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彭大雅
- 字號:子文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淳祐五年(1245年)
- 主要作品:《黑韃事略》
- 主要成就:築重慶城
- 諡號:忠烈
修築重慶城,後人評價,
修築重慶城
古代重慶三次築城,第一次築城在戰國時期,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以江州(今重慶市)為郡治,為了鞏固秦國的統治,秦國名相張儀指揮修築了江州城,以泥土為城牆。第二次大規模築城在三國時期,公元226年,蜀國大都護李嚴為加強江州城的防禦能力,再築江州城。而第三次築城在南宋末年公元1238年,蒙古大軍開始了他們世界性大規模的征伐。
當時作為重慶知府的彭大雅雖然知道重慶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但是泥牆卻是其致命弱點,成敗的關鍵也在於此。出使北方的時候他已經親眼見識到蒙古鐵騎的風馳電掣,他非常擔心蒙古大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南宋,因此回到重慶後,趁戰時空檔他馬上下令加固重慶城,古代的城牆都是用泥土砌成非常脆弱不堪一擊,而他則下令全城軍民用磚石砌牆,並擴大了整個重慶城的規模,延伸到了通遠門、臨江門一帶,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古代重慶城”。當時的百姓和官員們都十分不理解,對彭大雅在這個經濟困難時期大興土木非常不滿,他們走到衙門裡大聲責罵他,但是彭大雅卻說:“不把錢做錢看,不把人做人看,無不可築之理”,意思是都到這個時候了,皇帝和宮裡的大臣們都不把錢當作錢看,人當作人看,現在築城護國反而成為大興土木之理,但是由於時間緊迫彭大雅已來不及向大家多做解釋了,依然帶領部下不分日夜的修築城牆。
正是因為彭大雅在這個關鍵時刻的“一意孤行”使得蒙古大軍帶領十萬鐵騎也沒能攻下這座城,並使得蒙古軍南下時多次在重慶城這個地方遭遇敗仗,使搖搖欲墜的南宋政權能夠風雨飄搖的多延續40多年。這時百姓和官員們才後知後覺,大表其功。可惜的是,就在彭大雅築城竣工與敵人鏖戰之時,他因為功高受人妒恨,被奸人屢進讒言,昏庸的宋理宗將他革職查辦,彭大雅被貶為庶民,最後帶著憂憤和遺憾永遠離開人世。
後人評價
南宋末人邵桂子在他所著的《雪舟勝語》中記載:
“彭大雅,嘉熙初進士,後知重慶府,大興城築,燎屬更諫不從。稚曰:‘不把錢做錢看,不把人做人看,無不可築之理。’既而城成,乃請立碑從記之。大雅以為不必,但立四大石於四門之上,書曰某年某月彭大雅築此城以為西蜀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