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中國:一個英國人的中國旅行記》是2013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人丁樂梅,翻譯者是陳易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徒步穿越中國:一個英國人的中國旅行記
- 作者:[英]丁樂梅
- 原作品:Across China on Foot
- 譯者:陳易之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 頁數:284 頁
- 定價:36.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24432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100年前英國人丁樂梅在中國的徒步旅行遊記。文中記錄了當時中國的自然環境、社會狀態及變革情況。作者的這趟行程長達1600多公里,從文明開化的上海一直走到西藏、雲南等尚處於原始狀態的邊陲小鎮,其旅行線路如今已不可複製。在克服了語言障礙、道路艱難、食宿低劣、傷病侵襲、暴動襲擊等多種困難,幾乎死在雲南之後,他終於憑藉自己的意志力、朋友的幫助和中國人的友善走完這段旅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加入了他拍攝了大量百年前的中國鄉村珍貴圖片,非常值得一看。
編輯推薦
★1909-1910,一個英國人的中國旅行記
★40餘幅老照片,1600公里旅程,橫跨上海漢口重慶四川昆明大理騰衝,窮游經典路線
★橫跨百年的冒險之旅,末日帝國的終極記錄
作者簡介
丁樂梅(Edwin John Dingle,1881年4月6日—1972年1月27日)是英國的一名新聞記者,從小就對中國懷有濃厚的興趣,多年之後,為自己取了中文名字“丁樂梅”。1909年3月4日,他首次進入中國旅行。他從上海出發,途經南京、漢口、宜昌、重慶、四川宜賓、雲南昭通、昆明、楚雄、大理、騰衝等地,於1910年2月14日進入緬甸。此後他多次進入中國,並作為記者親歷了中國的辛亥革命,在漢口、北京等地採訪到了黎元洪和袁世凱等人。丁樂梅一生著作頗豐,大部分都與中國相關,包括《1911-1912親歷中國革命》《徒步穿越中國》《我在西藏的生活》等,為西方人了解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圖書目錄
譯序 未帶地圖的旅人
第一卷
第一章 從上海到宜昌,走進新世界/007
第二章 五板船上的流浪生活/014
第三章 親歷長江三峽上的險灘/021
第四章 險些掉下甲板的男人/025
第五章 你若走路,你就“沒面子”/032
第六章 中國人眼中的中國/042
第七章 在中國獨自旅行的智慧/053
第八章 令中國人超然自得的神器/063
第九章 中國是如何爆發叛亂的/072
第十章 世界尚還年輕時的故事/082
第十一章 再無風景可以超越這裡/099
第十二章 與死神一起在路上/109
第二卷
第十三章 在中國的夜間旅行/119
第十四章 冒牌小皇帝的悲慘命運/133
第十五章 這裡世界運轉得很慢/144
第十六章 地球上最偉大的傳奇小說家/155
第十七章 一草一木都非常“中國”/164
第十八章 這裡的詞典沒有“貪婪”二字/173
第十九章 人類學家與頭蓋骨學家的問題/186
第二十章 那可不是山,那是個墳場/196
第二十一章 與地球年齡相仿的角落/204
第二十二章 橫渡死蔭的幽谷/214
第二十三章 在橄欖寨度過春節/225
第二十四章 沿薩爾溫江流域向上/233
第二十五章 瘋人院與巴別塔的最糟糕組合/237
第二十六章 那個我所愛的東方/243
附錄 在中國拍的照片/251
序言
前 言
我們乃是憑藉自己的過去來界定自己。或許我們可以——若有良好的理由——花很大的力氣,試著逃開它,或是逃開它所包含的那個不好的部分,然而只有在我們把某種東西加到它裡面,使它變得更好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真正地擺脫它。
——美國自然文學作家溫德爾·拜瑞(Wendell Berry)
20世紀是從一個星期二開始的。
——美國作家伊恩·費雷澤(Ian Frazier)
我站在維吉尼亞州雪倫多亞谷(Shenandoah Valley)一座破敗失修的農莊後面。這座農莊的院子裡長滿茂盛的野草。一座巨大的灰色穀倉若隱若現地矗立在遠方。有個東西吸引了我的目光,雞舍附近有個東西急促地動了一下。有一條蛇倒掛在椽木上,正在來回地擺盪。它把它的身體往前伸,攀上一扇沒有玻璃的舊窗。在木條窗格之間,這條大蛇把身體脹大了一倍,它把頭放在鼓凸的身體上,吸收這一天最後的幾絲陽光。我像被催眠了一樣,輕手輕腳地沿著花園小徑走去,想看得更清楚一點。許多黑影如“地精” 般在植物之間匍匐。這條蛇面無表情地看著我,舌頭無聲地吞吐。它真的是一隻巨大的生物,有我的上臂那么粗,可能有一點八米長。它的身體是棕黑色——雖然在漸暗的天色之中,很難看出它的顏色——上面還有模糊的菱形紋路。我身後傳來“嘎吱”一聲,我迅速轉過身去,看到魯德搖搖擺擺地走過來。“把—拔。”他用他那刺耳的聲音說,伸開雙臂要我抱他。一瞬間,我突然驚覺,他幼嫩的腳剛剛走過茂盛的草叢。我趕緊一把將他抱起來,快步走回主屋。
