳首,一切原其罪。如有被人言告捉獲者,並從軍令。其京城內外文武官:有受賊補署,罄其心腹,處祖及父,皆承國恩,就逆背順,頓忘臣節;或有守舊官者,請俸料為賊判官;或判官之際,中間得替;並有攝賊偽官,兼知職掌;其中有京官及私白身,皆受擢用;其中有隱跡不出,固辭疾病。色類既廣,人數又多,宜令御史台憲部大理三司據狀勘責,條件聞奏。其外官充使,及先有職掌,並事故及隔絕未赴任在京者,亦三司勘責奏聞。又賊中台府坊市所繇人等,比與逆賊追捕,造事之端,損害忠良,仍奪財物,為蠹尤甚,情不可容。宜令崔光遠禁身,切加推勘,一一狀奏,勿令漏網。其內侍省及左右龍武羽林軍,並閒廄飛龍諸武官,應先合從駕人等,其中臨行潛避,遂受賊驅使,並使各委本司使括責,量情狀輕重奏聞。其隱盜倉庫,及偷劫逆賊家錢物,或受賊寄附,並與賊請料祿等,因此隱沒者,並限敕到十日內,於所繇陳首。其物便準數送納,本色並還,不須科罪。慮已有破用,徵納艱辛,仍十分放三,以示宏貸。其近日逆人及隔絕人莊宅,宜即括責,一切官收。又聞人家子女,多被侵逼,且非本情,宜一切不須尋問,或與逆賊居住鄰近,及作義故往來,情非切害,一時之事,有殊逆黨,亦宜釋放。其有受賊偽度人,宜令所司括責,並勒還俗,其僧及道士各收本色,所在寺觀,勿許居止。
今兩京無虞,三靈通慶,何以昭事,宜在覃恩。待上皇到日,當更處分。咨爾有眾,知朕意焉。
作者簡介
李亨(711—762)唐朝皇帝。唐玄宗第三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立為皇太子。天寶十五年(756年),安史叛軍攻占潼關,隨玄宗倉皇西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境),當地士眾遮攬西進,乃與玄宗分手,北上靈武即皇帝位,遙尊玄宗為太上皇。756年—762年在位。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帥眾與回紇軍收復長安、洛陽。當時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致使洛陽遭受很大破壞。三年,迎玄宗歸長安.在位期間,寵信張皇后,縱其干預政事,又信用宦官李輔國等,使之操縱軍政大權,遂致宦官勢力日益囂張。寶應元年(762年),李輔國、程元振發動事變,殺死張皇盾和越王系等,擁立太子李豫。因而驚憂而死。廟號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