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曾芳,男,1954年1月出生,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央黨校理論班。研究生學歷。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學科帶頭人。兼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長江三角洲區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城市形象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多所大學兼職教授。《光明日報》、《文匯報》、《民眾》等對其有學者專欄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曾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4年1月出生
- 畢業院校:南京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獲得榮譽,
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 城市經濟 經濟改革
區域經濟代表著作:
1. 《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
2. 《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戰略研究》 南大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3. 《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對策探索——我的市場經濟觀》天津人民出版社
4. 《長江邊的中國---專題報告》 學林出版社
5、《從經營國有企業到管理國有資產》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21世紀初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南師大出版社江蘇省十六大獻禮項目
7、《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研究:發展現狀、障礙與趨勢》,全國社科規劃辦評為優秀成果.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出版個人專著、編著等31部。
區域經濟代表論文:
1、論文化產業及其運作規律 《中國社會科學》2002.2
2、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間結構研究 《經濟學動態》2007年1月
3、提升發展理念,轉變增長方式 《求 是》2007年4月
4、交通條件引導下的長江三角洲空間格局演化 《江海學刊》2007年1月
5、長江三角洲經濟協調聯動發展的戰略選擇 《管理世界》 99、4
6、論城市區域擴散的三個階段 《香港教研論壇》1997年
7、長江三角洲發展的目標定位與戰略重點 《江海學刊 》2002 第1期
8、提升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能級 《社會科學 》 2003年第4期
9、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 《學 海 》 2005年第6期
10、大都市圈的成長階段與動力機制 《江 海 學 刊》 2006-1
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60餘篇。
獲得榮譽
所獲重要社科類獎項
1. 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 江蘇省人民政府一等獎
2.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企關係 中央黨校一等獎
3. 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走出困境的新思路 中央黨校二等獎
4. 中國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對策探索 江蘇省政府三等獎
5. 論文化產業及其運作規律 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
6.長江經濟是一條龍還是九頭鳥 全國城市管理一等獎1998、7
7.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 江蘇省決策精品工程一等獎
有40餘項成果在北京、江蘇省和南京市獲獎
2005年以來主持的重要社科理論研究課題
1、推進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的障礙與運行機制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 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3、我國轉軌體制中國有企業過度體制及其階段性研究 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4、城市可持續發展動力機制研究 省科委重點項目
5、蘇南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階段對策研究 省委書記圈定課題
6、 江蘇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實施的重點領域 省重點工作課題
7. 江蘇十一五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研究 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
社科理論主要研究領域、取得成就及主要觀點簡介
1、由本人發起並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與長江三角洲專家聯合調研出版《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對長江三角洲發展的現狀、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未來發展的思路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觀點,該著作成為長江三角洲研究的基本參考書,與政府相關決策的主要理論參考文獻。文匯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浙江日報都有專門報導。
2、江蘇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研究,提出了江蘇生態省建設的主要目標、主要思路與主要政策,在省內率先提出了江蘇按區域、地理、自然和產業特徵進行分區規劃的方案。該研究報告的最終成果----《江蘇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由省人大04年12月立法通過。
3、長三角高性能寬頻網示範套用戰略評估,為科技部863計畫重點項目的子項目,本人為江浙滬聯合研究組組長。本項目是該領域的開拓性項目,其思路和建議都具有創新性,為江浙滬在全國率先建設高性能寬頻網提供了理論與政策支撐。由科技部部長、江浙滬分管省、市長聯合鑑定通過。
4、文化產業運行規律新論一文,《中國社會科學》發表,新華文摘全文轉載。該文為我國在國家重點核心期刊發表的系統研究文化產業的第一篇理論性論文,該文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文化產業的多重屬性及運作的的特殊規律,並從哲學、經濟學、文化學多重視角,對文化產業的基本性質、產業形態、產業演進意義和運作規律等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有創新性的研究。國內專家評價該研究成果:代表了當前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新高度;該文至少有三方面的論述是集近年來文化產業研究之大成,把文化產業研究推向了新的科學化階段。該文獲2004年江蘇五個一工程獎。
5、國家規劃項目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障礙與對策,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長三角發展的現狀、問題、趨勢和建議的著作。該成果從長三角規劃、產業、金融、信息、環境與基礎設施等角度,分別研究一體化中的障礙與問題;從制度、政策與市場等視角分別研究一體化中動力、機制以及政府與企業的互動關係,從行政區劃、合作模式、協調機制、政策投入及企業機制等多層面研究一體化的機制和制度創新的思路。由於本項目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研究,被國家社科規劃評為優秀項目,並作為上報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國務院相關部門的成果。
6、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一文,針對我國二元結構的特殊國情、城市化發展的特殊階段以及目前城市二元結構等特殊問題,在國內創新性地提出了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路徑,即移地式城市化與就地式城市化以及兩種城市化之間的互動關係,並相應論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科學內涵和科學意義。本文是一個對我國城市化道路進行深入總結、認真分析具有系統性創新的思路,發表後,在國內學術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產生了廣泛影響,被廣泛轉載和引用,並被評為省套用決策工程精品獎。
7、作為第一起草人與中央黨校、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等專家聯合完成的,1993年底給國家的對策報告中,在國內最早系統規範地向國家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經濟體制模式”兩個轉變的建議;又在《改革》、《國有資產管理》、《經濟導刊》等近10家報刊刊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1994年春分別做了綜述報導;1993年與1994年兩次上報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有關部門。
8、《運行與嬗變——城市經濟運行規律新論》中,在提出並系統論證了“城市五次產業理論”。《光明日報》、江蘇衛視等專題報導。
9、提出“社會經濟五層次結構”,被理論界評價“是社會主義經濟學體系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支點”,“為科學界定生產力經濟學、經濟管理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提供了理論依據” “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光明日報》《經濟學訊息報》《學習與探索》《社科信息》等10多種報刊刊載或評介;有關論文在大陸、香港獲獎。
10、1988年系統提出的以勞動股權為核心的“勞動積累股份制建立國有企業混(復)合所有制”的思路,針對中國企業實際提出股份制基本框架、基本原則與基本特徵;提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思路;首次提出國有企業勞動股權的建議;理論界評價為“在國內同類研究中有一定領先度和突破性”,《光明日報》《中國市場經濟報》等10多種報刊先後報導;《經濟研究參考》與《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在對我國股份制十年研究的綜述中,把該思路作為我國股份制改革的對策模式之一。其基本原則與觀點多被理論界與實際部門採納,中宣部國家規劃辦《成果要報》專門向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