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柏樹村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西南部10公里,民勝鎮政府駐地東南4公里處,米倉山東段南麓大巴山缺口處。居北緯31°39′~32°33′,東經106°59′~107°46′之間。東北與黎明村;東南與民揚村接壤;東與劉家溝村相依;西與百盤梁村毗鄰,系原長興鄉鄉政府駐地。彎柏樹村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6.7℃,較歷年平均氣溫16.6℃偏高0.1℃;年極端最高氣溫38.4℃,較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4℃偏低2.0℃,年極端最低氣溫—1.1℃,較歷年最低氣溫—6.2℃偏高5.1℃;年總降水量1399.2mm;年日照時數1299.2小時,較歷年平均1370.1小時偏少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彎柏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西南部10公里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照適宜、四季分明
沿革,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交通,民俗文化,生活風俗,生產風俗,
沿革
據《付氏家譜》記載:據《通江縣誌》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地圖考,彎柏樹村民基本都是從湖北遷徙到此。
土地資源
彎柏樹村屬中、低山區,呈“三山夾兩谷”之勢,三級階梯狀構造明顯,從北至南逐漸降低。北部深切割中山區海拔1500~2000米,中部中切割中山區海拔1300~1500米;南部中切割低山區海拔800—1000米。播種耕地面積3484畝。村內土壤共有6個土類、10個亞類、16個土屬、36個土種。其中有31個土種是農業土壤,7個土種是森林土。土壤屬粘質,適宜種植小麥、玉米、高梁、大豆等作物。村有張家溝水庫,三隊水庫等,輻射耕地面積90%,水利條件優越。
生物資源
境內植物、動物資源豐富。全村森林覆蓋率57.61%。有植物喬灌木77科308種,其中果木類13種,竹類8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樹種主要有水杉、三尖杉、銀杏、鵝掌楸、紅豆樹、領春木、華榛等14種。
交通
民(勝)太(平)公路貫穿全村,有彎柏樹街道,水壺街道硬化,村公路有付家梁、許家梁兩條主幹道,硬化路到戶達到90%。
民俗文化
彎柏樹村有地道的巴人遺風。這裡有特色鮮明的川北民俗,山歌子、情歌、巴山背二歌、勞動號子等品類繁多,不分男女老少,人人能唱。其中一首“鏨子岩,婆娘娃兒穿草鞋,出門一聲山歌子,進門一背塊子柴”,就是通江人民生存的真實寫照。
生活風俗
農家產啥吃啥。低中山區主食大米,輔以紅薯、麥面、雜糧;高山區主食玉米,俗稱包穀,輔以大米、麥面、洋芋、雜糧。一般日食三餐,俗稱“趕三六九”。大忙季節一日四餐,午前歇氣時吃糕點,名為打尖、打麼台。冬閒日食兩餐,俗稱“趕二五八”。荒年低山區以連麩面煮稀飯,稱“羹羹”;高山區以包穀面煮稀飯,稱“抹鬍子”。常年熱天午餐多吃稀飯。
菜食隨季節變化,有泡製的淨鹹菜、酸菜;醃製的鹽榨菜、糖榨菜;薰制的豆腐乾、臘肉;乾制的豇豆、洋芋片、筍乾、木耳;配製的豆瓣醬、紅豆腐、豆豉。常年熱天午餐多吃稀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以吃肉、蛋、魚的多少為標準。喜飲酒,凡遇節日,或客人到家,必飲酒助興。
農村別具特色的包含有包穀細米乾飯、菜豆腐稀飯和五味炒麵。
包穀細米乾飯先將乾包穀籽淘洗去尖,磨成瓣,將瓣子存放一兩天,俗稱“疊瓣子”。再磨細,去其粗米和面,只取細米。用鐵罐煮,水開後先放細米的三分之一,用木棒或竹棒攪勻;等煮沸後,再放細米的三分之一,待煮沸後,再放餘下的細米,攪勻加蓋蒸煮。煮沸後將鐵罐放在火邊煨烤,煨烤一陣子轉一次鐵罐的方向,直到煨烤乾水分。包穀細米乾飯鬆軟有彈性,香氣四溢。
