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恭帝順陵

後周恭帝順陵

後周恭帝順陵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陵後行政村陵上自然村的東北約200米處,冢高約4米,周長約4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周恭帝順陵
  • 屬於:陵墓
  • 人物:後周世宗柴榮的後周恭帝柴宗訓
  • 周長:約40米
順陵簡介,後周恭帝,

順陵簡介

後周恭帝順陵,為後周世宗柴榮的第四子後周恭帝柴宗訓的陵墓,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陵後行政村陵上自然村的東北約200米處,冢高約4米,周長約40米。陵墓除封土外,無其他地面建築。後周皇陵位於中國河南省新鄭市北約十八公里郭店附近,為後周皇陵遺址,是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時期中原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較為完整的陵墓群。現存陵墓四座,即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嵩陵為後周太祖郭威墓,位於郭店村西南約1公里的周莊村。現存冢高約12米,周長110米。慶陵,為後周世宗柴榮墓,位於新鄭郭店村西北500米處陵上村。現存冢高10米,周長105米。陵園現存御製祭文碑28通。順陵,是恭帝柴宗訓墓,位於慶陵東北500米處。現存冢高4米,周長40米。墓室和墓道還保存有壁畫。懿陵,是後周世宗皇后符氏墓,位於慶陵東側100米處陵上村內,冢高3米,周長30米。後周皇陵薄葬且形制較小,但陵園和祭碑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為中國歷史上各王朝皇陵不可缺少的一段實物例證。順陵位於後周皇陵之慶陵東北500米處。現存冢高4米,周長40米。過去該墓曾被盜掘,墓室和墓道還保存有壁畫。柴宗訓為世宗第四子,顯德六年(959年)嗣位,立八月,因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遜位。入宋,封為鄭王,開寶六年(973年)崩於湖北房州,同年十月歸葬於此。在其墓之東北側有一個直徑約一米的盜洞。據《河南考古四十年(1952-1992)》載:1991年,恭帝柴宗訓順陵被盜,文物工作者在勘察中發現了兩幅壁畫《武吏端斧圖》 、 《文吏迎侍圖》 。另外,墓室穹隆頂有天象圖等。

後周恭帝

後周恭帝柴宗訓(953年-973年),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顯德六年(959年)封為梁王。世宗於同年六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午日繼位,沿用周太祖年號“顯德”。柴宗訓即位時,年僅七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柴宗訓在位期間,特別重用趙匡胤。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賀柴宗訓時,鎮(今河北省正定縣)、定(今河北省定縣)兩州遣人來報,遼國和北漢合兵南侵。范質命令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領禁軍北上抵禦。禁軍到達開封東北部的陳橋驛後,突然發動兵變,擁趙匡胤為帝,黃袍加身。趙匡胤回師開封,朝中大臣范質等人被挾迫拜見“新天子”, 顯德七年,後周恭帝柴宗訓禪讓帝位於趙匡胤,降封鄭王,符太后改稱周太后,郭威柴榮的宗族被遷往 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居住。
後周恭帝柴宗訓後周恭帝柴宗訓
同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改元“建隆”。柴宗訓在位前後僅六個月。後周亡。趙匡胤頒布聖旨優待帝母子,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建隆三年(962年)柴宗訓被遷往房陵(今湖北省房縣)居住,開寶六年(973年)三月卒於當地,終年僅20歲(一說時任房州太守的辛文悅為了討好新君而將其殺害)。趙匡胤“聞之震慟”,“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謚曰“恭皇帝”,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
據《新五代史·周本紀第十二》記載:
恭皇帝,世宗第四子宗訓也。世宗即位,大臣請封皇子為王,世宗謙抑久之。及北取三關,遇疾還京師,始封宗訓梁王,時年七歲。
顯德六年六月癸巳,世宗崩。甲午,皇帝即位於柩前。癸卯,范質為大行皇帝山陵使,翰林學士竇儼為禮儀使,兵部尚書張昭為鹵簿使,御史中丞邊歸讜為儀仗使,宣徽南院使,判開封府事昝居潤為橋道頓遞使。秋七月丁未,戶部尚書李濤為山陵副使,度支郎中盧億為判官。八月庚寅,封弟熙讓為曹王,熙謹紀王,熙誨蘄王。壬寅,高麗遣使者來。九月丙寅,左驍衛大將軍戴交使於高麗。冬十一月壬寅,葬睿武孝文皇帝於慶陵。高麗遣使者來。
七年春正月甲辰,遜於位。宋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