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移主導吸積模型與黑洞X射線雙星》是依託廈門大學,由顧為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徑移主導吸積模型與黑洞X射線雙星
- 項目類別:聯合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顧為民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 批准號:10778711
- 申請代碼:A1503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經費:30(萬元)
《徑移主導吸積模型與黑洞X射線雙星》是依託廈門大學,由顧為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
《徑移主導吸積模型與黑洞X射線雙星》是依託廈門大學,由顧為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徑移主導吸積流是黑洞吸積模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和標準薄盤一起被廣泛套用於解釋黑洞X射線雙星的觀測現象。儘管在解釋觀測上...
黑洞X射線雙星是存在有恆星級黑洞的雙星系統。天文學家已經在許多雙星系統之中探測到恆星級黑洞的存在,其質量一般是太陽質量的十倍左右。這類雙星大部分時間處在寧靜態(極其微弱的電磁輻射),而偶爾會進入持續數月或者數年的爆發態,產生明亮的X射線。因此,這類雙星系統常被稱為黑洞X射線雙星。發展歷史 2023年9...
首先,我們將研究為什麼X射線雙星的低硬態有噴流而高軟態卻不存在噴流。我們認為該現象可能與能量徑移或磁場堆積效率有關。其次,我們將結合黑洞X射線雙星和伽瑪暴來研究噴流功率與吸積狀態的關係。隨後,我們將針對低硬態至高軟態的轉變期間所發生的間歇性噴流來研究。藉助於GRS 1915+105這個黑洞X射線雙星的觀測...
低質量X射線雙星 低質量X射線雙星的主星是一顆緻密星(中子星或黑洞),伴星的質量較低,通常小於1倍太陽質量,軌道周期從數分鐘到數百天不等。其X射線輻射是由於伴星充滿了洛希瓣,部分物質被主星所吸積所致,這叫做“洛希瓣盛溢”。它們的X射線譜較軟,少數有表現為X射線脈衝,多數有X射線暴和準周期震盪現象,...
《黑洞吸積盤》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加藤正二等。內容簡介 吸積盤是天體物理中廣泛使用的一種理論模型, 觀測中也找到了它們存在的證據. 黑洞吸積盤包含了吸積盤模型的幾乎所有結構, 是研究吸積理論最好的對象. 雖然名字中含有“黑洞”二字, 但黑洞吸積盤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於其他天體的吸積...
目前,有關X射線密近雙星的能源機制等問題,多採用吸積盤模型來解釋。相關報導 科學家對吸積盤的觀察報導 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一組國際研究小組首次觀測到黑洞周圍存在吸積盤,並驗證了之前天文學家們長期預言的吸積盤真實電磁光譜特性。黑洞和其明亮的吸積盤被認為可以形成類星體(quasar),它在一些遙遠星系中心...
指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緻密天體周圍,由於物質受到引力作用向中心天體落下所形成的盤狀結構。1968年Prendegast研究了雙星系統中白矮星周圍的吸積盤,隨後Shakura和蘇尼亞耶夫建立了中子星和黑洞周圍的吸積盤模型。吸積理論建立以來,主要有四種吸積盤模型被人們廣泛研究。 1973年由Shakura和蘇尼亞耶夫建立了α盤...
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們研究了黑洞磁吸積盤的結構和輻射,包括光子輻射主導和中微子輻射主導的盤。首先,我們用線性分析研究了磁吸積盤的熱穩定性。基於磁場隨溫度擾動的負反饋假定,我們發現熱穩定盤所對應的吸積率上限相比無磁場情形有顯著的提升,這可以解釋觀測到的高光度X射線雙星的穩定狀態。我們的模型也對為何僅...
通過動力學模型以及相對論模型,科學家還測量了黑洞吸積盤的內緣半徑。對於這些研究結果,天鵝X-1雙星系統的研究小組認為:由黑洞質量、軌道傾角以及距離帶來的觀測和模型參數的不確定性問題都將被充分考慮,而由於徑流主導吸積盤的薄盤模型(吸積率低於愛丁頓光度)所帶來的局限性,在諸如低光度天體(低態X射線雙星)...
在Kerr黑洞吸積的研究領域裡,limit-cycle(有限循環)光變和熱主導態X射線連續譜擬合兩個研究方向中存在的問題都要求加深對Kerr黑洞Slim盤吸積狀態的認識。理論上,limit-cycle是處於周期性爆發的黑洞雙星系統(如:GRS 1915+105)中Slim盤吸積狀態存在的唯一形式。我們通過Kerr黑洞吸積盤的limit-cycle行為一維數值...
可以據此判斷吸積模式轉變的過程;此外,我們還發現中間態的噴流所產生的射電/X射線相關關係會與硬態情況下的關係有所不同。這些結果在理論及觀測方面都有一定意義。內區外流受到抑制,對理論模型提出新的要求,對銀河系中心黑洞視界的觀測也有借鑑意義。中間態的光譜特徵為人們理解態轉變的過程有一定借鑑價...
當吸積率小於臨界值時,ADAF可以與標準薄盤/冕共存,而且當吸積率很低時,可能形成有外流的ADAF吸積系統。基於這種吸積模式的轉變和共存模型,我們利用低輻射效率吸積流理論,通過對黑洞X射線雙星GX339-4處於低吸積率狀態時的X射線發射線—類氫類氦鐵K線觀測結果的分析和理論計算,發現利用較強外流的AD...
