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夫行

《役夫行》是清代詩人洪繻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役夫行
  • 作者:洪繻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瘴氣蒸成萬峰赤,懸崖灑遍猩血色。
深箐萬古無人行,只今道路開荊棘。
路在千山萬山中,壑深無底涵虛空。
藤蘿尚帶洪荒氣,炮火橫施開鑿工。
開鑿未已驅人上,征夫前泣後夫望。
手足作車尻作輪,獰雨盲風催轉餉。
熱氣爍人成乳飴,冷氣中人成殭屍。
毒濕漬人為腐脾。
天驚地塌雷霆起,復有破石墮空糜軀肌。
昔日中華全盛時,討番役人人不知。
黃金布地士爭赴,豈似今日驅人供熊羆。
兵卒三千夫十萬,中央南北搜羅遍。
弱者輸貲壯輸身,迭番踐更急於電。
聞道溪中產水晶,復企山中生金英。
可憐膏血換空地,一寸茸茸原野萬骨撐。
長林一過無日曖,危峰再去有冰塊。
五月穿裘困雪山,萬夫痛涕至天晦。
問渠於此何不逃,渠言無處匿蓬蒿。
商鞅保甲誅連坐,惠卿手實吹毫毛。
嗚呼,閭閻何事求安堵,此間法比連環弩。
吉網羅鉗匪所思,虎苛蛇斂不堪睹。
相逢盡覺無人形,山頭日作青燐青。

作者簡介

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台灣淪日後,取《漢書‧終軍傳》「棄繻生」之說,改名繻,字棄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灣鹿港,遂家焉。少習舉業,光緒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鄉試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與丘逢甲、許肇清等同倡抗戰,任中路籌餉局委員。台灣民主國瓦解後,絕意仕進,潛心於詩古文辭。由於身居棄地,洪繻採取「不妥協、不合作」的應世態度,以遺民終其身。他堅不剪辮,拒著洋服,拒說日語,不許二子受日本教育,詩文皆以乾支紀年,以示不忘故國。內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後戰守之跡,日人橫暴之狀,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諸篇章,兼具經世作用與史料價值。 張光岳謂洪繻詩,先學唐詩,以求詩格高古;繼而上窺漢、魏,再學於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樸之境。胥端甫謂其「感憤時事詩中,評時論古諸作,皆能獨具隻眼以自抒其偉抱。」楊雲萍則推許洪氏為台灣近代學人中,博聞篤學,抱朴守貞,儼然有古大師之風的第一人。〖參考胥端甫編輯《洪棄生先生遺書》;楊雲萍《台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張子文等《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詩歌、駢文、古文、試帖時文四類文體,皆冠以「寄鶴齋」之名,有《詩集》、《八州詩草》、《試帖詩集》、《詞集》、《詩話》、《駢文稿》、《古文集》、《函札》、《制義文集》、《八州遊記》、《瀛海偕亡記》、《中西戰紀》、《中東戰紀》、《時事三字經》,約百餘卷,一百八十餘萬字。遺稿經哲嗣洪炎秋輯為《洪棄生先生遺書》〖胥端甫編輯,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又依據原抄本,重加整編標點,排印為《洪棄生先生全集》〖林文龍點校,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棄生先生遺書》所收《寄鶴齋詩集》為底本〖底本收錄詩集分述如下:(1)《謔蹻集》七卷,約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約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爛集》九卷,約為1905至1915年之作。(4)《壯悔餘集》,為香奩詩,為1897年之作。(5)《八州詩草》五卷,為1922至1923年遊歷中國之作。(6)《詩集補遺》,補錄前面詩集所漏收詩作。(7)《試帖詩集》,為1885至1898年科舉考試習作。 〗,對校洪繻孫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編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謔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台灣文學館。 〗、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為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 〗,並參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文藝叢志》、《台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