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房彝族苗族鄉,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轄大橋河、徐掌兩個自然村。全村國土面積14.64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4 ℃,年降水量1300毫米,適合種植桉樹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掌村
- 面積:14.64 km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4 ℃
- 海拔:1900 m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305戶飲用井水,有30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0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2.1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戶(分別占總數的14.1%和14.1%)。
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6.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4 輛。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戶。全村有2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3萬元,占總收入的51.13%;畜牧業收入54萬元,占總收入的38.19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43 頭,肉牛57 頭);林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6.93 %;第二、三產業收入5.3 萬元,占總收入的3.75%;工資性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24.05 %。農民人均純收入86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0人,在雲南省內務工153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7人。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691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距離鎮中學37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9 人,其中小學生121 人,中學生18 人。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305戶,共有鄉村人口1271人,其中男性641人,女性630人。其中農業人口631人,勞動力550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6人,白族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47人,參合率90.24%;享受低保10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7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 183 戶,占農戶總數的6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0 畝。已經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4萬元,有固定資產3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2 人,少數民族黨員42人,其中男黨員3 0人、女黨員12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民生活水平較底,發展落後,交通落後。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主要產業是泡核桃,甜柿,高產包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