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與棉花狀元縣故事

張謇與棉花狀元縣故事,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謇與棉花狀元縣故事
  • 類別: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射陽地處蘇北里下河地區及范公堤東側,橫貫縣境的射陽河、黃沙港、新洋港平均承擔里下河地區90%的泄洪量。境內的小洋河、通洋港、海河、廖家溝、潭洋河、六子河6條河流很早就與這3條大港溝通,形成水網。由於瀕臨黃海,地勢低洼,歷來西有洪水壓境之患,東有鹵潮倒灌之難,易澇易旱,災害頻繁。到清末,由於淮南屢遭水災,土鹵日淡,鹽業逐漸衰敗,部分土地曾被人們開墾種植水稻、麥豆之類,面積有限,直至民國初年,仍有大片荒涼草灘。自張謇將興墾開發農業延伸射陽以後,灘涂開發、水利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上都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筆。
為了紀念張謇先生,1995年端午節龍舟賽期間,射陽縣委、縣政府特意在射陽經濟開發 區的中心區域海都大橋北首,樹立了反映張謇先生當年視察墾區情形的一座全身銅像。
據多方考證,射陽因在范公堤以東,無海堤。每當海風怒吼高潮湧至,瞬息陡漲數丈,常有煎丁、漁民、樵夫奔避不及,被席捲葬入海中。先民們為生存和發展,壘土築墩避潮,潮來上墩棲息,潮去割草煎鹽。潮墩有官築、民築兩種。明嘉靖十七年(1538),由巡鹽御使吳悌和鹽運使鄭璋在各團諸灶創設避潮墩,明代共築墩263餘座,分布在潮通港灶、新坍灶、南舍灶、西北稍灶、海神廟灶等地。清乾隆十一年(1746),鹽政吉慶責會各場大規模興修潮墩,共築148座。光緒年間出現民築潮墩的記載。墩多建於平均高潮位與秋季大潮高潮線之間,一般高3-10米,頂部面積半畝左右,並種榆柳等樹加固墩土。
避潮墩在歷史上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墩點分散,互不連線,高低不均,因而只能避潮,只能保護人畜,不能保護耕地,只能逃避一般海潮,不能逃脫巨大潮災。民國五年(1916),張謇、張詧、周扶九、余壽年等人創議集股,在射陽河南岸成立大綱鹽墾公司,原定資本總額120萬元,實收113.33萬元。
當時不知該地灶亭大都為商本灶置(即在建灶時向鹽商藉資作資本,名曰“課本”,並報財政部及運署)的灶亭,其性質與大豐收購草堰場的商亭不同,供煎草地為灶民所有。收購時因只向垣商洽購,不顧灶民之願否,引起灶民群起反對,訴訟多年,損失嚴重,公司實得東部較差土地16萬畝,當年開墾3.05萬畝。
射陽境內創辦的墾殖公司規模首推“華成”公司,公司成立於民國六年(1917),創辦人為江蘇督軍馮國璋,因馮國璋號馮華甫,故該公司為華成公司,寓馮辦的公司一定成功之意。1918年,馮入京代理總統。馮氏力謀整頓華成公司,於是請張謇來主持,集股本額定為125萬元,收買民盪和給資遣散灶戶,並將阜寧學田20萬畝作股加入公司合墾,又請朱子瀾(朱子橋)將軍以資梓辦相屬,加入滬股數十萬元,至此,前後總資本達250萬元,共有土地75萬畝,已墾面積20多萬畝。
民國七年(1918)八月十七日,“朱子橋、張佩年、周孝懷來說華成事”,八月二十日,“華成公司各股東集於滬開創立會”,公舉董事長為張詧,總理張謇,董事會設在上海,監察人員常駐華成公司,總部所在地千秋港。民國九年(1920)二月,張謇親自到華成公司,巡視築堤情況。
在射陽境內廢灶興墾活動當中,民國五年至民國二十二年(1916-1933),在張謇等人的推動下,共成立大綱、華成、大佑、合德等大小公司計42家,其中1933年創辦的興墾會(位於阜通公司至廢黃河之間),包括1923年由張亞成、蘇坤山創辦的慶豐倉4000畝,1930年由張詧創辦的大綱葦右盪分區3300畝,1934年由楊錦清創辦的同業堂4000畝(以上3墾區在射陽縣,以下墾區現在濱海縣),1918年由束勛嚴創辦的中合德、北合德16000畝,樹德堂10000畝,1920年張述賢、張亞成創辦的三益堂5000畝,1935年由朱堅白創辦的福田公司2700畝,陳友慈創辦的四友堂4000畝,張亞成創辦的張亞記5000畝,趙飛鵬創辦的趙雲記5000畝等。購買境內地主荒灘、灶地,進行墾殖,共投資694.82萬銀洋,占地157.76萬畝,已墾面積69.85萬畝(見表1)。這些公司派生的小公司有在耦耕鎮慶東村的退耕公司,合德鎮慶北村的生計公司,合德鎮淮海村的淮海公司,海通鎮林基村的廩基公司,其它本地業主在1萬畝以下的未統計。由此可見,有6家公司有張氏直接參與,合德公司創辦人邵子中為張詧的內侄,(又一說張謇為創辦人之一),阜寧公司章靜軒為張謇的門生,習善堂、愷誼堂、耦耕堂、慶余堂、合順倉的創辦人均與張謇有關係。墾區分布在20世紀90年代射陽縣22個農業鄉鎮中的16個,在墾區開發中,以植棉為主,還種植一些水稻和其它雜糧,試種桃、李、蘋果、葡萄等果樹,與此同時,捕澇業、畜牧養殖業和林木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
就在這樣一片鹼灘薄地上,人們不息地耕耘播種著。有付出終有收穫。初時畝產幾斤、十幾斤棉花,逐步增產到幾十斤、一百多斤。1988年,射陽的皮棉畝單產達到70多公斤,如今,最高產量達到每畝百公斤以上。棉花“狀元縣”的人民,沒有忘記張謇這位興墾開發的先驅者,這位實業救國的狀元公。如今,在射陽經濟開發區內,海都大橋北側,專為狀元公樹起一尊銅像。此地已經成為棉花“狀元縣”的一處人文景觀,射陽人把這裡命名為“狀元遺蹤”。

傳承保護

射陽縣棉花協會成立於2001年9月,是為順應我國加入WTO要求,順應社會主義市場規律,順應國家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促進全縣棉花產業健康發展而由全縣棉農、棉農合作組織,棉花生產、服務、收購、加工、經營及其棉紡企業自願組成的具備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組織。現有會員60個,其中有28個單位會員被列為全縣工業定報企業,現有農業產業化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各1個,市級龍頭企業6個。縣棉花協會被鹽城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市級重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被鹽城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先進集體”,被市科協、市民政局評為“鹽城市50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