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繼輝
- 外文名:zhangjihui
- 別名:張繼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雲南羅平
- 出生日期:1965—5—21
- 職業:公務員
- 畢業院校:雲南財經大學
- 信仰:毛澤東思想
藝術經歷,藝術風格,藝術年表,藝術成就,藝術評論,十 年 磨 一 劍,電視專題片(腳本),
藝術經歷
自幼受父影響,酷愛書法。1986年始,有針對性的研習書法。初涉顏、柳,繼研《聖教序》、《書譜》,後得益於《張黑女》、《張遷》、《石門》諸碑,受雲南曲靖爨體名家陳正義先生影響,傾心於二爨書法的研習,於《爨寶子》用功尤勤。
藝術風格
崇尚孫過庭“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學書理念,力求書法雅俗共賞,於太極拳法的運勢領悟爨體書法的運筆狀態—逆水行舟、悠揚迂迴、纏綿不絕,使線條達至“力透紙背”,呈現渾厚蒼老的效果,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在追求金石味的同時,注重書寫的書卷氣息,逐步將漢隸筆法和行、草書筆法融入爨體書法之中,呈現朴逸稚拙、高古恬淡的風格氣象。尤喜鐘繇、王寵小楷,心追手摹,不時臨池,卻也得蕭散、樸厚、靈動的氣息。
藝術年表
年代 | 藝術活動 |
---|---|
1993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燎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
1995 | `95三國文化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三等獎 |
1996 | 第二屆“唐詩宋詞頌”全國書畫印作品展,三等獎 |
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50周年“世界和平友好”國際書畫藝術大賽,銅獎 | |
1997 | “97慶祝香港回歸”雲南省書法展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書畫家作品邀請展 | |
1998 | “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雲南省書法展 |
第三屆“唐詩宋詞頌”全國書畫印作品展,二等獎 | |
1999 | 全國國有資產管理系統書畫攝影作品展,優秀獎 |
2000 | 參加中央電視台、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舉辦的“公在千秋—捐助老年教育事業”大型公益活動,捐助書法作品2件 |
2002 | 首次舉辦個人書法展 |
第二屆中國書畫華表獎大展賽,中國書法精品獎 | |
“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雲南省書法展 | |
2003 | `2003海峽兩岸美術交流大展,一等獎 |
“山水杯”曲靖市名家書法精品展 | |
2008 | 中共曲靖市委表彰為“全市文學藝術先進個人” |
2010 | 雲南曲靖—貴州六盤水書法聯展 |
2012 | 作品被刻石於雲南省文山市“全國名家書法碑林” |
2013 | “明博杯”全國名家扇面書畫藝術作品展覽 |
曲靖市財政系統首屆書畫攝影大賽,一等獎 | |
中共曲靖市委表彰為“全市文學藝術先進個人 | |
2014 | “珠江源—紅河谷”雲南省曲靖市紅河州書法聯展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暨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曲靖市書畫攝影展 | |
曲靖市發改委.投資公司系統職工文化活動,硬筆書法一等獎\毛筆書法二等獎 | |
2015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曲靖市書法展 |
"彝人古鎮—二爨之鄉"雲南省曲靖市楚雄州書法聯展 | |
2016 | 作品入選中共曲靖市委宣傳部、曲靖市文聯編輯的<美麗曲靖>(書法卷) |
作品入選雲南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滇中藝術年展”(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書法聯展) | |
作品入選全國首屆爨體書法大賽作品展,入編《首屆爨體書法大賽作品選集》 |
藝術成就
