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陸河村位於臨朐縣城東南15公里、辛寨鎮政府駐地東北13公里處,丹河南北兩岸。由東嶺、楊家地、小路子北3個自然村組成。南與陳家莊接壤,北與東城街道宋家官莊毗鄰,西與張陸店子村相連,東與龍崗鎮桃花村搭界。1959年修丹河水庫時,老村淪為庫底,村民分遷三處,以所在地塊命名,為東嶺、楊家地(張陸河)、小路子北(黃米嶺),統稱張陸河。聚落呈長方形,主街南北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陸河
- 外文名:zhang lu he
- 別名:張六河
- 郵政編碼:261021
- 所屬地區:山東臨朐縣
- 行政區類別:村
張陸河村
據清康熙《臨朐縣誌》載:“晉武帝鹹寧元年四月,白獐見琅琊,趙王倫以獻。按琅琊、東莞皆在朐境,……”。據傳,趙王倫(司馬懿第九子,名司馬倫,封趙王),在捕獐處建“獐鹿寺”。後在此立村,名“獐鹿河”。因“獐鹿”為村名不雅,便改為張陸河。“陸”為多音字,讀“lù”又讀“liū”,後人們便讀成張陸(liū)河,也有人寫作張六河。
據張氏家譜記載,清順治七年(1650),張姓第十三世祖世烈,由郝莊遷居張陸河村。全村現有張、任、康、宋、李、王、尹、叢、門、於、劉11姓,391戶,1591人,皆為漢族,28戶信奉基督教。張姓,占全村人口的66.3%,任姓,占28.7%。
立村至清宣統二年(1910),屬臨朐縣仁壽鄉張祿社;宣統二年至1929年,屬七賢區張祿社;1930年屬第二區張祿鄉;1945年1月,屬臨東縣盤陽區,是年8月,臨東縣撤銷,盤陽區復歸臨朐縣,屬之;1952年,屬第三(盤陽)區牛山鄉;1958年2月撤區並鄉,屬盤陽鄉;同年9月,屬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鎮),屬盤陽鄉;1993年,撤盤陽鄉建臥龍鎮,屬之;2007年,臥龍鎮併入辛寨鎮,屬之。
村有耕地1417畝,多為棕壤性土,極少為粘土,坡地、嶺地、溝地占總面積的80﹪以上。地塊大致分為竇家地、黃米嶺、高家林、黑米嶺、石鼓筒、南叉溝、南嶺、西溝子、大埠頂九大片。
原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有小麥、玉米、穀子等。經濟作物有黃煙、桑蠶、西瓜等。20世紀90年代後,村民已無植桑養蠶、種植黃煙者,所種西瓜以口感好、甜度高、沙瓤而全縣聞名,面積達40多畝。現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亦少量種植大豆、穀子、花生。近年來,調整種植結構,陸續建起蘋果園、山楂園、櫻桃園,總面積60餘畝;引進丹參、黃芪等中藥材種植,常年種植400畝以上,畝均年收入1500元至3000元,成為村民重要經濟來源。
村養殖業發展較快,主要養殖豬、鴨、牛、羊等。近年來建起中小型養豬場36處,每處年出欄仔豬100頭,年收入5萬元以上;建起養鴨大棚27個,每個大棚每次可養3000隻左右,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
村設集市,農曆一、六貿易。工商服務業門類齊全,有油坊3處、饅頭房2處、糧店2處、摩托維修點2家、五金門市2家、超市2家、百貨門市2家、鋁合金加工點2家、鑲牙館2家、種子門市2家、灰膏加工點1處、麵粉加工廠2家、飼料粉碎3處。
全村有麵包車、轎車28輛,運貨車31輛,拖拉機12台,手扶拖拉機300台左右,機車436輛,大型挖掘機2台,鏟車、吊車5台,脫粒機11台。
1987年,全村通電。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陸續進入農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0%以上。
村民吃水靠自己打井,戶戶有20至30米的深水井,水質較好,潛水泵抽水,用水極為方便。
1988年,對村莊進行統一規劃,建設整齊劃一的民房,戶均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改變因水庫搬遷後住房雜亂無序的面貌。
