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流走向多元——新世紀大學生性文明發展趨勢研究

從主流走向多元——新世紀大學生性文明發展趨勢研究

《從主流走向多元——新世紀大學生性文明發展趨勢研究》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主流走向多元——新世紀大學生性文明發展趨勢研究
  • 作者:胡珍
  • 出版時間:2015年03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088-4424-4
  • 定價:59.00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專著以作者世紀初(2000年)在全國範圍內26所大學通過隨機整群抽樣進行的5000餘大學生的性文化現狀,與2010年在全國範圍內46所大學通過隨機整群抽樣進行的約8000名大學生的性文化現狀進行對比分析,從大學生性生理、性心理、學校性教育、家庭性教育、性觀念、性審美、性實現(包括看性、談性、性行為)、同性戀十年來的變化,分析了其變化趨勢的諸印象因素,預測了大學生群體性文化發展的趨勢,從社會教育(學校、家庭)與大學生的性健康成長的視角提出了應對這種發展趨勢的對策。

圖書目錄

封面
從主流走向多元——新世紀大學生性文明發展趨勢研究(2000-2010)
內容簡介
前言
引論
一、文明與性文明
(一)文明代表社會前進的方向
(二)人類文明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三) 人類文明與性文明相互推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二、人類的性關係與性文明發展
(一)遠古的性關係
(二)中世紀的性關係
(三)文藝復興時期(中國明朝以後)的性關係
(四)近代(鴉片戰爭以後)的性關係
(五)現代(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性事件
三、本研究課題解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動機與價值
(三)擬突破的重點和難點
四、課題研究的總體設計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二)問卷設計
(三)抽樣的設計
(四)被試樣本情況
(五)被試樣本情況
(六)本研究標題的表述
第一章 性生理:成熟年齡趨穩定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綜述
(二)研究觀測點
二、性生理髮育年齡無明顯變化
(一)性生理成熟年齡總體略推遲
(二)結論與分析
三、大學生"性自我"的困擾
(一)陰莖/乳房大小的焦慮繼續升高
(二)結論與分析
四、性形象發育帶來的煩惱
(一)性形象發育的煩惱
(二)結論與分析
五、性生理知識等知曉率並未提高
(一)性生理知識知曉的對比
(二)知曉初遺/初潮途徑
(三)結論與討論
六、對策與建議
(一)青少年性教育越早越好
(二)集體教育與個別輔導相結合
(三)充分發揮同伴性教育作用
第二章 家庭性教育:未進且退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綜述
(二)家庭性教育觀測點
二、家庭提供的性知識情況
(一)家人極少提供最早性知識
(二)談初遺/初潮:父親仍低,母親下降
三、親子關係疏遠率更高
(一)父母:成為知心人比率更低
(二)初遺/初潮傾訴者:對父低,女對母高
四、對家庭性教育的評價:雪上加霜
(一)男生:"父親講性知識無用"上升到五成
(二)男女生:"母親講性知識無用"上升到二及三成
(三)男女生:"兄弟姐妹講性知識無用"上升到三及二成
五、相關因素分析
(一)獲取性知識途徑對性心理的影響
(二)親子關係對性態度的影響
(三)父母親為工農者提供很少有用性知識比率更高
六、對策與建議
(一)父母要重視子女性成長與性教育
(二)父母要成為子女性成長的知心人
(三)父母要儘早開展家庭性教育
(四)提高家庭成員性文明素養
第三章 學校性教育:從青春期延伸到青春前後期
一、研究綜述
(一)中國學校的性教育難乎其難
(二)中國學校性教育研究成果九牛一毛
(三)國外性教育的經驗
(四)研究觀測點
二、學校性教育的變化
(一)國小性教育變化
(二)中學性教育變化
(三)大學性教育變化
(四)對高校開展性教育的評價
三、結論與討論
(一)國小性教育:從無到有
(二)中學性教育:仍非性知識主要途徑
(三)大學性教育:從務虛向務實
四、對策與建議
(一)用性教育取代"青春期教育"
(二)統一學校、家庭、社會性教育目標
(三)直接進行大學生性愛、婚姻和親職教育
第四章 性心理:趨於適應和健康
一、 研究綜述
(一)文獻綜述
(二)研究觀測點
二、性別認同:更多人趨於認同
(一)對性別喜惡的變化
(二)願選相反性別的變化
(三)獨立意識強的女生性別認同更多
三、異性交往心理:願望更強烈及個性化
(一)與異性交往的變化
(二)初次約會期望的變化
(三)對"表達愛意"期望的變化
四、性慾望的變化
(一)性幻想、性夢的發生率下降
(二)自慰心理:更多人趨於正向感受
(三)克制性衝動:不因道德因健康
五、對策與建議
(一)開展科學系統的性健康教育
(二)開展基於社會性別平等的性教育
(三)對性心理進行科學的引導
(四)加強大學生性心理問題的諮詢
第五章 戀愛觀的變化:更加成熟和理性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綜述