作品及簡介入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20世紀中國美術書法家作品拍賣庫》等多種藝術類辭書。多次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中央電視台和中國書協、美協聯合舉辦的“功在千秋-捐助老年教育事業”作品捐助拍賣活動。作品先後在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被國內外多家文博館、書畫院收藏。作品多次在國際和全國性展賽中入選或獲獎,如榮獲95`三國文化全國書畫篆刻藝術大展三等獎、世界教科文組織“和平友好”國際書畫藝術大賽銅獎、2003`海峽兩岸美術交流大展一等獎及入選明博杯全國名家扇面書畫作品展覽等,並多次參加省市展覽。2002年首次舉辦個人書法展。《人民日報》(海外版)、《經濟日報》(經濟周刊)、《中國藝術報》、《曲靖日報》、曲靖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作專題報導。
藝術評論
十 年 磨 一 劍
——談張繼輝的書法創作
滇 池
偶有閒暇回羅平,必與繼輝相聚晤敘,談天說藝。涉及最多的,自然是書法。我年長於他,是兄弟加朋友,切磋藝事,不分彼此。
他自幼喜好文藝,加之其父教子有方,使他自小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記得過去在他們家破舊擁擠的老屋牆壁上掛著一塊小黑板,其父會自娛自樂地用粉筆在上面寫首唐詩、宋詞或名言警句,也常會寫毛筆字變換著貼在牆壁的不同位置。潛移默化,我也深受影響。繼輝在他家兄弟當中年齡最小,在其父身邊時間最長,他的為人處事、學業秉性與其父同出一轍。
記得在他讀國小二年級時,偶然在他家中的小閣樓上翻到一本殘損的字貼。那是以前其父用過的唐.柳公權《玄秘塔》碑拓片影印冊頁,雖殘破陳舊,大部分字跡仍清晰可辨。那時,他被柳體字的端莊灑脫、雄強俊美所吸引,便喜歡上了柳體字,不由自主地摹仿、臨習。其父見之,甚喜,便向他講一些書寫常識。他心領神會,寫字日見長進。他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卻從未使他間斷練字。他家中的廢舊書報、散落的殘破紙張,都能成為他很好的書寫材料,這也是其家父所提倡的。那時,他無能力買書,也買不到新字帖,柳體字便成為他學習的唯一範本,心追手摹達三、四年之久,為他日後的藝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九歲時,他在外求學。當時國家已開放改革,百業漸興,出版物日趨增多。面對古人留下的豐富多彩的碑帖,他眼界大開,愛不釋手。於是,在他每月微薄的生活費里省吃儉用,積攢下一點私房錢全部用來買書。如果說其父的影響使他自小喜歡書寫的話,那么,引領他進入藝術殿堂的人,則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畢業於西南聯大的黃品程老師。黃老師是文化名人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書法有造詣,擅長行書、楷書,與其父相交甚厚,見他好學,喜歡他,便向他講一些做人的道理和書法知識,言語不多,有時隻言片語就能取到本提綱挈領的作用。如“寫字要用‘心’寫”、“練字到一定時候,楷書宜快,行草宜慢”。那時他年齡小,不全解其意,今思之,乃至理名言。
在外求學期間,是他藝術發展的轉折點。工作後,生活穩定,藝術追求有了相對好的條件,對藝術的認知逐漸全面和深刻起來。他明白,平素人們說某人的字寫得好,是以實用為基點,大凡工整、美觀、流暢的字就是好字。其實是混淆了實用書寫與藝術創造之涇渭,作為藝術的書法,是一種以遵循漢字結字規律束縛的線條為載體的表現藝術,形象地說,書法創作就是如同人一樣捆起手腳跳舞,捆的繩索就是自古沿襲、約定俗成的漢字結字規律,要跳出韻味、風格和意境,關鍵在於“悟”,其次在於持之以恆的追求和磨練。其抽象性,與繪畫、詩歌、舞蹈等姊妹藝術的包容性及本身具有的時空特徵,決定了其藝術內涵的綜合性。和繪畫相比,繪畫直觀,取法萬物,有象可依;書法,只能從抽象的筆跡線條中找尋生命的靈光與自然萬物的契合點,從抽象再到抽象。由是,也決定了書法鑑賞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多時候,對同一件作品的品評,依不同的鑑賞者文化素質的差異、眼界的寬窄、創作水平的高低及好惡而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雖則如此,真正的書法創作而不是寫字,要求作品有源可尋,筆法精到、章法妥貼、格調高雅、韻味充足、表情達意、風格獨具,卻是自古以來判定作品層次高低、價值大小的大致標準,即是鑑別書寫是否有造詣、是否到家的尺度。故爾,要求學書者“取法乎上”,不能依喜好直觀地簡單地東拼西湊,“吃拼盤”,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喜好,確立風格取向,耐得住寂寞,理性地系統地吸取傳統藝術精華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有目的的提煉、加工和總結,並重視學識的滋養,才能逐步演化出屬於自己而不是他人的個性特徵,使作品雅俗共賞。