2007年,硬化楊家地村街道9200平方米;2009年,投資34萬元,硬化東嶺街道7020平方米。
1959年,丹河水庫建成後,村民自力更生,修建東嶺水庫和小路子北揚水站。1998年,楊家地村埋設地下灌溉水管,改善了灌溉條件,全村30%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1999年修建楊家地通往東嶺的大橋,結束趟水過河的歷史。
村歷來重視教育。1946年,村設學堂,張樂朋、張召俊為教書先生。1949年,村辦起第一所國小,周立訓為第一任國小教師。1972年村辦聯中,1976年聯中“戴帽”附設高中班,1979年取消。1983年,聯中合併到土埠店聯中。2002年,國小合併到張陸店子國小,改稱張陸國小。
解放前出過4名高小畢業生,解放後考取大中專學生60多人。1980年以來,升入專、本科院校學生31人。碩士研究生有叢興寶、張強、張在濤、任曉婕、康玉婕。
村人熱愛教育,先後有28人從事教育工作,其中中學高級教師有張召成、張在玖、宋紹久、張在傑、張在武5人。
1961年,村設衛生室,衛生員2人。現村有衛生室3處,社區衛生室1處,醫務人員11人。村民全部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06年,國家出台庫區移民補助政策,村民自2006年6月31日開始,每人每年享受補助600元,連續補助20年。
村人才輩出。任名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臨朐縣武工隊副隊長,部隊醫院副院長,長春市兒童醫院院長,1983年去世。張在湘,1934年生,高級編輯。1958年參與創刊《臨朐縣報》,1962年調《大眾日報》社。先後在《大眾日報》記者站、總編室、惠民地區行署辦公室、濰坊市史志辦公室、《濱州日報》社等單位任職,曾任《山東商報》社社長、總編兼書記,現退休。發表文章200多萬字,編輯文稿800多萬字。主編《濰坊文化通鑑》、《濰坊市志》,參與編寫《山東·商業志》,創作出版長篇小說《宦海情》。任名貴,曾任大連海港工會主席,已故。張召忠,曾任杭州兒童醫院院長,已故。張洪劍,曾任包頭市公安局長,已故。張在田,曾任中國石化膠南分公司中共書記,已故。張亞男,現任山東電視台主任編輯。張召才,現任中共淄博市臨淄區委組織部長。
村人素有參軍報國傳統。有革命烈士6人:張樂勝,1908年5月生,1944年入伍,戰士,1946年臨朐戰役犧牲。張樂成,1930年8月生,1946年入伍,戰士,1947年沂水戰役犧牲。任萬全,1920年10月生,1945年入伍,戰士,1947年南麻戰役犧牲。任煥武,1921年4月生,1944年入伍,戰士,1950年朝鮮戰場犧牲。任文宗,1926年3月生,1946年8月入伍,戰士,1947年在臨朐吳家廟子犧牲。任萬廷,1927年2月生,1944年入伍,1948年3月四平戰役犧牲。
1939年冬,中共彌東區委根據縣委指示,在桃花、張陸河一帶動參擴軍,以黨員和積極分子為骨幹,建立了一支抗日武裝,有幹部、戰士100餘名,後編入臨朐獨立營為第四中隊,中隊長張曰恩,政治指導員任名劍。
村人熱愛文藝,喜吹、拉、彈、唱。1953年,張在漢等人成立小劇團,自籌資金,購買服裝、樂器等,聘請蔣新田做導演,利用農閒排練京劇《空城計》、《失街亭》、《蘇三起解》等十幾個劇目。每年正月初五開始搭台唱戲,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周圍十里八鄉的人都到此看戲。小劇團有20多人,自1953年到1966演出超過100多天,1966年破“四舊”,小劇團解散。2005年,退休教師張召成、任文智等人牽頭,成立20多人組成的文藝演唱隊,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服裝自己做,樂器自己買,抽時間排練,廟會、集市、大街,隨時隨地演出。有結婚、祝壽者,主動上門獻藝。
1928年夏,山洪暴發,房屋被沖毀,莊稼牲畜沖淹無數,村民財產損失慘重。
東嶺村北,有古槐一株,胸圍2.4米,高23米。據考證,栽於清康熙年間,距今300多年歷史,仍枝繁葉茂。
1985年,東嶺村北發現古墓1處,墓中有東魏青石棺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