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對抗到對話:赫魯雪夫執政時期的蘇美關係
- 作者:鄭羽
- 首版時間:1998年
- 字數:206千字
- 類別:政治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將二戰後史達林時期的對外戰略和對美政策作了扼要但不失系統的闡述,力圖概括地描述出戰後初年史達林的對外政策總構想和對美政策的基本走向,從而說明赫魯雪夫執政之初所面臨的蘇聯外交遺產和國際局勢,以及赫魯雪夫加以調整和改革的蘇聯對外戰略的原有面貌。進而系統地論述了赫魯雪夫新的對外戰略的理論基礎,外交策略和赫魯雪夫的外交哲學,並在其中闡述了他對史達林對外戰略理論和策略的改革調整和繼承。在此基礎上描述和評價赫魯雪夫時期的蘇聯對美政策,探索它的目標模式以及各項具體政策的內在聯繫。
作品目錄
序言 | |
第一章 史達林的外交遺產:戰後初年蘇聯對外戰略及對美政策(1945—1953) | 第二章 赫魯雪夫時期蘇聯對外戰略的理論基礎、政策手段和赫魯雪夫的外交哲學 |
第一節 冷戰前的積極防禦戰略(1945—1947) 第二節 冷戰中的陣營對抗戰略(1947—1953)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美兩極對立格局的形成 第四節 蘇美冷戰關係諸範疇 | 第一節 理論反思的實踐根源 第二節 赫魯雪夫時期蘇聯對外戰略理論基礎的演變 第三節 外交策略的調整和新的外交哲學 第四節 赫魯雪夫在理論和策略上對史達林的繼承 第五節 赫魯雪夫對外戰略產生的國際國內因素 |
第三章 赫魯雪夫時期的蘇美關係(一) | 第四章 赫魯雪夫時期的蘇美關係(二) |
第一節 蘇聯關於蘇美關係的地位的觀點及赫魯雪夫的蘇美關係目標 第二節 相互對峙的蘇美軍事戰略 第三節 蘇美裁軍之爭 第四節 蘇聯的對外經濟政策和蘇美經濟關係 | 第一節 蘇美在歐洲的對壘 第二節 蘇聯和美國在第三世界的角逐 第三節 赫魯雪夫執政時期形成的蘇美關係規範和狀態 第四節 兩極狀態下蘇美關係運行的諸規律 |
結束語 赫魯雪夫對美政策的外交遺產對其後繼者的影響 |
創作背景
1992年以來,追尋和探討蘇聯解體的深層次原因一直是國內蘇聯—俄羅斯研究學界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內學者不斷地從政治、經濟、民族問題和對外政策等領域對蘇聯解體的諸原因作出自己學術上的解釋。毫無疑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蘇聯在對外政策上的一系列嚴重失誤,是導致蘇聯1991年末最終解體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回顧蘇聯的歷史,正是在赫魯雪夫執政時期,蘇美兩國真正開始了圍繞著兩種制度誰戰勝誰的全球性較量。因而,研究和梳理這一時期蘇聯的對外政策,特別是對美政策的得失及其遺產,對在源頭上解釋蘇聯解體的外交原因有所助益。《從對抗到對話:赫魯雪夫執政時期的蘇美關係》就系統分析了赫魯雪夫執政時期的蘇美關係。
作品思想
該書的主要觀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史達林在分析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諸問題時,例如在分析新的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兩大社會體系間矛盾與競爭的領域和形式以及和平共處問題時,沒有順應變化了的國際環境,理論觀點和思維方式都顯得過於極端和僵化,因而對外戰略和對美政策的制定也顯得僵化和偏執,再加上對外政策上的大國主義傾向,使得戰後初年出現的尖銳冷戰態勢沒有得到及時的化解,對美政策也由於過於僵硬而出現了一些失誤。赫魯雪夫執政以後,在新的基礎上分析了戰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國際客觀條件變化新的理論原則和重要論點,例如戰爭不是不可避免的,核武器的出現在軍事領域造成了根本性變革,兩大社會體系間的矛盾可以緩和,經濟競賽應成為兩大社會體系間競爭的基本形式等等,並在此基礎上調整了以往的政策,制定了新的對美政策和方針。
該書認為,赫魯雪夫的對外戰略和對美政策的積極方面在於,它反映了社會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在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中造成的革命性變革;反映了戰後科技革命和殖民體系崩潰造成的已開發國家內部經濟運行機制中超經濟強制(用對外戰爭推動資本輸出和占領原料及銷售市場)因素的削弱所出現的新的國際競爭形式;反映了核武器的出現給戰爭問題造成的根本性變革;反映和順應了世界各國人民反對冷戰要求和平的共同願望;使冷戰格局下出現了有限緩和,對抗走向了對話,為國際社會和社會主義各國的建設和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的國際條件;使戰後遺留問題的解決有所進展,並為其進一步解決創造了較好的基礎;為解決戰後蘇美關係問題和兩大國社會體系對抗問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想觀點和政策原則。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從對抗到對話:赫魯雪夫執政時期的蘇美關係》 | 1998年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7-5004-2313-6 |
作者簡介
鄭羽,先後就讀於遼寧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專長為俄羅斯外交,獨立國協問題和當代中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