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寺村位於新驛鎮。村與東南鄰村起初合稱王二莊。村內原有古廟宇正覺禪寺一座,清末時此村與王家村分開。因正覺寺與南部鄰村型堂的觀音堂前後相對,此居北,習稱“後寺”,村名亦隨之而稱後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寺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山東省兗州市新驛鎮
- 郵政區碼:272116
後寺村位於新驛鎮。村與東南鄰村起初合稱王二莊。村內原有古廟宇正覺禪寺一座,清末時此村與王家村分開。因正覺寺與南部鄰村型堂的觀音堂前後相對,此居北,習稱“後寺”,村名亦隨之而稱後寺。
後寺村位於新驛鎮。村與東南鄰村起初合稱王二莊。村內原有古廟宇正覺禪寺一座,清末時此村與王家村分開。因正覺寺與南部鄰村型堂的觀音堂前後相對,此居北,習稱“後寺”,村名亦隨之而稱後寺。村情簡介位於新驛鎮 ,地屬平原。村名由來...
後寺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鄉政府駐地東北2.6公里處,東靠馬陵山,西臨郯華公路。因此處有興隆寺,習稱尚寺。清初李姓人遷來居住,後形成前、中、後三個村,以寺為村名,稱前、中、後“尚寺”。此村為後尚寺,演化為後寺。現有耕地1242畝,治山造地80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全村178戶,638人...
後寺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二十里舖鎮政府駐地北2.5公里處。後寺村委會駐地。全村165戶,578人,漢族。地屬平原,耕地688畝,以農業為主。主產小麥、玉米。個體私營業戶8個。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5100元。村名由來 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濟寧縣誌·卷二·法制略》載:“洸右鄉·後馮家寺”,即此村...
馳名中外。在歷史上秦朝帝王秦始皇和漢朝的漢武帝.漢文帝,封禪泰山後又禪梁父。在梁父山之巔,有一塊巨石高十米,寬四米,若像一尊佛頭,在北齊時期,刻上了佛經。後寺村始建於秦朝時期,村中的御道至今還依稀可見,御道寬8米。村中建有寨牆和大東宅門,幾百年的大槐樹88年被毀,高大的寺廟殿堂88年被拆。
後寺社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雲門山風景區南雲門山街道,距城10公里。該社區山水環境,泉甘樹茂密,聚落為散狀塊,分河南、河北兩片,西高東低,耕地面積23公頃,居民75戶,260人。歷史溯源 清同治年間,張、蔣姓等相繼遷此落戶,因杏樹繁多,取名杏花村。社區西部有歷史古蹟“廣福寺遺址”,且前有普庵寺,...
後寺溝村 後寺溝村,山西省晉中市下轄村。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講堂鄉下轄村 講堂鄉後寺溝村位於榆社縣東南30公里處,現有44戶115口人,耕地面積308畝,林地面積402畝,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元。
後寺谷村位於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西南約9公里,人口1388人,土地面積1323畝,村占地面積200畝,黨員人數32人,該村於2006年被南蒲辦事處授予“紅旗村”榮譽稱號,2007年又評為辦事處“優秀村”,被新鄉市委評為“五個好”村黨支部,2008年被長垣縣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村鎮”,2009年被授予南蒲辦事處“先進村”...
安徽省宿州市曹村鎮地處宿州市埇橋區最北部,北與江蘇徐州三堡相鄰,西接蕭縣官橋鎮,東靠京滬鐵路和206國道。全村4000餘人,由前寺後、後寺後、王莊、段莊、四堡湖、高原、小楊莊、西兆莊等自然村落組成。村內有曹村煤礦。村中硬化路面約20公里,河流約25公里,農田約8000畝。村內擁有省界樹林近百畝,竹林近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