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久,橋樑工程專家,資深教授。長期從事土木工程教育及橋樑科學研究,為我國橋樑科技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培養了一大批橋樑專業人才。在預應力混凝土薄腹板梁抗剪強度和大跨度拱橋變形計算等方面的研究,做了許多開拓性工作。編著了我國第一本《橋樑建造》教材。為我國橋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萬久
- 出生地:廣東廣州
- 職業:橋樑工程專家,資深教授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代表作品:《橋樑建造》
簡介,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品性高尚,主要功績,主要論著,社會評價,其他信息,
簡介
張萬久,教授。廣東廣州人。193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1941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工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唐山鐵道學院教授(現西南交通大學)橋樑和隧道工程系代主任。長期從事橋樑工程的教學和研究。專於鋼筋混凝土橋樑設計和施工。主持過橋樑極限狀態設計和大跨度拱橋穩定的研究工作。主編《橋樑建造及修復》,主譯《鐵路橋樑》。
人物生平
張萬久,1914年12月7日出生於廣州一個職員家庭。幼少年時在私塾接受啟蒙教育,並在大革命時期就讀於廣東省立中學,隨後又考入中山大學預科學習。1932年人中山大學土木系;1936年畢業後在當時的平漢鐵路局工務處任實習員;1937年回中山大學土木系任助教;1938年考取庚子賠款留學英國,入倫敦帝國學院研究院作研究生。後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英無法學習,遂轉赴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鐵路工程。
1941年獲工學博士學位。旋即回國任當時在廣東坪石的中山大學土木系教授,講授套用力學和材料力學等課程;1942年轉往重慶中央大學任土木系教授;1943 年重返中山大學任土木系系主任(時年僅29歲),並講授橋樑設計及鋼房建築;1944年因日軍侵犯粵漢路,復返重慶任復旦大學土木系教授,兼任當時的中央設計局專門委員,協助草擬戰後鐵路計畫。1945年日本投降後,任上海京(寧)滬鐵路局工務處副處長兼設計室主任。1947年12月至1949年10月任廣東實業公司料務部經理。1950年7月由儲鐘瑞教授介紹到唐山工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前身)任教,先後講授橋樑工程和基礎工程;1952年任橋樑工程教研室(含土力學及基礎工程,並代管隧道工程)主任。1954年秋,橋樑工程教研室與鋼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兩教研室有關橋樑設計部分合併成立橋樑教研室,張教授任橋樑教研室主任。1956 年任橋樑及隧道系代主任。1960年至1961年,在河北省社會主義教育學院學習。1963年,學校正式任命他為橋隧系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被長期專案審查,1969年4月24日不幸逝世,終年僅55 歲。“四人幫”覆滅後,1978年終得平反昭雪。
成就及榮譽
張萬久教授學識淵博,博覽群書,即使在車船旅途亦手不釋卷。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屬鐵道工程方面,但在各大學執教中卻擔任套用力學、材料力學、結構理論、橋樑設計及鋼房設計等課程。到唐院後,又先後自編講義,講授橋樑工程、基礎工程、橋樑建造和修復等課程,指導畢業生作大跨度拱橋設計,承擔預應力混凝土橋樑和空心高墩研究課題,都表現出他有很深的造詣並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他就向年青教師言簡意賅地指出:今後將是電子計算機時代;預應力混凝土套用於大跨薄腹橋樑後,抗剪強度會是突出的問題;大跨拱橋的設計及計算必須考慮大變形的影響和風振問題等等。
品性高尚
張教授治學十分嚴謹,對一個新問題不充分掌握資料和弄清原理,從不盲從,也不匆忙落筆。他認為,高等院校教師應當進行科學研究才能提高師資質量和教學水平。他也認為,科學知識無國界,不僅要學前蘇聯,也要從歐美各國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合理的東西以為我用。例如,他20世紀50年代初即帶領年青教師用O.摩列托(Moretto)、A.P.克拉克(Clark)、K.G.莫地(Moody)、E.M.斯和耶(Zwoyer)和當時蘇聯M.C.波里山斯基(боришанский)等人的抗剪強度公式對幾種文獻所載322根試驗梁進行了浩繁的計算,藉以檢查它們的精確性和適用範圍並確定今後的試驗研究方案,使科研選題立足於世界水平的高起點,具有前瞻性,這在當時是難得的。
主要功績
張萬久教授十分重視對年青教師的培養,經常講述自己治學的經驗,鼓勵年青教師成才、成家。他任橋隧系代主任期間,向院領導提出要選擇學有基礎又肯鑽研的年青教師作在職研究生培養。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身體力行,率先成為我校首批研究生導師。“文化大革命”之前,他培養出來的在職和脫產研究生有張開敬、劉子亮、鳳懋潤及越南留學生杜尹海等,現在均是有關單位的技術主力和骨幹。他還在每個科研項目和教材編寫中都要選擇青年教師作骨幹,指導他們進行研究,十分信任地放手讓他們工作,並明確指出要鍛鍊他們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以俾將來獨當一面。在張萬久教授諄諄善誘的教導下,培養出一大批人才。
