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喬治·豪爾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科技與創新管理教授。作為多家知名企業的諮詢顧問,他通過對創新過程的有效管理以及科技的商業化創造了大量價值。過去十年間,喬治·豪爾多次受邀到中國講學。
馬克斯·馮·澤德維茨
GLORAD 國際研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在旅居中國的12年裡,曾執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同濟大學。
主要內容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完成了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除了生產全世界近半數的電腦、數位相機和廚房電器,中國的製造業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自主產品的開發中,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成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能否順利從中國製造轉型為中國創造,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決定著每一個中國企業的命運。
面對未知的挑戰與機遇,中國企業的選擇與行動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以華為、海爾、聯想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專注於核心技術的研究,憑藉大量技術專利開拓國際市場,將中國創造的能量輻射到全球。另一方面,遍布全國各地的中小型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小步快跑、快速疊代,走出一條以低成本投入獲得高回報產出的創新之路。
目錄
前 言
第1章 概述
第2章 中國創新的輝煌歷史
四大發明
培育資本化的失敗——孤立假設
道家和儒家學說
傳統教育模式
把中國式創新置於歷史背景之中
日本模式
第3章 適用於中國的創新指標
數字能夠捕捉創新進程嗎
非技術密集型創新
為競爭力創新
創新指標
研發投入占 GDP的百分比
專利產出
國際專利和《專利合作條約》專利
研發人員
出版物產出
科技園區和孵化器
對長期(基礎)研究的投資
風險投資行業
第4章 創新舞台上的關鍵角色——政府和企業
政府機構
發展策略
制度體系
公共機構
最近政策和改革的示例
地方政府
高校系統
中國的高校:可以做到更好
司法系統
公司
企業的例子
中國企業正在全球化
實現全球化:《孫子兵法》有用嗎
第5章 適用於中國式創新的框架條件
人口、中產階層和城市化
法治層面
各種智慧財產權法律
造假與仿冒
山寨和中國的創新文化
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