(二)調查工具與觀測點
二、對戀愛的看法及戀愛率的變化
(一)"戀"與"不戀"更加多元和理性
(二)"失戀"也要"戀":從壓抑走向釋放
三、戀愛動機的變化:從"本能"走向"社會"
(一)"戀愛目的"的變化
(二)高校戀愛動機評價的變化
(三)影響戀愛動機的相關因素分析
(四)"愛情"與"發展":走向"為我們"
四、對策與建議
(一)增強大學生的愛情責任感
(二)正確認識自我,樹立愛的自信心
(三)培養大學生愛的能力
(四)培養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章 婚姻觀:從尊重本能到理性思考
一、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
(二)國內研究
(三)研究設計
(四)婚姻觀研究觀測點
二、擇偶觀的變化
(一)"會做家務"上升,"人品才學"下降
(二)性格與感情:不變的首選標準
(三)影響擇偶觀的因素分析
三、性、愛、婚關係認識的變化
(一)是否嫁娶"婚前性伴侶"的變化
(二)同齡人對性、愛、婚統一觀的影響
(三)結婚意願對性、愛、婚統一觀的影響
(四)戀愛動機對性、愛、婚統一觀的影響
四、婚姻意願的變化
(一)婚姻意願的變化
(二)婚姻意願與性觀念和行為的互動關係分析
五、大學生婚姻觀教育對策與建議
(一)立足"一個出發點"
(二)考慮"兩個實際"
(三)尊重"三種機制"
(四)兼顧"四個層面"
第七章 性行為觀:多元認同趨於主流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檢索
(二)研究設計
二、對"性自由,性解放"接受度的變化
三、貞潔觀的變化
(一)事不關己:"男女均重要"趨高
(二)事關自己:男生"絕情"、女生"酌情"
(三)"性自由,性解放"顯著影響貞潔觀
四、婚前性交行為容許度的變化
(一)男生重"意願",女生重"婚姻"
(二)戀人性要求:"可接受"率大幅上升
(三)"性解放"顯著影響婚前性容許度
五、依法以德制約婚外性比率上升大
六、對策及建議
(一)"性自由、性解放"≠性的奴隸
(二)貞潔觀教育:兩性同等重要
(三)婚前性行為觀教育:重視性愛婚統一
(四)婚外性行為觀教育:順應"婚後法治"
(五)性行為觀教育:尊重多元,主流引導
第八章 性補償:年齡趨小影響趨大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綜述
(二)問題的提出和概念的界定
(三)理論選擇與觀測點
二、看性更加普遍
(一)看性描寫:見慣不驚率上升
(二)看異性裸體:穩定六成
(三)看性交的年齡趨小場合更多
三、大學生看性談性的功能
(一)證實性功能的正常與健康
(二)分享減壓
(三)愉悅嘗試
四、看性談性對大學生性行為的影響
(一)催生大學生對性、戀、婚的多元包容
(二)誘導大學生性、愛行為的發生
五、結論與對策
(一)看性談性影響著大學生性觀念及行為
(二)應對大學生看性談性的策略
第九章 性行為功能:由"唯生殖"走向多元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檢索
(二)理論選擇
(三)調查工具與觀測點
二、性行為變化的對比
(一)自慰性行為:發生率大上升
(二)邊緣性行為:"撫摸"率大上升
(三)性交行為:發生率及對象變化大
三、影響性交行為變化的相關因素分析
(一)為婚姻做準備的功能
(二)表達和維持愛情的功能
(三)愉悅身心的功能
(四)自我肯定的功能
(五)滿足性慾的功能
四、結論與對策
(一)自慰:由"淫惡"轉"正常"
(二)性行為:向性文明發展
(三)性行為對象:"異性朋友"取代"準夫妻"
(四)性交行為地點:更加不安全
(五)安全的性行為意識大大提高
(六)性行為文明教育:規範、多元、"性福"
第十章 性審美:男生更自信、女生更自卑
一、研究綜述
(一)性審美研究:尚需關注的領域
(二)大學生性審美研究概述
(三)本文研究觀測點
二、容貌影響人生看法的變化
(一)容貌:對個體和家庭影響上升
(二)結論與分析
三、性形象自評的變化
(一)男生更自信、女生更自卑
(二)結論與分析
四、性形象的塑造:淡內涵,重外在
(一)性形象塑造的變化
(二)結論與討論
五、對策與建議
(一)讓女性美回歸真實
(二)提升女生性形象自信心
(三)塑造健康的大學生性形象
(四)校正性形象自我完善的方向
第十一章 同性戀:他人更寬容,本人更接納
一、研究綜述
(一)文獻檢索
(二)調查工具與觀測點
(三)概念的界定
二、對同性戀認知及本人性行為變化的對此
(一)他人對同性戀態度的變化
(二)大學生同性間性行為的變化
三、結論與對策
(一)對同性戀正面認知程度大幅度上升
(二)對同性戀名人苛求與"治成非同"並存
(三)澄清同性性行為與同性戀誤區
(四)大學生對同性戀者社會適應的建議
第十二章 總體結論及待研究的問題
一、大學生性文明與社會的性文明同步發展
(一)性生理:隨經濟文化發展成熟年齡趨穩定
(二)性心理:趨於適應和健康
(三)性教育:需求延伸,改進艱難
(四)性觀念:更理性地多元與主流並存
(五)性實現:法治將持續強化大學生"性權利"意識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性生理成熟年齡要參照性心理的考量
(二)性心理健康的標準
(三)性教育師資的培養途徑
(四)性觀念多元包容與主流引導的教育
(五)性實現的權利與責任能力培養
附屬檔案
後記
封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