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朱家宅

宣橋集鎮西南1公里處的南四灶港、南三灶港中間的界河南側有個自然村落,名叫張朱家宅。

張朱家宅建造於清朝道光年間,由張桂昌、張鳳樓堂兄弟倆率先各自建造了東西聯片的絞圈房子,後由張姓族人又建造了兩棟,一正二廂房住房。抗戰前有朱長根等兩戶朱姓人家也住在那裡,而楊姓人家只有一戶,所以該地方稱張朱家宅。

到解放後,張朱家宅朱姓人家也只剩下一戶,據說另一戶落戶在川沙北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朱家宅
  • 地理位置:宣橋集鎮西南1公里處界河南側
光榮歷史,村宅搬遷,

光榮歷史

張朱家宅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民國17年(1928年),張鳳樓在自家東側獻田0.2公頃,並出資建造學校,校名為正心初級國小。民國27年(1938年),中共地下黨派黨員洪峰到正心校任教,以教學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廣泛發動民眾宣傳抗日道理,發展黨的組織,組織農民協會。張朱家宅的張順堂小組是宣橋地區三個農民協會小組之一。張朱家宅地方偏僻,民風淳樸,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是新四軍淞滬支隊活動的根據地,凡部隊進駐後,民眾幫助部隊籌集錢糧,望風放哨,從來不走漏風聲而出過事。民國36年(1947年)1月,浦東人民護丁總隊在杜林、方大剛同志的帶領下,在繳了航頭自衛隊的槍以後,馬不停蹄直奔宣橋。交通員報告,宣橋自衛隊一行22人駐紮在張朱家宅的一家四合院內,杜林同志作出了突襲自衛隊的決定,並確定了戰鬥方案,當夜半夜時分,大家飽餐一頓後,杜林等6名武工隊員和周鑒汀、宋炎昌等七八名基本民眾悄悄地到達了目的地,按照分工各就各位,杜林、方大剛上了牆門東間的屋頂,打開天窗向內喊話:“我們是新四軍,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屋內沒有反應,原來自衛隊員聽到屋上有聲響,感覺不妙,趕緊卷著被子躲到鋪底下。杜林見無人理睬,便用快機打了一梭子進行火力偵察。此計果然有效,自衛隊立即朝上還槍,杜林、方大剛在南北兩個方向各投下了一顆手榴彈,爆炸聲過後又連聲高喊:“再不繳槍,堅決消滅!”此時,布置在周圍的基本民眾同聲高呼“繳槍不殺”的口號,很快將敵人鎮住了,都乖乖地做了俘虜。這一仗炸死敵人2個,炸傷8人,繳獲長短槍18支,子彈400餘發,被俘人員經教育後釋放。其中,趙夢興等5人原是新四軍淞滬支隊北撤時開小差後投敵的叛徒,被押到東南田角處決。
張朱家宅一仗,有力地打擊了宣橋偽鄉長、自衛團團長閔剛的反動氣焰,大長了游擊隊的威風,在整個宣橋鄉內傳為佳話,張朱家宅這個響亮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

村宅搬遷

1978年南匯開挖大治河時,張朱家宅位於大治河南河口,所屬的兩個生產隊,分別搬遷至大治河南北兩岸。(方雲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