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甲申(1939—1993) ,福建德化縣蓋德三福人。自學成材的小機電技師,陶瓷工業能源技術改革小窯爐研究設計專家和建造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甲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德化縣蓋德三福
- 出生日期:1939年
- 逝世日期:1993年
- 職業:小機電技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個人事跡,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正當抗日烽火在華夏大地熊熊燃燒,全國同胞處於日寇鐵蹄踐踏蹂躪的水深火熱之中的1939年夏曆4月13日,徐甲申出生於德化縣境西南部偏僻的三福村。父徐會迎(1909—1982),字明秋,早年曾在民軍徐會春部任過後勤庶務。後來徐會春部受編於國民黨部隊並參加抗日,會迎曾隨其出征駐防江浙;未幾會迎為顧及父母妻小,返家務農。據稱,會迎後來又與人合股於美湖陽山桶交嶺辦小鼎廠,生產日用大小生鐵鍋,銷售縣內外。1950年代初,該小鼎廠由縣人民政府接管改為煉鐵廠,並遷址橋兜,仍產有鐵鍋,會迎成為橋兜鐵廠的一名職工。在這期間,會迎於日常生產中自己琢磨,鑽出一手沒人能及的小絕活:凡新鑄的大小鐵鍋,若帶有疵漏穿孔,經他修補磨礪後出廠,如“天衣無縫”不留痕跡,使用起米質量與一級品無異。因此,卻也受到廠內外人們的“刮日相看”。他生4男5女,雖有手藝,仍頗感負重。甲申在其男孩中居長,1956年夏國中未畢業,會迎即將他帶到橋兜鐵廠學工,作為家庭重負的小幫手。
工作經歷
徐甲申進橋兜鐵廠後,因從未涉世,年紀又輕,滿身稚氣,什麼也未曾接觸過。但他具有國中文化,在當時的工農隊伍中竟被看作是個不可多得的“秀才”。儘管他從未看過摸過機械,未經任何技術培訓,也沒有師傅傳幫帶,廠領導卻大膽地命他負責廠里的機修和一個12匹馬力的小水電站的技術管理工作。而他居然亦二話沒說,敢想敢幹,邊學邊做,細心摸索,勤於鑽研,把任務完成得甚是出色。不久,廠里增添一台45匹馬力的柴油發電機組,領導又將這“大傢伙”交給他駕馭。有次,這台柴油發電機組出了故障,生產停頓。這時,廠里沒有熟悉機械的機修師傅,又把小徐“逼上梁山”。他敢於將這台機械逐個零件解拆下來,細心檢查琢磨,找出故障原因,自行修理安裝後又命它發動運轉。凡此種種,頗獲廠領導和職工同仁的稱譽。1958年冬“全民大煉鋼鐵”期間,19歲的徐甲申被調至陽山永(春)德(化)鋼鐵基地德化辦事處任動力車間機組組長,負責管理3部各120匹馬力的柴油發電機組。1962年調人民瓷廠(時稱集聯瓷廠),任機修、動力班班長。1970年2月人民瓷廠與新建瓷廠合併稱紅旗瓷廠(後改稱德化第二瓷廠),任動力班班長;1986年任動力、機修車間主任。
徐甲申別富悟性,聰明好學,善於鑽研,自學成材,對小電力機械非常熟悉。對工作非常認真,有高度責任感。平時,他總是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利用節假日進行機械檢修,將故障排除在發生之前,保計機械長年的正常運轉。在他負責管理動力機組的30年中,所在廠的動力機械從未發生過任何較大故障,從而保證了各所在廠長年穩定生產。
“林瓷矛盾”是德化長期以來存在的發展陶瓷工業的一大難題。至1980年前後,全縣每年要被燒制陶瓷的熊熊烈火吞噬掉6萬多立方米寶貴的木材,並隨其生產的發展而不斷上升,大片的森林被砍光,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為當時全縣上下的急務。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縣先後成立了節能領導組、電氣化領導組及其辦公室,領導全縣陶瓷、科技戰線如何攻克技術難關,俾得在陶瓷工業能源技術改革方面闖出一條新路,改變下百年來“以柴燒瓷”的歷史傳統。其時,徐甲申作為德化人民一分子和陶瓷戰線的有關技術人員,自覺地以這一重大任務為己任,決心在熱工工程窯爐改革設計建造方面深入研究並爭得突破。