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壽

彭華壽,光澤縣止馬鄉仁厚村山坳人氏,生於清光緒七年(1881)。曾拜當地名老中醫彭祖德為師,苦學6年,深受其醫術真傳。光緒三十年(1904),開始在家鄉山坳開業行醫。結合臨床實踐,精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學經典和《陳修園三十六種》等名家專著,博採眾長,精益求精,自成一格。精通內科、兒科,兼通婦科,醫療效果顯著,求治者日眾。

  行醫數十年,“治病救人”之心志老彌堅。若病者病情嚴重,家境困難時,他常不收或少收醫療費,以救人為懷。晚年,收數人。對學徒學習要求嚴格。

  “文革”始,被批鬥清洗回家,後病卒,終年86。

基本介紹

  • 本名:彭華壽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光澤縣止馬鄉仁厚村
  • 出生日期:1881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人物生平
彭華壽,光澤縣止馬鄉仁厚村山坳人,生於清光緒七年(1881)。父親經商兼有田產,家庭生活較富裕。華壽童年時在農村私塾讀書5年,初具閱讀醫學書籍的能力。光緒廿四年(1898),拜當地名老中醫彭祖德為師,苦學6年,深得其醫術真傳。光緒三十年(1904),華壽始於家鄉山坳開業行醫。結合臨床實踐,進一步精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學經典和《陳修園三十六種》、《馮氏錦囊》等名家專著,博採眾長,精益求精,自成一格。其精通內科和兒科,兼通婦科,醫療效果顯著,求治者日眾。
  新中國成立後,華壽繼續在家鄉山坳行醫。1954年參加止馬中醫聯合診所;1956年由於年邁回到山坳承辦保健站。1959年經省衛生廳評為省名老中醫。其治病嚴守《內經》“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善於從複雜的症候中準確分析出最根本的病因,然後定出治法,對症下藥。在各種治法中,華壽最重視“和解法”,能靈活運用“和解法”中最基本的方劑小柴胡湯。其常言:“純火純寒之病少,寒熱錯雜之病多矣。”故其治病時,最注意調理陰陽,和解氣血。1961年華壽應邀來城關為縣委書記段政治病。段政久病風濕,筋骨、肌肉、關節等部位長期疼痛、酸麻,甚至伸屈不利,行動困難。經省地各醫院多次治療,均未見明顯療效。華壽根據上述各症以及段政日常生活習慣、工作環境和身體狀況,經過再三分析,認為段政所患的病主要由於油膩阻積於內,風寒濕浸襲於外,且身體肥胖所致,治療應綜合運用和解、消導以及祛風寒濕諸法,藥劑以“獨活寄生湯”、“保和湯”、“小柴胡湯”和“羚羊鉤藤湯”為基礎,或分或合,或加或減,一視病情的變化而定。由於治療得法,段政的病,不數月而痊癒。1962年地委有一領導亦因風濕病糾纏而無法工作,經其治療後也很快恢復健康。
  1962年,華壽被安排在止馬衛生院,曾為一因貪食藥死的魚中毒發病終致肝硬化的病人官甘治病,主要套用“和解法”,以“小柴胡湯”為主藥,外加鬱金、當歸、銀花、葫殼、生芪等活血、利水、解毒、消腫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
  華壽行醫數十年,“治病救人”的心志老而彌堅。每遇病人病情嚴重,家境困難,華壽常不收或少收醫療費,以救人為懷。1962年江西茶亭有一縫紉工塗金榮,身患重病,至南昌就診,經省醫院初診為“胃癌”,需繳住院費千元以上,塗因一時無力繳款,只好回家向華壽求診。華壽乃把病人安排在自己家中,用自創的“驗方”姜、附、苓、術加旋復花代赭石玄明粉等藥為病人治療,細心觀察病變,調整藥劑達2個月之久。當病情穩定後,才好言相慰,囑病人回家按時按方,堅持服藥,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病人終於恢復健康。
  晚年,華壽收有學徒數人。對其學徒學習要求嚴格,常告誡學徒們說:“治病救人,必須盡心盡力,對複雜重症,尤應誠惶誠恐,不要有任何差錯,夭人生命。否則以濟人之事,反以害人,問心何以自安?”其高足廖祥麟最得其治病的秘法。
  1966年“文革”開始,被批鬥清洗回家,不久病卒,享年86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