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
基本介紹
- 別稱:彼得·潘綜合症
- 英文名稱:PeterPansyndrome
- 就診科室:精神科
介紹,解析,應對,
介紹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里,永遠也不想長大。這類人雖已進入成年,但心理上還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點:他們愛玩、情緒化、任性,難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較依賴他人;對於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責任,他們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如頻繁更換工作,遲遲不願結婚,不願成為父母;他們還表現出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不會主動關心他人,卻把他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童話中出現的彼得潘,離開了大人們居住的世界,永遠像少年一樣的活著。因此,人們就把這種即使年紀已經很大了,但行動與個性卻都還表現得像小孩子的人稱為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了彼得潘症候群的大人,比起跟其他大人相處,他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模型或娃娃,懷念小時候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所以即使長大 了,行為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而這也被稱為大孩子(kidult),也就是像小孩的成人。
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與年齡很不相稱。患“彼得潘綜合症”的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
他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有孩子氣。
他們雖然在生理年齡上已進入成年,但在心理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
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責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愛情和家庭。
他們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孩童歲月而不肯成長,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
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容易在失落中為獲得暫時的滿足而沉溺於酒精和藥物。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說:“‘彼得 ·潘綜合徵’患者處理感情問題尚不成熟,所以他們大都沒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會拿他們當孩子看待。”他認為,這種病症難以 用藥物治癒,惟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治療。
解析
父母包辦一切造就“彼得.潘綜合徵”
不做家務活;蔥和韭菜分不清楚;一遇到問題便會手足無措……這就是現在一些成年人患上“幼稚病”的共同表現。市七醫院臨床精神科醫生王奕權說,這部分“ 大小孩”雖已進入成年,但心理上還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點:他們愛玩、情緒化、喜歡依賴他人,往往逃避責任,以自我為中心,生活自理與動手能力弱。
王醫生分析,“彼得潘綜合徵”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教育有很大關係。這部分“大小孩”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上學時家長包辦了學習以外的全部事情,助長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工作結婚後,這些“大小孩”因為沒機會學習生活技能,心理成熟度不足,依舊沉迷於父母或伴侶的“愛護”,不能適應社會,難以承受失敗。
應對
對孩子“差一點”未必是壞事
“‘彼得?潘綜合徵’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病症一般難以用藥物治癒,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心理治療。”王醫生說,“大小孩”們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單靠說教很難徹底改變,應由心理專家和其親人一起來對其進行長期的專業干預治療,要迫使他們面對現實,幫助建立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以適應社會生活。
“很多家長不明白,過分的衣食無憂,只能讓孩子的心理成熟變緩,更多機會患上‘幼稚病’。”王醫生說,對孩子要“差一點”,這樣才能讓他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王醫生提醒家長,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做起,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和生活能力。學校也應該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特別是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社會,學習生活技能,培養獨立處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