他閱讀了大量熱工工程和窯爐建造的有關資料,模擬設計出一個又一個適合德化城鄉當時小型陶瓷企業遍地開花所需的用電、用石油燒制陶瓷的小型窯爐建造草圖方案,並獲得廠領導重視支持,建成電燒長方形小窯爐,以中溫燒成建白瓷。1982年,又設計建成長36米小斷面電燒(中溫)隧道窯。是年11月,時任水電部副部長的前總理李鵬隨同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德化時,特親臨德化第二瓷廠現場視察“以電燒瓷”實況。對此,徐甲申等人受到極大鼓舞。之後,他帶領一班人先後應本縣潯中陶瓷工藝廠等廠家和泉州開元陶瓷工藝美術廠、泉州工藝美術公司以及北峰、西門、浮橋等地陶瓷廠家聘請,為其設計建造長20—30米小斷面電燒中溫隧道窯並燒製成功。
為適應當時陶瓷工業能源技術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1984年他在縣節能辦、縣電氣化辦和科協領導下,組建陶瓷(窯爐)技術服務隊,先後將有相關技術技能的一班人蘇彬(晉江人,第二瓷廠技術科長)、李中平(英山人,上山下鄉知青,第二瓷廠配方人員)、鄭愛國(三班人,第二瓷廠建築工人)、郭銀材(泉州人,上山下鄉知青,第二瓷廠燒成車間技工)、黃德欣(城關詩敦人,畢業於福州大學機械系,機械工程師)及其長子林炳文(第二瓷廠技工)、次子徐東升(社會青年)組織起來,分赴本縣城鄉瓷廠搶建20—42米長小斷面電燒窯爐,用以燒制陶器和建白瓷。但這種窯爐未能氧化還原以燒制高白瓷和普白瓷,難以在全縣瓷業生產上全面推開。徐甲申與有關人員,又經過一再努力,在窯爐結構上調整修改,終於試成40公分×60公分小斷面適合集體與個體小廠建造使用的電燒噴油高溫氧化還原隧道窯與小斷面純石油燒高溫氧化還原多功能隧道窯,以及小型立方窯,並迅速在本縣城鄉陶瓷廠家和省內外推開,發展到目前全縣以“電、油、氣”綜合併用燒制陶瓷,徹底告別“以柴燒制陶瓷”的歷史,解決了長期以來所存在的“林瓷矛盾”難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山林,保護了資源,保護了環境,保持了水土,促進了生態的良性循環。一個土生土長的瓷業戰線普通技工,自學成材,敢於開拓,成為陶瓷能源技術改革的小窯爐研究設計專家和建造師。他為德化陶瓷的技術改革、改變千百年來“以柴燒瓷”的歷史傳統,在德化陶瓷發展史上邊出至關重要的一步,為促進德化瓷業生產持續發展做出出色的成績與重要的奉獻!
徐甲申窯爐改革研究的技術重要成果,獲得縣有關領導部門和全縣陶瓷界的矚目與關注。各陶瓷廠家自覺推廣、爭相聘請、“排隊”等待他們到廠建造新窯。為滿足城鄉廣大廠家的需求,他將技術服務人員分成幾組,妥善安排,錯開施工,自己往來巡迴其間。除到本縣城鄉廠家承建外,又先後到古田鶴唐棋坪洋、東山及廣東潮州饒平、楓溪等地外援,建造小斷面油燒隧道窯(這種窯爐後來推廣至江西、湖南、山東等地瓷產區)。他急人所急,任務緊張時常廢寢忘食,日夜加班,有時到次日凌晨2、3點尚顧不得休息。因長期緊張過度勞累,致患肝癌,到上海治療無效,於1993年夏曆4月23日辭世,英年54歲。
個人事跡
徐甲申自1962年調入陶瓷行業,為德化瓷業獻身30年,對陶瓷具有極深厚感情。在上海臥床治病期間,仍念念不忘德化第二瓷廠和德化瓷業的窯爐技術改革,在盤算著病癒後的工作計畫,想著要為第二瓷廠各承包車間分別再建造一座新窯,以及如何安排時間為縣內外、省內外陶瓷廠家趕建新窯,以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陶瓷工業小型企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可惜事業計畫未完成而自己離開了人間。噩耗傳來,縣陶瓷界、科技界及曾與他同事過的人無不感到痛惜!他的骨灰被送回其故里三福村下葬時,300餘人從城關趕到20多里外他的老家參加悼念活動。
徐甲申辭世後,其兒輩繼承遺志。他的長子林炳文,1963年生,高中畢業後於1980年進德化第二瓷廠,初為機修工,後隨甲申到各地建窯。甲申去世後,1993年夏與其弟徐東升創辦“甲申(陶瓷)窯爐研究所”,繼續其陶瓷窯爐技術研究,並帶徒服務於本縣及省內外陶瓷廠家,足跡遍及本縣城鄉、本省大田、寧德及廣東潮州等地,深受各地有關廠家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