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貽

張釗貽

張釗貽 (Cheung Chiu-yee),生於香港,曾師從澳大利亞著名華人翻譯家、文學家陳妍修教授(Mabel Lee)攻讀博士學位,現為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釗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 職稱:副教授
個人簡介,學歷背景,工作履歷,出版圖書,研究興趣,主要著作,

個人簡介

曾任職於澳洲昆士蘭大學,並曾任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主任一職。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魯迅研究領域成果卓著,在海內外學界有著深遠影響。

學歷背景

文學學士 暨南大學
哲學博士 悉尼大學

工作履歷

1995-2009年間,任教澳洲昆士蘭大學,講授中國語言、文化及英中翻譯。
2009—至今, 任教於南洋理工大學,講授中國現代文學等課程。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張釗貽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1年10月
本書共分五章:一、尼採到東方的旅程;二 、奴隸價值的重估;三、尼采的反政治性和精神激進主義;四、尼采的永恆的“民族性 ”改革;五、魯迅文學創作中的尼采影響。在魯迅研究的歷史上,該書不僅是最新的成 果,而且在全面和深入方面處於執牛耳的地位。 在課題的拓展和研究進展上,該書至少有兩個方面作出了 新...

研究興趣

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思想史、魯迅研究、尼採在中國。

主要著作

近期出版:
《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0). 501 pp. ISBN 978-7-301-16674-1
《蕭乾<坐船犯罪記>與香港中文報章檢查制度》,《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偏狹”的魯迅兩件“反常”的事--兼論魯迅的“罵人”》,《文藝報》。
《從蕭軍在延安看中國“魯迅傳統”的更替》,韓國中語中文學會編:《2011年聯合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論文集》。
《從〈非攻〉到〈墨攻〉— 談魯迅與張之亮的反戰及中日友好的前途》,《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
英文
專著:
(1) Lu Xun: The Chinese “Gentle” Nietzsche,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Main (2001). ISBN 3-631-38073-9. xix, 197 pp.
編著:
(1) Nietzsche in Chin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1904-1992,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Monographs New Series No. 19,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1992. ISBN 0 7315 1438 6. xxxiv, 145 pp.
論文:
* Chiu-yee Cheung, “Lu Hsün and Nietzsche: Influence and Affinity After 1927,” Th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XVIII/XIX (1986-1987), pp. 3-25.
* Chiu-yee Cheung, “Beyond East and West: Lu Xun’s Apparent ‘Iconoclasm’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XX/XXI (1988-89), pp. 1-20.
* Chiu-yee Cheung, “Literature Against Politics: the Political Affinity of Lu Xun and Nietzsche,” in M. Gálik (e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uropean Context, Veda, Bratislava (1994), pp. 83-92.
* Chiu-yee Cheung, “Tracing the ‘Gentle’ Nietzsche in Early Lu Xun,” in Autumn Flood: Essays in Honour of Mariaán Gálik, Bern: Peter Lang (1998), pp. 571-88.
* Chiu-yee Cheung, “Three Kingdoms: China’s Cultural Scence Today,” China Review 1998,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8), pp. 544-75. 與 Kam Louie 教授合作。
* Chiu-yee Cheung, “The Love of a Decadent ‘Superman’: A Re-Reading of Lu Xun’s ‘Regret for the Past’,” Th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30 (1999), pp. 27-46.
* Chiu-yee Cheung, “The Nietzsche of Chinese Lu Xun Scholars: A Zigzag Road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Gentle’ Nietzsche”, in Sino-German Relations since 1800: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0), pp. 167-85.
* Chiu-yee Cheung, “Nietzsche’s Reception of Chinese Culture”, Nietzsche-Studien, Band 32 (2003), pp. 296-312. 與 Adrian Hsia 教授合作。
中文
專著:
* 《尼采與魯迅思想發展》,香港:青文書局(1987·5)。ISBN 962 7258 06 7, 144 pp.
編訂:
* 李偉江:《魯迅粵港時期史實考述》,長沙:嶽麓書社(2007·1)。與李桃合作。
論文:
* 《論魯迅前期反封建的立場》,《紀念魯迅誕辰百年文集》(廣州,1981),226-55。
* 《台、港及海外研究魯迅的一些情況》,《魯迅學刊》第4輯(1982·10),39-47。
*《進化論與超人的矛盾——論“五四”時期尼采對魯迅的影響》,《亞洲文化》第4期(1984·10),45-9。
*《既非“整體”何須“受苦”——評林毓生〈中國意識危機〉中所論魯迅與傳統文化》,《八方》第11輯(1989·2),269-84。
* 《魯迅、周作人與東林黨》,《魯迅研究月刊》(1990·6),58-60。
*《魯迅與尼采“反現代性”的契合》,《二十一世紀》(1995·6),91-96。
*《早期魯迅的尼采考》,《學人》第9輯(1996·4),269-84。
*《魯迅的“硬譯”與趙景深的“牛奶路”》,《魯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7期,68-6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