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地走向大地/鄧一光文集

從大地走向大地/鄧一光文集

《鄧一光文集》收錄了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市文學院院長、著名作家鄧一光的13部作品,是迄今為止硬漢作家鄧一光收錄經典作品最多、最完善的作品集。 2004年夏天,作者在養病期間無意中接觸到19世紀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的作品,這些才華橫溢的俄羅斯畫家的油畫將作者帶入一個優美深邃的境界,引發了作者對自然、對藝術的讚嘆與欣賞、探索與思考。《從大地走向大地》的文字淡泊寧靜,卻能將讀者帶入深遠的意境,跟著作者的思緒,我們看到了一粒種子是如何成長,最後變成一艘遠航的船的過程;看到了森林與海洋的對視與相溶,看到了秋天美麗寧靜的樹林,薄暮時分鐘聲中的教堂,強烈光線下的雪地與沼澤,還有從容不迫地流淌著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黃的小草,這些生活中可能被許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筆下卻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從大地走向大地》是一本能給人帶來極大美感的隨筆,給生活以希望,給心靈以陽光。

基本介紹

  • 書名:從大地走向大地/鄧一光文集
  •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 頁數:169頁
  • 開本:16
  • 作者:鄧一光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1134180, 754113418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非常明淨的文字,非常明淨的思想,這是作者藝術才華的真實體現。作為作家的鄧一光寫作《從大地走向大地》,摒棄了對藝術作品純客觀介紹的通常做法,而是以獨特的精微的有所發現的眼光,對藝術作品進行主客體的審美交融。由於作者有思想,有人生感悟,有藝術感受的想像力,故而每一篇文章都是極富個人色彩的優美散文。看著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讀著作者淡泊寧靜的文字,確實是一種極大的精神享受。

作者簡介

鄧一光,1956年生於重慶,當過知青、工人、新聞記者、自由寫作者、契約製作者、文學刊物編輯。現為武漢市文聯作家、文學院院長。著有長篇小說《家在三峽》、《走出西草地》、《我是太陽》、《江山》,以及文學作品集《孽犬阿格龍》、《紅色貝雷帽》、《命運風》等。曾獲魯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郭沫若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大地之根:阿.康.薩符拉索夫
白晝啟示 004
冬夜思念 006
兩個世界的日子 009
鳥兒帶來的變化 012

美麗如樹:伊.伊.希施金
拒絕陽光019
傘下的魚023
遠離森林025
猜測雪下世界028
種子的姿勢032
生命禮讚035
暴風雨精靈038
構成史詩040
風吹來的方式043
昂首向雪045
森林與樹048
船的種子051

雨的兒子:費.亞.瓦西里耶夫
水的遺址 057
造就雨季 060
負重的山路 062
秋汛的行程 064

死於歌唱:阿.伊.庫茵芝
穿越彼此071
美麗如樹074
遐想雨季077
故事中的故事081
結束雲的時代083
藍色夢想086
遙望天國088
抵達季節090

海洋飛翔:伊.康.埃伊瓦佐夫斯基
燭光中的眺望098
敬畏之牆100
懷念15日103
仰望星空:瓦.阿.波連諾夫
遭遇金秋108
老花園111
快樂家園116
等待的姿勢118
歲月有痕120
凝視金色之地123
雪自何處125

燦爛隕石:伊.伊.列維坦
光線舞蹈者133
靜謐中的毒水136
靈魂蜿蜒139
向水聆聽142
陽光波爾卡145
叛逆者夢148
覆蓋之謎151
懷疑路盡頭154
樹的記憶156
一種姿勢159
自然之後162
生命如熾165
白樺林音樂167

