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是近代徐悲鴻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 作者:徐悲鴻
  • 創作年代:近代
  • 書法類型:行書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128.8 cm,橫31.2cm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對聯釋文:“明恥教戰,多難興邦。”款題釋文“華度先生惠正,卅二年歲始悲鴻客貴陽。”下鈐“徐悲鴻”朱文方印。
書學方面,徐悲鴻在臨摹北碑的基礎上又先後摹寫了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風骨開張、運筆連貫、筆法俊朗、古拙天真的個人風格。
此聯是徐氏書法成熟期的代表作。其筆意在行草之間,以中鋒用筆,圓潤中見方拙,盡顯魏碑書法外拓方整的筆法特點,同時又不失明朝王鐸等人硬倔的書風筆韻,並在飄逸俊秀中得自然天成之趣。所書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抗戰熱忱。
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作於民國卅二年(1943年),徐悲鴻時年48歲。

作者簡介

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宜興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奠基者之一,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自幼承襲家學,研習中國水墨畫。1919年留學法國,學習油畫、素描。1927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專校長。新中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徐悲鴻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