菜豆腐稀飯先將黃豆製成嫩豆腐,然後將嫩豆腐劃成小塊,再放入酵子水(制嫩豆腐的水)稀飯內煮。吃時,加油辣子、蔥蒜姜椒等佐料。營養豐富,老人最喜吃,有“菽水養親”的情味。
五味炒麵用炒熟的黃豆、燕麥、包穀、花生、核桃米磨成麵粉。吃時,加入蔥、椒等佐料,用開水沖或用涼水拌成糊狀。炒麵久藏腐,便於攜帶,隨處可吃,別有風味。
城鎮居民買啥吃啥,不重視糧菜的儲備,包含品類及豐厚程度均勝農村。建國後,機關單位早餐多為稀飯、饅頭;中、晚餐較豐盛。
生產風俗
迎春耕有迎春試耒、說春、破犁、積陽塵、鏟山灰等俗。
迎春試耒:民國前,縣官於立春前一日舉行迎春儀式,預先備一紙紮春牛,再扎一芒神牽牛在手,置於縣衙大堂。屆時,二十八宿儀仗隊、芒神、春牛導引在前,縣官坐轎在中,其他官吏、春官等人跟隨在後。鑼鼓喧天,喝道至城東郊春長坪。先觀看鬥牛。將兩頭牯牛牽至坪中,尾系火炮。點燃驚牛,引起牛斗,以樂觀眾。再馴牛就耕,縣官扶犁,叱牛犁地,往返三次,以示政府重農。最後由春官手拿木雕小牛、香爐架,上系麻絲,演唱春詞,說吉語。
說春:民國時期,每年立春前後,說春人頭戴春官帽,手端春牛,帶上“皇曆”(曆書)到鄉間出售,稱送春帖。每到一家,站在堂屋門前,說唱迎春詞一類吉利話,主人便拿錢或米買“皇曆”。女主人拿一綹白麻纏在春牛頭上,以示女織之勤。
破犁:民國前,農民在正月里耕第一次田地時,先將“刀頭”(煮熟的一塊方型豬肉)和敬酒擺在地頭,點香燭、化紙錢,向地叩拜,祈禱一年耕作順利,莊稼豐收。然後才扶犁破耕,開始新一年的農事活動。
保青苗:為保莊稼不受病蟲和鳥獸危害,流傳有唱青苗戲、趕螢火蟲、忌土蠶戊、忌雀幾戊、扎草人驅雀、點香驅獸、塗白灰驅獸等多種風俗。
扎草人驅雀:播種後和穀物將成熟時,在田間地頭扎草人,身穿爛衣服,頭戴爛聳笠,手執挑著筍殼或禽皮的竹竿,或執點著香的假槍,以驅趕麻雀或其他害鳥。
塗白灰驅獸:用石灰或白柴灰塗在地里的石頭和樹幹上,或專制木牌塗以白灰插在地里,以嚇唬野豬、拱豬、野兔等不在晚上損壞莊稼。
抗旱魔:建國前的抗旱活動多帶迷信色彩,其俗有祈雨、戽潭、取水、呼天、攆旱魃、耍水龍、唱雨戲、禁屠宰、曬川主爺等。
呼天:旱象最烈時,農民會集在一起,光頭赤腳,手執柳條.由一人領唱“呼天詞”,眾人隨聲唱和。一路悲聲撕心裂膽,慘不忍聞,以示向天求雨的殷切。
攆旱魃:旱象嚴重時,農民集會攆旱魃。一人紋身塗面裝早魃,其餘人放火槍、拿棍棒四處追趕,直到把“旱魃”趕出本境為止。
耍水龍:用柳條紮成九節龍形,由一群剽悍青年赤上身,舉柳條龍在烈日下挨家玩舞。各農戶先備好水,水龍到時以水猛潑。玩龍者左遮右擋,直至水完方停。耍完後將水龍擲于山澗或河中。
曬川主爺:農民集會川主廟,將川主菩薩塑像抬到烈日下曝曬,促神催天下雨。
重園藝:種菜、種麻、栽花、培育果樹等,有燒頭、露殼、放苦水等俗。
燒頭:立春後,把乾草、木葉鋪在黃花、青麻、韭菜地上,用火焚燒,稱為“燒頭”。實為施肥、除草,促新苗茁壯嫩綠。
露殼:種豇豆、四季豆、花生和栽蒜時,剝去的莢和皮殼不準燒掉,全撒在大路上。認為撒在路上讓人踩踏,可多結實。
放苦:水果樹在春天上水時,用刀在樹皮上砍些小口,稱放苦水。過小年給果樹砍口餵飯,是給果樹放苦水的另一種形式。
護耕畜:農家特別注重保護耕牛。削牛踢、扎牛鼻、教牛、用牛、防牛奔青和打滑,均有一定之規。
扎牛鼻:時間固定在三月三、九月九,認為此時扎的牛鼻不臭。牛鼻扎後,其扎針插在人的腰桿里,不再插在頭上,防牽牛時牛望頭。
教牛:在冬臘月及正月教牛,不準在青蛙叫時教牛。認為在青蛙叫時教出的牛,使用時氣喘、吐白泡。
用牛:驚蟄節不使役耕牛,認為是日使役,牛的骨節響,易扭傷。
祈豐收:民國前,農家為獲豐收,常祈於神靈,較普遍的是春祈、秋報、敬新、做青苗會、做牛王會等。
秋報:農民為報本,秋收後做秋報大王會。民國時期,在一鄉中按保輪流辦會。一保中以中心大廟為會址,延請文武兩壇職業者設壇請水,申文達表。最大的活動是縹香。各戶青壯年參加,數百人上路。人們用大轎抬著執年大王爺、瘟祖菩薩,扮八仙、孫悟空、豬八戒及判官、小鬼,舉著旌旗雨傘、金瓜月斧。一路吼聲喝道,鑼鼓、槍炮、烏梢鞭的響聲不斷,在總管、會首帶領下,到各保大廟拈香禮佛,空耗民財。
敬新:谷收、麥收後,農民吃第一餐新米、面時,先在院內設香燭案,供奉新米飯或麵食於上,主人望空叩拜,並呼:“天老爺,嘗新噦!”