文摘

構成史詩
出走經年,我和森林久違了,無從知道森林還在不在,它們在哪裡,它們有多大;也無從知道在我離去之後,林間的生命是不是已經脫胎易骨,換了乾坤;如果是相識的舊人,是否過著和諧的老日子,說著久遠的老話;如果是新鮮的生命,它們都是誰,長得什麼樣,有著怎樣新鮮的歌與詩。
我在千百萬年以前決絕地走出森林,赤身裸體,腳步蹣跚,去看遠方的世界,嚮往中誘惑著的世界,從此一去不回,失去了森林者的身份,和與森林溝通的語言;待到疲倦了,驀然回首,已與森林相對無語。森林再不是我的家,不是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而是一幅遙遠的畫。我已經陌生了森林,離間和隔閡了森林,看不見返回森林之路,因此,我稱回到森林為迷失或者流放。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我在漫長的新世界的尋覓中,在塵世夜晚的夢中,總是能聽見一泓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竭的流動聲,它自森林中傳來,始終不渝?
我不知道我昔日的同伴,他們在不在。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重新走進森林,攀緣樹上,在溪澗邊痛飲,隔澗長嘯,與旁族搏鬥並且強大到能夠征擄到配偶生兒育女。
森林是我舊時的家。森林裡的生命是我舊時的兄弟姐妹。我遠離了森林,遠離了舊時的家。我把森林推倒,把森林的根須從自己的歷史和經驗中刨去,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在被新的文明追逐得氣喘吁吁的時候,在新文明的牢籠中百般困頓的時候,才會和傷感的預言家達尼埃爾一樣,棲息在立柱頂端上,捧著腦袋,整日整夜地苦想冥思,以躲避文明獅子的襲噬並且夢想著接近思想的天空。
那根光禿禿的木質立柱,它是我對森林最後的懷念。
這是史詩般的森林,它以天空、大地和水的形式出現,從最早冷卻下來的岩漿中探出頭,鋪天蓋地生長出來。它是萬物之本,連結生命來路,記載生命演變,指向生命歸宿,形成世界之軸,成為神靈的家園。
常青代表永恆,落葉代表再生,松蘿代表交配,榛子代表孕育,松果代表火苗,磷光代表智慧,常春藤代表酒神巴克斯,月桂樹桂冠代表太陽神阿波羅;而水,它代表分野、源泉、生與死、今生與來世、冥界、時間的流逝和淨化它從伊甸園中生命樹的根須下流出,以四條溪流的形式把力量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快樂生長,讓如我一樣的生命快樂生長。
在這樣的森林裡,不用睜眼,只憑一雙耳朵,便可以聽見博大和豐富,可以聽到所有見到和沒見到的、知道和不知道的生命的呼吸聲,可以聽見一切生命以及更多新生命生長時的拔節聲。
但願林中溪流潺潺永遠悅耳,不會被當做外星球傳達來的信息,再被我和我的同類施以新的科學征服……
但願我返回的時候,老荷馬還在,柏拉圖還在,蘇格拉底還在,畢達哥拉斯還在,阿耳忒彌斯還在……
但願森林會寬恕,讓我回到老家,執手話舊……
風吹來的方式
什麼風能吹進密無間隙的森林,集合起來,將樹木攔腰折斷,或者連根颳倒?是什麼樣的風才能做到?
森林如此稠密,是我見到過的最團結的樣子,也是最古老的樣子。森林經過了億萬年,因神靈聚集,從來沒有失陷過,是地球上最結實的古堡。森林是自然母親的子宮,它是神秘的,結實的,深不可測,甚至能抗拒最強大的陽光的穿透。而什麼樣的風無影無蹤的來了又去了,把森林裡的樹吹斷和颳倒,讓森林緘默?
風是自然界的思想者,自無形中來,令山削瘦,火激動,河凝固,花飄舞;讓帆行走在陸地上,種子飛舞在天空中,馬奔跑在海洋里,人游泳在草尖上。風扇動世界,讓世界不再以本來的方式存在,卻永遠藏匿著,不被我們發現。我們只能看見風的改變,卻看不見風的到來;我們只能看見風的結果,卻看不見風的形狀。
風離開時,世界會保持它在時的樣子:山削瘦,火激動,河凝固,花飄舞;帆在陸地上行走,種子在天空中飛舞,馬在大海里奔跑,人在草尖上游泳。我們不得不承認,它來過,它颳倒了森林中的樹,讓森林有所改變,讓我們有所改變。
因為風來過了,筆直向天空攀緣而去的樹橫亘於濕地上,任苔蘚覆蓋,繼續沒有完成的森林夢,任寂寞的蘑菇一年復一年地撐起花瓣,開了又落;而樹不再長高,它們倒覆在向上長去的路途上,一切都定格在根莖的回憶中。
風去無影,森林恢復了原來的模樣,陽光再度回到森林裡。樹靜默著,或者是肅穆。陽光能溫暖樹的老皮,卻不會掀起水窪里的漣漪,因此,我們不會知道風在水窪下還留下了什麼。我們只知道這一片寂靜之前,有過了怎樣劇烈的改變。
再老的森林,也需要風進入,創造一片開闊之地。
而我們無須知道風如何經過,帶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我們只須藉助風,變幻一種姿勢。
P40-44