就學書的路子,他基於對書法藝術內涵、書法美學及書史的認知,認為,就象書寫文字本身呈現出“生(生疏)——熟(精熟)——生(自然)”的規律一樣,藝術追求的過程同樣也顯現出“專(以傳統經典一家為範本)——博(依風格取向,兼收並蓄)——專(風格定型)”的規律。為此,他不滿足於對柳體字形神兼備的研習,貪婪地尋覓著對自己有用的藝術營養。他對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歐陽詢《九成宮》的研習,使他的楷書雄強俊美、渾然大氣不失靈動;對鐘繇《宣示表》、魏《張黑女墓誌》及楊凝式《韭花帖》的臨習,使他的小楷質樸、舒展、簡遠;對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及米芾行書的研習,使他的行書在雅逸、寬舒和流暢中不乏氣勢和節奏;對《張遷》、《石門》、《史晨》、《曹全》的臨習,使他的隸書既有樸拙大氣、天真爛漫之態,又有雅逸秀麗之姿;對懷素《自敘帖》、孫過庭《書譜》的研習,使他的草書在跌宕多姿中收放有度,嚴謹自然。近年來他對《石鼓文》、《爨龍顏》情有獨鐘,臨池不輟,書風呈現進一步的滲透、溶合,逐步確立了碑帖結合的藝術發展道路。
“藝海遨遊俗事空,人言謂我寫字公。躲進小樓學智永,他年花開始成功。”十年前,他寫下了這首昂揚向上、自勉自勵的詩。是的,他成功了。看著他書案上一沓沓的約稿信函、一件件參展或獲獎證書,一部部書畫集中他的一頁,一封封求教信中誠懇期盼的語句,我為他的成功欣慰。確實,他有著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悟性。長期對傳統藝術精華的深究,為他的創新求變意識提供了堅實的載體和空間,使他的創作厚積薄發,逐步形成剛柔相濟相映的書風。或朴逸稚拙、高古恬淡,或瀟灑秀潤、平和簡靜。其藝術基本實現了傳統修養和現代意識的個性化突破,“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不同的創作心態和書寫內容,書風出現微妙地變化,以豐富的形式語言,闡釋對生活、藝術的理解和感悟。觀其書作,章法、結體寬舒,布白錯落有致,得晉人蕭散簡遠之遺韻;線條變化豐富,運筆爽利遒勁,骨力洞達;書寫節奏鮮明,富有詩情畫意。
面對書法界出現的各種藝術思潮,他沒有心浮氣躁,見異思遷,追風趕潮,而是淡然一笑,心靜如水。他十分崇尚王羲之、顏真卿書法的雅俗共賞,既達藝術巔峰,又為普通民眾所接受。這並不意味著他沒有創新意識,他所走的碑帖結合的藝術之路,證明了一切。他堅信,任何藝術,沒有民族性便沒有世界性。能堅定的,始終如一地走自己確立的藝術道路。這在當代青年書法家中是十分可貴的。
他敏於思,訥於言,性情儒雅、平和,謙虛熱情,平易待人。和許多從藝的人一樣,他平靜、沉穩的外表下有一顆激盪的心,源於他對生活、對藝術、對人濃烈而厚重的愛。他衷情於書法,注重以文養書,興趣廣泛,喜好文學、繪畫、詩詞等。長期以來,他潛心於書史、書論及美學的研究學習。對慕名求字者,他總是有求必應,從不敷衍應付,有時幾易其紙,我所見到的。求教於他,他熱情、隨和,娓娓道來。對異地求教者,他有信必復,不擺架子。其人品、書德在認識他的愛好者中有口皆碑,傳為美談。
他能在既無名師指點,又乏能經常與之切磋交流的書友的環境下,能通過自學有所成就,靠的是他為藝術獻身的勇氣和契而不捨的精神。很多人難於理解,的確,為藝術他失去了很多“實惠”,但他無怨無悔,繼續精心地呵護著心靈的這一片淨土,靜悄悄地充實和完善著精神的自我。
當然,他的書法由於涉獵碑帖較多,路數較寬,加之,年齡和閱歷的局限,風格尚未完全成熟,不時有雕鑿的痕跡,有待於在“精”字上下功夫,但瑕不掩玉,他在藝術上取得的造詣,得到了各級相關藝術組織和團體的肯定和認可。
“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憑藉他寧靜、平穩的求學精神和創作心態,今後一定能層樓再上,更臻佳境。
電視專題片(腳本)
疊字幕
躲進小樓學智永
他年花開始成功
主持人:在中國,社會的長期封閉,古老的象形文字沒有遇到其他國家象形文字那樣的厄運,是中國的幸運、也是世界的幸運。漢字雖然已是較為抽象的方塊字,但每一個漢字形、音、意的存在,為漢字書寫藝術化提供了可能。作為一種抒情言志的藝術表現形式,書法正與其獨特的魅力走向世界。自古到今,社會的進步,書法內涵得到極大豐富,使之成為一門以線條為表現形式的抽象的綜合性藝術。不論哪朝哪代,從帝王宮殿到文人書房、從喧鬧的街市到寧靜的佛門寺院,無處沒有書法的靈光,人們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作為中國硬筆書協、雲南省書協會員的青年書法家張繼輝就是其中的一位。