節日風俗
年節:過春節稱過年,村俗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日都是民間過年時間。有過素年、辦年貨、團年、辭舊年、迎新年、拜年、破五、過小年、鬧元宵等活動。
過素年:臘月二十三,晚餐忌吃葷,稱過素年。入夜,民間婦女備香盤灶碟,點清油燈,焚香化帛,祈灶君“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辦年貨:臘月將末,各家購買或自製過年的吃穿用品,稱辦年貨,又稱辦過年東道。
團年:同宗親屬團年多在臘月最末一天的中午或晚上,幾家團聚共餐,也有同院團年的。機關單位提前團年,團年後再放假過年。
辭舊年:有打揚塵、除污穢;寫春聯、貼年畫;祭神明、祭祖先;還有換神榜、貼鬥神、封門等俗。過年的晚餐稱年夜飯,多數家庭與團年合一,飯菜特別豐盛,吃不完,以示“有餘有剩”。晚上守歲,一家人圍著一堆柴火,暢敘通宵,對舊年依依惜別。
迎新年:新年第一天,子夜剛過,各家便鳴炮祭神,稱出天行;爭擔第一挑水,稱搶銀水;老人說鬼怪虎狼,稱放快。清晨,小孩給老人敬煙拜年,老人給小孩散糖食或喜錢,互相祝福。早餐多吃湯圓,或吃剩飯菜,忌吃粉條、灰菜、豆芽。飯後或打牌、下棋,或踢毽子、盪鞦韆,或游山、逛街,全憑自己喜好,娛樂盡興。
拜年:正月初一不到親戚家送禮拜年。俗諺:“初一不出門,初二慢慢行,初三四里拜四鄰。”春節期間除走親訪友拜年外,不少鄉村,特別是城鎮,扎龍燈、獅子、彩船、車燈,從初三到十五挨家挨戶拜年。主人放鞭炮相迎.並待以煙茶糖食,或以喜錢致謝。
破五:正月初五,商店開始營業,幹部、工人上班,農民下地生產,俗稱破五。
過小年:正月十四,家庭和機關均聚餐,稱過小年,少數地方稱過大年。建國前,農村有請神、送童子、逐鼠、送跳蚤、放河燈、餵果樹等多種活動。餵果樹、放河燈的習俗至今猶存。
鬧元宵:正月十五元宵節,有鬧元宵、觀花燈活動。晚上,龍燈、獅子、彩船、花燈齊出於街道,人們用鞭炮、焰花燒耍龍燈的人。狂歡半夜之後,各種花燈均拆除燒掉,稱倒燈。春節活動到此結束。
月節
清明節:建國前,族長於清明這天在祠堂召開合族祭祖會。向列祖列宗跪拜後,族長講論名倫族風,公布清明會收支,按族規調處族內糾紛。會後人祖塋掃墓、掛青。最後聚餐,稱吃清明會。建國後的清明節,不少家庭仍到先輩墳前掛青、掃墓。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名端陽、重五、端節。各家在門上掛菖蒲、陳艾。午餐吃包子、粽子,飲雄黃酒。或找到癩蛤蟆倒吊於屋側,意在驅毒避邪。農村因端午正值大忙季節,多改在五月十五過端午,亦稱大端午。凡青年夫婦,多選擇在大端午回娘家送節。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名月半節。建國前,各家各戶於十四日晚上在中堂供起“信袱”(紙錢),焚香秉燭,迎祖魂回家。也有在十四或十五日晚上潑水飯於十字路口,或請佛教徒辦盂蘭盆會,俗稱賞孤。建國後,鄉人仍慎終追遠,保留化紙錢祭祖的習俗。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農戶做糍粑,城鎮居民買月餅。也有青年夫婦或未婚女婿到岳丈家送禮賀節的。是夜若皓月臨空,合家圍坐院中賞月,或吟詩唱歌,或講故事,興致滿懷。喜慶中秋佳節之俗,今勝於昔。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民國時期,家家戶戶煮麯酒,裝至臘月底才烤,稱重陽酒,亦用糯米做醪糟,裝壇封口,過年才食用。建國後,私人不煮麯酒,做醪糟者亦少,但城鎮秋遊登高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