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心

徐正心福建德化蓋德鳳山人畢業於德化縣立初級中學。歷任德化縣儒山國小(址鳳山)教員,儒山國小、瑞上鄉中心國民學校、錦福鄉中心國民學校等校長,他主政國小工作近二十年,為民國時期德化知名的國小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正心
  • 出生地:福建德化蓋德鳳山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89
  • 畢業院校:德化縣立初級中學
  • 字號:字和遠,號仁山
徐正心福建德化蓋德鳳山人,徐正心,

徐正心福建德化蓋德鳳山人

人畢業於德化縣立初級中學。歷任德化縣儒山國小(址鳳山)教員,儒山國小、瑞上鄉中心國民學校、錦福鄉中心國民學校等校長,他主政國小工作近二十年,為民國時期德化知名的國小校長。
清光緒廿六年(1900)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徐正心出生於德化縣西南邊陲風景秀麗的蓋德鳳山村。祖輩世代務農。父徐榮品(1867~1946),字熙超,一生種田兼造紙為生,勤勞儉樸,淳厚為人。他為改變家庭門風,潛心培育愛子正心上學,以祈沾沐書香氛圍。正心國中畢業,當時可謂千里挑一,後又長期擔任國小校長,榮品心懷舒坦,兼之兒孫繞膝,晚年笑口常開,勞作不知疲倦。
徐正心小時啟蒙於本村蓄書樓塾館。後來廢私塾,興新學,儒山村(含鳳山、三福、福陽)創辦私立敦儒初等國小校,正心轉讀該校。當時仍授《四書》《五經》外,兼習時代內容的國文及算術、珠算等課程。民國13年(1924年),敦儒初等國小校擴辦為私立儒山國小。約民國15年(1926)前後,徐正心國中畢業歸來,受聘於該校為教員。他初出茅廬,工作虛心勤謹,教學認真,深受學生敬仰和家長、鄉親的好評,未幾又受聘為儒山國小校長。約民國33年(1944)調任瑞上鄉中心國民學校(址瑞坂)校長,未幾又調任錦福鄉中心國民學校(址蒲坂)校長,復又調任大儒(今大田縣轄)一帶國小校長,1940年代末調任三福保國民學校校長,直至1950年。

徐正心

一生為學勤奮,深受同窗敬佩,師長稱許。據傳,青年時期為追求學業,曾離家遠避塵囂,隱居金液洞專心致志刻苦攻讀,獲得學業增進。他出校為人師後,常以“業精於勤”的親身體會,孜孜不倦,循循善誘,誨導學生必須勤奮向上,努力學習。他主政國小近二十年,以校為家,治校嚴謹,一心撲在孩子和教育事業上;教學以身作則,本身長期教授高年段算術,平時備課認真,課堂教學良好,作業批改一絲不苟。他在重視文化課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如抗戰期間,學校教唱抗日愛國歌曲,晨會周會課堂結合向學生進行抗日救國宣傳;還組織文藝宣傳隊,利用假期假日,以歌詠、話劇、演講等形式,向人民民眾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和社會大眾的愛國主義思想覺醒。
徐正心秉性敦厚,與人為善,處事公正,愛才惜才,團結同事,給教師以寬鬆舒適的工作環境。在當時匪患頻仍,地方不靖,社會動盪和8年浴血抗日戰爭,國家民族災難,國民經濟崩潰,人民生活極度困苦的非常年代,教師待遇微薄,物價日日飛漲,師生食不果腹,教師有時上頓接不了下頓,番薯菜根充飢過日子。他擔任儒山國小校長10餘年,聘得來留得住一批又一批教學認真、治學嚴謹的良師到山高邊遠的儒山任教,其中不僅有本縣遠途的教師,還有永春籍的遠途教師。他聘得到人才,留得住人才,教師同仁為了祖國民族的教育事業,為了孩子下一代,同心協力,共度時艱,勤勤懇懇,自覺抓好教學質量,共同辦好學校,從而招徠了不少外地學生家長慕名而來,將自己的子弟送到儒山國小就讀。當時來該校就讀的,不僅有附近鄰村的學生,還有遠途數十里外的陽山、斜山和永春縣呈祥、桂洋、錦斗珍卿等地的學生也來寄宿就讀,最盛時期寄宿生達數十人,其興學氣氛盛極一時。至今數十年過去,不少人還在回憶、懷念他當年的辦學苦心與師德風範。
1989年農曆2月初4日徐正心病逝,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