他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1954年提出:即使沒有蘇聯專家的協助,也要用我們自己的力量開出畢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於是指派錢冬生教授帶領和指導幾個年青教師試做畢業設計——五四河橋設計,並於1955年5月,經過高規格的正式答辯(答辯委員會主席是茅以升,評閱人是鐵道部技術鑑定委員會副主任慶承道,委員有清華大學教授張維和前蘇聯專家薩多維奇等),成績優秀。取得經驗後,即在1956年為全體橋樑專業本科生首次成功地開出了畢業設計這一最後教學環節。
為使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他親自帶領學生作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前實習。生活上同學生打成一片,從不搞特殊化。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期間,曾多次帶領年青教師利用寒暑假前往參觀。在實習期間,還給工地介紹國外先進施工技術,幫助施工單位分析總結經驗,寫出了“柯謝列夫鋼樑快速鉚合法在漢水鐵路橋的套用”等文章。
主要論著
1 1941.張萬久譯.工程雜誌,1943,16(1)
2 張萬久.行車延誤與列車數目之關係對京(寧)滬線之套用.現代鐵路,1947,1(5)
3 張萬久.柯謝列夫鋼樑快速鉚合法在漢水鐵路橋的套用.唐山鐵道學院學報(創刊號),1954.
4 張萬久.裝配式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在鐵路橋樑上的套用及在推廣上所要解決的問題.唐山鐵道學院學報,1956,(3)
5 張萬久,何廣漢,肖墨芳等.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一次中間報告.唐山鐵道學院學報,1957,(6)
6 張萬久,何廣漢,肖墨芳等.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二次中間報告.唐山鐵道學院學報,1959,(3)
7 張萬久,何廣漢,張開敬等.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三次中間報告.唐山鐵道學院學報,1962,(1)
8 張萬久,何廣漢,張開敬等.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PC梁的研究,第四次中間報告.1965年寫成(因“文化大革命”未能發表)
9 張萬久,車惠民,謝幼藩等.在我國鐵路橋樑中採用極限狀態法計算的若干問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1962年學術年會論文選集.1962.11;及1963年鐵路科學技術論文報告會文集,第12輯橋樑.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65.
10 張萬久,何廣漢,張開敬.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強度和預應力腹筋形式的研究.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土木、建築、水利版)試刊,1964,(2)
11 張萬久.橋樑建造(教材).唐山:唐山鐵道學院,1955.
12 張萬久,謝幼藩等.橋樑建造及修復.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61.
13 張萬久,謝幼藩等.橋樑建造及修復(第二版).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65
14 張萬久,何廣漢,張開敬等.具有預應力鐙筋的薄腹板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的研究.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59.
15 [前蘇聯]葉夫格拉弗夫.鐵路橋樑第Ⅱ卷第2分冊.張萬久等譯.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55.
社會評價
張萬久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從澳門回到內地。思想改造運動以後,對黨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從社會主義學院學習之後,更積極靠攏組織,主動匯報思想。他說:“解放前工作及單位常常變動,解放後決心獻身於教育事業,要以身作則,愛崗敬業,立足本職,勤奮工作到死”。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張萬久個人生活十分嚴謹,為人正派,心胸坦蕩,熱情開朗,個性爽直剛烈。他從不忌諱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能接受真誠的批評和勸告。青年人樂於和他交往,深感他是一位善解人意、待人誠懇、樂於助人的良師益友。是一位對年輕教師和學生要求嚴格但又真誠關心他們的前途和成長的正直長者。
其他信息
在丙辰(1976)仲夏,曾在唐山與張教授共事的清華大學黃萬里教授以《哭張萬久兄》為題,作七古一首,載在其《治水吟草》之中。“萬久立身何坦蕩,雍容棗面氣豪放,品高天與熱衷腸,欲展長才終悢悢。早歲游洋我著先,唐山一見情相仰。居鄰三載弟兄般,未有朋親堪比況。我轉京華二十春,君來走訪談舒暢,那知握別清園後,南粵學人竟栽喪。拋卻妻兒一何忍,當年苦學志何償?聰明鬱結竟蓬心,剛正丈夫豈懼謗?嗟乎,我不離唐君不亡,臨風北望神悽愴!”足堪表達其同輩和晚輩對他的稱允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