射電-X射線關係符合1.4次方關係,該結果給出不同的射電-X射線關係是由吸積模式轉換導致的證據,進一步的理論計算支持這個結論;(4)發現黑洞自轉可能在吸積盤動力學(如扭曲盤)和噴流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如NGC 4258);(5)發現黑洞雙星中的例外源和明亮活動星系核性質類似並進一步給出了一個新的輻射有效黑洞...
《中子星和黑洞吸積盤振盪的理論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吳學兵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研究中子星和黑洞吸積盤內各種振盪模式的物理性質,並利用非衰減模式的禁閉特徵來解釋中子星和黑洞X射線雙星系統準周期振盪現象的觀測特性。由於現有的理論模型在饈妥鈽碌墓鄄庀窒笫倍即嬖誒眩虼訟嘍...
七十年代在密近雙星實測研究方面進展很快。例如發現了X射線雙星﹑X射線脈衝星雙星(包括河外的)﹑射電雙星﹑射電脈衝星雙星﹑光學脈衝星雙星和看來並不包含緻密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的X射線雙星(如五車二﹑大陵五﹑獵犬座RS等);確認在一定波段上視流量最強的穩定X射線源天蠍座X-1是分光雙星;否定蝕...
BZ與BP過程)與盤冕模型結合起來,解釋與穩態噴流成協的黑洞雙星低硬態的輻射特徵;(3)把輻射有效的盤冕模型與噴流模型結合起來解釋了黑洞雙星射電光度與X射線光度相關性的例外情況,擬合結果與黑洞暫現源H1743–322的觀測一致;(4)利用黑洞吸積盤的大尺度磁場產生的相對論性雙噴流模型解釋了潮汐粉碎事件(TDE...
本項研究將建立包含上述能量機制在內的統一模型,並擬合下列天體的高能輻射:(1)類星體與活動星系核的噴流; (2)伽馬射線暴的能量和時標(3)X-射線雙星的準周期振盪(QPO)及QPO頻率的雙峰值現象.本項研究採用場分析與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場分析側重於對黑洞磁層的局部研究,路分析側重於對黑洞磁層能量轉移的整體...
《黑洞吸積流求解的多尺度有限元方法及怪波現象研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梅立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黑洞吸積以及噴流理論是黑洞天體物理的核心,是認識許多高能天體系統, 如活動星系核、黑洞X射線雙星、伽馬射線暴等的重要物理基礎,對理解其他天體物理過程, 如行星形成、恆星形成、星系團中的致冷...
對比研究中子星X射線雙星XTE J1810-189和黑洞X射線雙星的能譜,我們發現該中子星在相同光度下能譜更軟,該差別的起源可能是來自中子星的磁場作用;(4)分析黑洞雙星候選體Swift J1842.5-1124在2008年爆發期間的RXTE和Swift數據,我們發現探測到的Type-C QPOs與時變、能譜之間存在強相關,可以用吸積盤進動模型...
根據數據分析提出了軟X射線暫現源每次暴發時的吸積盤質量決定了低高態能譜躍遷的光度;根據數據分析提出了吸積盤外盤對黑洞和中子星雙星中的硬X射線能譜成份有重要貢獻;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了小質量X射線雙星中的毫赫茲準周期振盪和“正常”分支準周期振蕩產生於中子星表面附近的觀測證據,並提出中子星的輻射力降低其...
從理論上詳細研究了吸積盤的各種結構和不穩定性,為X射線雙星,黑洞以及活動星系核的輻射及光變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研究了其它天體的高能輻射性質,發現了一批新的類星體和活動星系核以及一些特殊天體。在本項目研究中共有三十餘篇不術論文發表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其中十餘篇是SCI論文。
主要研究方向:黑洞吸積與外流、活動星系核、活動星系核反饋與星系演化、黑洞X射線雙星等,在ApJ等天體物理雜誌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包括在國際天文和天體物理領域最權威的綜述期刊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上的一篇第一作者文章,該文是我國在該期刊上發表的第二篇論文。論文被引用7000餘次,其中第一...
他是最早提出活動星系核的能量來自超大質量黑洞的人之一。1964年,澤爾多維奇提出銀河系X射線源是雙星系統中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吸積過程產生的。同年他還提出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1972年,他與拉希德·蘇尼亞耶夫預言了星系團對背景輻射的影響,這一現象被命名為蘇尼亞耶夫-澤爾多維奇效應,可以用來測量星系團中...
高靈敏度X射線偏振測量仍然是天文中的空白領域。馮驊致力於研究新型的X射線偏振探測方法,並積極推動它們套用到我國下一代的空間天文項目中。他在清華大學領導小組發展基於光電效應的偏振測量方法和儀器研究,利用立方星實現了新技術的首次空間驗證。同時,他積極利用現役的空間望遠鏡對吸積緻密星體進行觀測,研究黑洞和中子...
(2) 在高能天體物理研究方面,重點開展黑洞,X射線雙星,脈衝中子星和活動星系核等活動天體的高能輻射過程以及宇宙 g射線暴等高能輻射現象的研究。選擇硬X射線波段作為我國空間天文觀測的切入點,致力發展我國專用高能天文衛星觀測,使我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進入世界前沿。(3) 在暗物質探測方面,重點參加國際空間站AMS...
主講天文學系本科生專業基礎課《普通天文學》,研究生、本科生選修課《X射線雙星》。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為高能天體物理,研究對象包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X射線雙星等。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江蘇省青藍工程創新團隊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主要貢獻 包括系統提出Ia型超新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