序言

著手組編這套叢書時,一些陳舊的話題又浮上心頭。譬如,人為什麼需要藝術?如何界定藝術?如何走進藝術?等等。於是想起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把石頭拋在河裡,以驚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現的圓圈,覺得這是一個作品,在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動的結果。
這段話源自黑格爾的《美學》,意在說明藝術之所以成為普遍而絕對的需要,在於人有一種衝動,要在直接呈現於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實現他自己,並在這實踐過程中認識他自己。
小男孩的行為當然不能完全等同於藝術創作,但它可以說明,創造對於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對外在事物還是對自身,都是如此。
於是又想起羅曼·羅蘭青年時期的一篇文章,那是他為《古代音樂家》一書所寫的序。序中認為,儘管一種藝術門類可能在某種情況下衰落,如戰爭狀態下,創造力在建築方面就很難表現;但就整體而言,藝術是不會消亡的,“因為精神的光從未熄滅,它在這裡暗弱下去只是為的又在別處重新閃耀而已”……
但凡經歷過“文化大革命”,親身品嘗過暗自創作、暗自欣賞的滋味的人,大概不難領會羅蘭的觀點。就是說,藝術的生命是頑強而永恆的,即使冰封雪壓,白地茫茫,它也會以獨特的形式繼續奔流。
現在外界的桎梏幾乎已不存在,只要不違法,沒有什麼藝術或藝術行為會受到限制。然而,另一種限制卻因內在的原因而日益明顯,這便是修養的限制。中國進入小康階段後,人們對生活有了新的需求。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希望增添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位;用後現代主義的話語說,就是要消解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追求日常生活的審美呈現。但物質財富的增長與藝術修養的提高並不同步,人們一面裝飾居室、逛古玩市場、讓孩子學鋼琴;一面又對居室的雅俗、古玩的學問、鋼琴的審美一片茫然。其實,當黑格爾舉出前述小男孩拋石頭的例子後,接著曾以穿耳穿唇和中國婦女的纏足為例,說明在人成為“有教養的人”之前,有些裝飾打扮“可以是很野蠻的,醜陋的,簡直毀壞形體的,甚至很有害的”。。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走近人們的生活,在讀者所關心的領域做一番藝術的導遊呢?這種導遊是否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當然,這裡首先會遇到一個問題,即如何界定藝術?按前述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來看,隨著消費文化的發達,特別是當符號與影像充斥社會之際,生活的每個地方都已為現實的審美光暈所籠罩,藝術已無處不在,故而一個看似清楚的概念,在今天已變得相當模糊。
有趣的是,即使在古代,這個問題也不容易回答。稍通國學的人都知道,“藝術”一詞的現代含義,產生得很晚;對於其具體的內涵與外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大致是從審美的角度來探討問題的。而在中國古代,“藝”的含義要寬泛得多。“六藝”除作為“六經”的代稱外,也指六種教學內容,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除了樂(音樂)、書(書寫),其餘四種表面看來似均與審美無涉。但既然在莊子筆下,連庖丁解牛都“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進入了審美的境界,而且他還繪聲繪色地講述過《佝僂者承蜩》《匠石運斤》等諸多富於審美意趣的寓言,包括對不同層次的“射”的描寫、品評,那么,又何以見得禮,御、數等不具備審美的品格呢?
事實上,藝術與生活關聯之密切,恐怕怎么估計都不會過分。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便有了一種想法,即從人們平時接觸較多的事物入手,通過一個載體去看一門藝術。譬如,從期刊看文學,從唱片看音樂,從畫冊看美術,從民居看建築,從古玩看工藝,從相冊看攝影,從模特兒看時裝,從廣告看設計,從明星看電影,從藝術家故居看其創造的足跡,等等。由於所述內容不同,作者風格各異,每本書的寫法可能自成方圓,但就整體而言,上述想法或許構成了本叢書的一個特色,而這特色相信會讓讀者感到親切和貼近。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介紹?導遊一般有兩種:一種側重於客觀的陳述;另一種更多地融入主觀的感受,這是兩種不同的視角。借用王國維談詩詞的話來說,前者好似“無我之境”,後者宛如“有我之境”。為了讓讀者領略不同的境界,更深地走進藝術,我們組編這套叢書時,根據書的不同內容,兼采兩種寫法。前一種寫法以生動的語言、活潑的形式引領讀者登門入室,盡窺各門藝術的堂奧。後一種寫法以作者自身獨特的帶有鮮明情感印記的領會、體悟、聯想,告訴人們,原來藝術欣賞可以如此自由大膽,如此不拘一格,如此浮想聯翩!正如歌德當年所說:“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我們也就應儘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觀照和欣賞。”如果讀者讀罷這套叢書,不但能領略各門藝術的概貌,而且能學會通過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於鑑賞的過程中進行審美的再闡釋、再創造,那么,我們將叢書取名為“雙視角”的目的也庶幾達到了。此外,叢書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不論介紹何種藝術,都配有大量圖片,其中不乏珍貴資料,有的甚至是私家珍藏,首次面世。王國維提倡“不隔”。之美;魯迅也說過,審美享受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採用圖片,除了論證的需要,一個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增強對象的直觀性。希望通過圖文並茂的導遊,讀者對於諸書涉及的藝術門類,也能如王氏所言,有“語語如在目前”。的感受。
我們做得怎樣呢?只能留待讀者去作出評判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