藝海人生
張繼輝生活在金花銀瀑的故鄉——羅平。雄奇秀美的山水為他提供了創作的靈性。他廣集博採傳統書法精華,形成
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或朴逸稚拙、或灑脫秀潤。
觀其書作,章法、結體寬舒,布白錯落有致,線條變化豐富,運筆爽利遒勁、骨力洞達,節奏鮮明。其中的一筆一畫,凝聚著他對藝術美的審視、哲理的思考。引領他進入藝術殿堂的書法老前輩黃品程先生為他的進步所感動,曾欣然賦詩“巧用玲瓏五指頭,寫來字字見風流,自古滇東多奇士,今日更能邁眾稠。
是的,他是性情中人,儒雅、謙和,多年來,他用一根閃著藝術靈光的古老墨線劃著名自己的喜、怒、哀、樂,以豐富的形式語言,闡釋著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理解和感悟。
同期聲:書法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筆墨紙硯為書寫材料和工具,通過書家的創作,達其性情,形其哀樂,表其意趣,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它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親和力,但從未失其本體特徵,和音樂、舞蹈、繪畫等是孿生姐妹,是人們悟性、素養、學識、毅力的私生子。
張繼輝認為,書法作品最根本的是要有意趣、意境,劃出的字要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和聯想,否則,再精到的筆畫看多了也索然無味,而深厚的傳統功底、良好的學識修養是提高書法水平的直接因素,悟性則又是決定性因素。
這不由得使我們增添對漢文字的神秘感和崇敬感。追根溯源,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原始社會晚期的彩陶刻符,從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殘留文字到夏商周的鐘鼎彝器和蝕物,漢文字字型從簡單到繁雜,再到抽象統一,公認的具有審美特質的字型被沿襲傳承下來——篆、隸、真、草,為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提供了無盡的創作源泉和表現形式。要讀懂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不得不讀懂中國的漢字。簡簡單單的漢字,點、橫、豎、撇、捺的組合、疊加,卻能創造出變化萬方的審美形態,這是一個不朽的話題。
同期聲: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是一種充滿個性生命現象的藝術形式,一筆一畫,表達的是書家的心跡,所以書法中的“寫”,就是寫人品、寫性情、寫修養。書法作為“寫”字的藝術,書家的追求在於如何通過對漢字的駕馭,使漢字賦於藝術的品性,提供的是藝術化的“字”的本身。
我們欣賞張繼輝的書法作品,不論是楷書、隸書、草書還是篆書,似乎都能從傳統碑帖中找到答案卻又難於準確找到,似曾相識又不識,隨著創作時心緒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書體,風格也呈現微弱的差異,這也許是進入境界,心手兩忘的結果,令人嘆服叫絕。
字幕(黑白)
一根不知疲倦的墨線,變幻出無盡的陰和陽、柔與剛,使我們看到了悠遠的靈光,聽到了生命永恆的律動,意識到了書法的最高旨趣——師法造化。 ——張繼輝
面對一次次的褒獎、名譽,看不出他有喜不自禁的神色,每每淡然一笑,似乎是受之無愧,的確,除了他對名利的淡泊外,以他對書法藝術數十年的孜孜以求,今天有一點名聲是不足為奇的。
上滾字幕:
1993年獲“燎原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
1995年獲`95三國文化全國書畫篆刻藝術大展三等獎
1996年獲“世界和平友好”國際書畫藝術大賽銅獎
1997年入選深圳——中國文化名城書畫家作品展
2000年參加中央電視台、中國書協、美協舉辦的“功在千秋——捐助老年教育事業”大型社會公譽活動,捐贈作品兩件
2002年獲第六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國際優秀獎
2003年入選中韓`2003亞細亞美術招待展
......
字幕(黑白)
恩有幾多,怨有幾多/恩恩怨怨譜出一支人生的歌/恨有
幾多,愛有幾多/恨恨愛愛匯成一條多彩的河/苦有幾多,樂有幾多/苦苦樂樂點燃一把生命的火/只要人間真情在,何懼歲月蹉跎,哪怕道路坎坷/是對還是錯,留給後人說…... ——張繼輝
疊(收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