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爾街到貝街:美國與加拿大金融的起源與演變》是一本2022年中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克里斯多夫·科巴克(Christopher Kobrak) 。
基本介紹
- 書名:從華爾街到貝街:美國與加拿大金融的起源與演變
- 作者:[美] 克里斯多夫·科巴克(Christopher Kobrak)
- 譯者:張翾
-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016858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旨在探討美國和加拿大金融體系異同的書,目標讀者包括但不局限於研究美國和加拿大歷史的專業人士,是一本面向非專業讀者的金融比較史之書。作者在書中揭示了自19世紀初以來,美加兩國金融體系所走的不同道路。
2008年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與經歷了巨額虧損、收購和納稅人資助的美國銀行體系不同,加拿大銀行體系相對較好地抵禦了危機,並保持了流動性和盈利能力。美加兩國金融體系的分歧可以追溯到它們不同的制度和政治歷史上。作者將兩國的金融體系根源追溯到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時期,並深刻地指出,雖然加拿大保留了漢密爾頓式的金融傳統,但美國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偏愛民粹主義的傑克遜式傳統。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體系發生了零星和不一致的變化,這與加拿大體系所走的進化道路不一致。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且細緻的金融體系比較,展現了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系中兩個大國的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的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夫·科巴克(Christopher Kobrak),多倫多大學羅德曼商學院加拿大商業和金融史首席教授。在此之前,他是歐洲高等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克里斯多夫·科巴克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歷史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克里斯多夫·科巴克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考取了美國註冊會計師執照。隨後,他就任於皮特-馬威克-米切爾會計師事務所(即現在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短暫的商業經歷後,他重返學術界,並活躍於歐洲各大商業歷史學會上。其歷史與金融的多重學術及行業背景,為他日後對美國商業以及金融史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外與國內的開端:內戰中的殖民地 // 001
美國與加拿大的聯繫 // 003
漢密爾頓的力量 // 013
銀行戰爭:政治與聯邦金融政策 // 028
內戰前(戰前時期)在央行存在與否背景下的州立銀行業務 // 033
奴隸制對金融與政治的深遠影響 // 042
第二章 過渡的十年:國家的誕生與重生 // 051
同室操戈 // 053
國家的誕生 // 059
人與價值觀:卡迪亞與麥克唐納 // 066
與文化和物理距離的抗爭:建立聯邦的偉績 // 071
聯邦銀行業的責任與新建聯邦的金融安排 // 082
貨幣與銀行體系的演變 // 086
1869年的第一部銀行法案 // 096
第三章 成熟階段(1869—1914年)// 101
19世紀從新興到走向成熟的美加市場 // 103
銀行法案之爭(1869—1871年) // 109
加拿大銀行業概述(1869—1914年) // 115
美國的貨幣與銀行業(1870—1913年) // 124
鐵路:顛覆性技術帶來的苦與樂 // 139
資本與爭議:北美的本土與外國保險 // 148
專業金融服務公司在北美的衍生髮展:精算、諮詢、會計和信用服務 // 157
對鍍金時代的批判:進步主義者、民粹主義者與1907年危機 // 162
結 論 // 174
第四章 “大無序”及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1914—1945年)// 177
一戰的影響:短期與中期 // 179
美國和加拿大的繁榮時代 // 186
加拿大和美國的銀行業(1914—1929年) // 191
政治與經濟動盪時代的保險業發展概況 // 197
大蕭條的成因與應對措施 // 203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北美金融的影響 // 218
第五章 短暫的美式和平(1945—2000年)// 225
二戰後的延續與間斷 // 227
銀行業:監管與技術的革命 // 235
技術與其他監管的變化 // 244
對管理風險和提供新型服務的訴求變革了金融業 // 261
布雷頓森林體系期間和之後的保險業發展 // 281
金融交易所與股權融資 // 292
第六章 2008 年之前北美金融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 // 307
自滿的風險 // 310
通往2008年金融危機的不同道路 // 320
歷史教訓的使用與濫用 // 327
附 錄 // 335
注 釋 // 347
參考文獻 // 389
索 引 //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