不久以後,在我們回到古代的旅程中,我們將會面對許許多多的危險,包括用力揮動斧頭、結果竟砍到小腿上;用木柴爐烤肉,以及被我們那匹運載東西的馬兒踢到——三周后,我們就要經歷這些事。然而,在諸多危險當中,最讓我感到憂慮的事,就是遭到蛇吻。雪倫多亞谷常見的毒蛇有兩種——響尾蛇和銅斑蛇。這兩種蛇都屬於頰窩毒蛇 ,對於三歲以下的兒童來說,它們的毒液都足以致命。我兒子上星期才滿兩歲。
在我們想辦法做出種種安排,以便按照預定計畫出發之際,疑慮的思緒也深深困擾著我。夜裡我無法入眠,被眼前浮現的一幅景象所折磨,那就是魯德搖搖晃晃地踩過一堆腐爛的籬笆樁子,而這堆籬笆樁子底下盤著一條巨蛇——那閃電般迅速的攻擊,那純真無知的孩子的尖叫。魯德會說的辭彙很有限,我們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因為被蛇咬了而慘叫。然後,當那條腿腫起來,開始發黑,我們那個地方距離小鎮很遠,沒有電話,而我們當中,有一個人會——可能是我,希瑟會留在家裡——抱著孩子狂奔到最靠近我們的一棟房子敲門求助。我祈禱房子裡有人;如果沒有,我只有再度狂奔,去敲另一棟房子的門。
我走進廚房,儘管魯德用尖叫和拳打腳踢表示抗議,我還是把他放到兒童椅上,為他繫上安全帶,以免他爬下來。這天稍早,希瑟曾說我讓她覺得快窒息了,她必須暫時脫離我們這種瘋狂的準備工作,不然她一定會發瘋的。她一言不發,滿懷怒氣,把旅行車開得飛快去上瑜伽課,把我留在這裡,讓這許多尚未完成的事情繼續煩擾我,讓我著急慌亂——安裝火爐的管線,建造一棟戶外廁所,把青豆和玉米的種子撒到土裡,好讓我們這一年能撐過去——還要應付魯德。真該死,他究竟為了什麼尖叫個不停呢?
我回到雞舍前,各種東西的影子拉得更長了。那條蛇已經走了。
“你們在這裡等一下。”第二天早上,我叫魯德和希瑟留在野餐桌旁邊,將一把鋤頭攫在手中,自己大步走到雞舍前。走到距離這片高高的草叢還有三步遠的地方,我停下來,一動也不動。有一條跟上次那條模樣不同、體型也比較小的蛇,正在陽光下曝曬它的鱗片。
“這裡有一條蛇。”我說,我的眼光集中在這條蛇身上。從蛇頭的顏色和形狀來看,我確信它既不是響尾蛇,也不是銅斑蛇,然而這個事實一點也不能讓我的手停止顫抖。“我要試試看,看能不能抓到它。”
“為什麼要抓它?”希瑟問。
“這樣就可以把它送走,不讓它靠近雞舍。蛇會吃蛋。”幾星期後,我們的小雞會住進雞舍,加上我們的住處距離超市很遠,我們不能允許雞群中出現這樣一個竊賊。
我估量這條蛇的體型大小,試著回想,過去我有沒有抓過活生生的蛇?我依稀憶起,某次學校遠足時,看過一條身上有著濃淡相間條紋的襪帶蛇,還有,我手上沾了一種永遠也洗不掉的惡臭。好吧,我想。扣住頭,抓住脖子,就像馬林·帕金斯 經常做的動作。但是當我揚起鋤頭時,這條蛇突然向後一躍,唰唰地把身體盤起來,尾巴不停顫動,腦袋從鋤頭尖甩動著移開。我像喜劇里的小丑一般,踮著腳四處彈跳,完全沒法占到一點優勢。
“弄死它不就好了?”希瑟不屑地說。
不可以殺死沒有毒的蛇,我想。但是我覺得自己很急躁,覺得此刻我的處境很尷尬,我的無能令自己感到困窘。怒火湧上心頭。我把鋤頭舉到頭頂,用力砸下去,砰的一聲,砸在這個盤卷的身體上。然後我又砍了一次,這條蛇看起來很困惑,它發出“噝噝”的聲音,嘴巴張大了,身體流出血來。砍下去!砍下去!不久,它的頭僅有一絲血肉與身體相連,它的身體躺在那裡,被切成好幾段。我的手臂在發抖,因為發出重擊而感覺刺痛。狂怒的情緒如蒸汽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當下湧出的羞慚之心。
在往後的幾周,我們徹底投入各種日常生活的勞務中,鬥嘴、發火,來回奔走於那條通往小鎮的腳踏車道的鄉村道路——同時,蛇的威脅仍然縈迴不去。我發現有一條蛇的蛻皮掛在二樓魯德房間窗外的一根粗枝上,宛如一枚巨大的保險套,另一條蛻皮從後院屋頂落地的排水管口伸出來。我發出“噓噓”的聲音,把穀倉里和房子四周草叢裡的蛇驅趕到別的地方去。有一條褐色紋路的小蛇蜿蜒著橫越我家的車道,它看起來可能是銅斑蛇。我聽到一聲尖叫,趕緊衝出去,希瑟的手指著一條肥大的錦蛇,它正在後門的階梯上作日光浴。“它們不來煩我們會死嗎?”她說,她差一點就踩到它。當我曉得,到了冬天,蛇會悄悄進入房子裡取暖的時候,我立刻在房子裡四處查看,把T恤裁成細條,將木頭地板的孔洞塞緊。有一天,過去看管這片農場的老人家提出一項警告。“幾年前我在穀倉後面宰了一條響尾蛇。”他說,“當口渴的時候,千萬要小心!等到那個時候,它們就要從山上下來找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