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聽宮

後聽宮,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別名治聾1、宮牆穴、第二刺激點、支左、耳根等。位於耳廓背側根部,將耳廓引向前,相當耳屏尖水平線處,與耳前聽宮穴相平,左右計2穴。分布有耳大神經。主治耳鳴,耳聾,聾啞等。斜刺0.5-1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出處:《常用新醫療法手冊》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主治:耳鳴、耳聾、聾啞等
  • 功能:疏通耳絡,開竅益聰
  • 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別名,定位,解剖,功能作用,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別名

治聾1、宮牆穴、第二刺激點、支左、耳根

定位

位於耳廓背側根部,將耳廓引向前,相當耳屏尖水平線處,與耳前聽宮穴相平,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耳後肌,分布有耳大神經和耳後動脈。

功能作用

疏通耳絡,開竅益聰。

主治

耳鳴,耳聾,聾啞等。

操作

針尖略向前下方斜刺0.5-1寸,針感為耳中脹、痛、酸、沉;灸3-7壯,或溫灸10-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耳鳴,耳聾,聾啞等。

配伍

配聽會、耳門(或翳風)、中渚治耳聾、耳鳴。

相關論述

《針灸治驗錄》:“宮牆 部位:耳殼後盡根處,上下折中點,沿耳殼背進針。針法:針8-10分。主治:聾啞、失聰。”
《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後聽宮 取法:將耳殼牽引向前,在耳殼背面根部出現弦筋之略下處,相當耳屏尖水平線,與聽宮穴相平。主治:耳聾。針法:略向前下方斜刺5分-1寸。”
《赤腳醫生手冊》:“耳聾,……聾穴(聽宮與聽會之間)、恩聾(醫風上5分)、支溝、聽會、支左(恩聾上五分)、聾忠(陽陵泉下3寸)。”
據上海市針灸研究所介紹:“支左 即宮牆穴,又叫第二刺激點,與聽宮穴相對處,在皺襞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