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居大安宮誥

《徙居大安宮誥》是唐代李淵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徙居大安宮誥
  • 作者:李淵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徙居大安宮誥
《書》云:“知人則哲,唯帝難之。”《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故太伯端委,周室以隆,東海就國,漢基方永。立權致治,不其然乎?朕世襲緇衣,家傳鼎業,佐魏及周,勤勞王室。有隋御歷,地居戚里,嘗以補天在慮,納揆為心。大業道喪,皇極如毀,傾維折柱,天下分離。塗炭納隍,黔黎殆盡,顧茲九有,鋒鏑縱橫,靜念持扶,計無所出。世民幼懷大度,性合天道,韞經緯之奇文,包湯武之宏略。深謀秘策,沃朕拯溺之心;壯思雄圖,起予救焚之志。因其感激,許以經綸,糾合義師,投袂而起。車次於平陽之郊,劍及於孟津之會,元戎所指,冰消霧卷。曾未浹旬,廓清京邑,定非常之業,建不世之功,三古以來,未之聞也。朱旗西指,則仁杲喪元;白羽東臨,則世充泥首。摧武周如拉朽,收建德若拾遺。至若黑闥逋誅,圓朗小丑,三捷七擒,不可勝計。一人之力,冠今超古,暴之遐邇,豈待昌言。
往以建成嫡長,冀其養德日就,不謂匿怨友於,忌能毀善,讒言屢發,殆至鑠金。賴天啟朕心,宗社降福,密悟凶邪,指麾殲殄。朕醜受浸潤,深念元功,乃敬授帝圖,先天傳政。懼其溢滿驕上,未稱三靈之心;縱慾肆情,不恤萬方之重。朕故仍居紫極,處之肅成,察其復禮,觀其齊政,露往霜來,四載於茲矣。比聞思我王度,克難克艱,昧旦丕顯,去奢去泰。朝夕視膳,蒸蒸之性日嚴;昃景憂民,翼翼之情日慎。南越驟水,北狄款關,四海晏然,五兵偃戢。招君璋之眾,只用尺書;屠師都之城,無虧寸刃。公卿輯睦,遠邇乂安,金鼓絕於疆場,玉鏡懸於億兆,盡善盡美,吾無閒然。匪天祐之,孰能至此?令月吉辰,風調雨順。朕俯觀人事,仰鑒穹旻,當養性別宮,使其正位居極。宜令有司具禮,務在周備,朕得脫屣高蹈,擬跡於軒轅;授歷傳璽,爰屬於啟誦。大寶既固,卜年惟永,付託有所,何樂如之。
百辟卿士等,或晉陽從我,同披荊棘;或秦邸故吏,早預腹心。並以德舉言揚,進忠顯孝,保乂社稷,天平地成。惟當帶礪山河,與國休戚,可悉心輔弼,無黨無偏,罔或隳哉!替爾丕績,善事元首,稱朕意焉。

作者簡介

李淵(566年-635年),字叔德,隴西成紀人,祖籍邢州堯山,唐朝開國皇帝。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上元元年(674年)農曆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曆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