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榮,男,漢族。1935年7月出生於重慶市。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四川省名中醫、省勞動模範。曾任教務處副處長、中醫內科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1993年起連續三屆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1992~2008年任四川省中醫學會糖尿病專委會主任委員。2004年起受聘美國俄勒岡東方醫學院客座教授,2010年被該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發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1935年7月
- 性別:男
概述,簡介,博士導師,
概述
(1935-)
籍貫:重慶市人。
簡介
1963年畢業於成都中醫學院醫學系,留校從事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以腎病為中心的脾腎及瘀血學說兩個為研究方向,對糖尿病、痴呆、中風等疾病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並取得開拓性進展。1986年由講師破格晉升為教授。曾為中醫內科碩士、博士導師,省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術帶頭人。享
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四川中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教書育人成績突出,獲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稱號,獲1988年本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重視教學研究,主持研究的國家中醫藥藥理局項目“提高高等中醫院校中醫專業本科教學質量的多因素分析”,獲1993年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長期堅持在臨床工作第一線。從臨床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學術主張。如糖尿病腎病水腫蛋白尿較重者,針對其氣虛衰的病機特點,採用進食精蛋白為主的飲食療法,用黃芪、枸杞、地骨皮煎湯煮鱔魚,使不少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甚至逆轉。對糖尿病輕重的判斷,一般書籍僅以血糖高低論,而他則強調併發症的重要意義。
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研人員,先後承擔了20個研究項目。代表項目有:四川省科委項目“中醫腎虛與細胞免疫功能變化關係的研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套用仲景學說治療感染性高熱研究”、省教委項目“補腎法對中醫腎虛證雙向調節作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他對糖尿病的研究傾注了大量心血,使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在繼承中用到發揚和提高。提出“治消渴,補脾腎。益氣陰,清虛熱,通瘓絡”的治法,通過反覆驗證,研製出治療糖尿病及其心、腦、腎、神經併發症的系列藥物,其成果聞名於國內外。公開發表“消渴(糖尿病)中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中國醫藥學報),1993)等30多篇學術論文。主編或參編的學術專著9部,如《中醫內科津梁》(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實用中醫內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糖尿病大觀》等。
博士導師
張發榮 1935年7月出生,教授。畢業於成都中醫學院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一直在該院擔任教學、醫療、科研工作。1986年晉升教授,現屬博士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四川省名中醫、四川省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系中國中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四川中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等。長期從事中醫內科教學、醫療、科研工作,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本科生。招收指導碩士生、博士生47名,教書育人取得豐碩成果。中醫內科臨床經驗豐富,關心病人,醫德高尚。對糖尿病、腦血管等疾病有較為深入的研究,療效良好。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主持科研課題15項,其中9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成果達到國內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編著學術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曾應邀前往日本、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講學,其學術水平受到高度評價,在中外學術交流中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