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報

張曉報

張曉報,男,漢族,1987年9月生,安徽霍邱人,中共黨員。201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19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先後入選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發展支持計畫(奮進學者)。現任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教育爭鳴》編審、《高校教育管理》和《高等理科教育》等刊物外審專家。

近年來,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理論、高等教育管理和比較高等教育研究。出版學術專著1部;單獨或以第一作者在《大學教育科學》和《外國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30篇(CSSCI來源期刊10篇),在《中國科學報》、《浙江教育報》等報刊發表學術短論(評論)1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青年課題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1項、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2項、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獲第十五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獨立完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獨立完成)、湖南省第十二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各1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曉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霍邱
  • 出生日期:1987年9月5日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博士研究生
  • 職業:高校教師
  • 專業方向:高等教育學
  • 學術代表作:《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主要成就:出版學術專著1部 
    發表論文30篇 
    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近10項 
    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2019.09-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4.12- 湖南科技大學,專任教師
2011.09-2014.12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理論;高等教育管理;比較高等教育

主要成就

一、學術專著
1.張曉報:《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國家一級出版社.
二、學術論文(獨立或第一作者)
1.“雙學士學位、聯合學士學位等概念正義”,《大學教育科學》(CSSCI源刊),2020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2.“跨學科專業發展的機制障礙與突破——中美比較視角”,《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20年第2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3.“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專業教育的實踐及啟示”,《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19年第5期。《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17日第8版輯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文摘周報》2019年第43期摘錄。
4.“論高等教育學的生存邏輯”,《大學教育科學》(CSSCI源刊),2019年第3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5.“獨立與組合: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外國教育研究》(CSSCI源刊),201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6.“我國高校跨學科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及突破——基於理念、制度和方式的分析”,《江蘇高教》(CSSCI源刊),201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7.“清華大學本科榮譽學位透視”,《高校教育管理》(CSSCI源刊),2017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全文轉載。
8.“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劃分框架及啟示”,《江蘇高教》(CSSCI源刊),2014年第3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9.“研究生課程論文的反饋問題初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CSSCI源刊),2014年第2期。
10.“高等教育原則的建構:基於高等教育本質及特點的思考”,《江蘇高教》(CSSCI源刊),201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11.“美國研究型大學‘個人專業’及啟示”,《高教發展與評估》(CSSCI擴展版),2020年第1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12.“我國高校雙學位教育的困境與出路”,《黑龍江高教研究》(CSSCI擴展版),2017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13.“我國‘985工程’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實踐與反思——基於課程的考察”,《高校教育管理》(CSSCI擴展版),2013年第6期。
14.“高等教育研究者知行統一之責任”,《高校教育管理》(CSSCI擴展版),2012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15.“學術、自治與勞動:美國深泉學院的教育理念及啟示”,《黑龍江高教研究》(北大核心),2021年第6期。
16.“‘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老年教育走進農村的必要、可能與路徑”,《成人教育》(北大核心),2019年第5期。
17.“大學發展戰略的內涵與功能探析”,《教育探索》(北大核心),2013年第7期。
18.“與學校生產生活相融合:美國深泉學院的勞動教育經驗及啟示”,《教育與考試》,2021年第5期。
19.“‘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教師的學術忠誠:內涵、意義與激勵機制”,《高等理科教育》,2020年第1期。
20.“論精緻的大學”,《教育與考試》,2020年第1期。
21.“教師教育振興背景下師範類專業認證的價值辨析——兼談師範類專業內涵建設”,《教師教育論壇》,2019年第9期。“中國社會科學網”全文轉載。
22.“我國高校跨學科人才培養實踐的動因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23.“論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理念”,《高等理科教育》,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24.“密西根大學的跨學科學位及啟示”,《山東高等教育》,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25.“大學發展戰略規劃:制定背景、問題與最佳化策略”,《教育與考試》,2015年第4期。
26.“大學發展規劃的分類初探”,《重慶高教研究》,2014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27.“數學方法與高等教育研究”,《教育與考試》,2013年第5期。
28.“研究生課程考核的論文形式利弊談”,《考試研究》,201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29.“對我國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索引。
30.“過度理由效應對親職教育的啟示”,《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第7期。
三、報刊文章(獨立作者)
1.“微評”,《中國科學報》2021年12月21日第6版。
2.“為什麼一些大學生不做筆記”,《中國科學報》,2021年11月2日第7版。
3.“微評”,《中國科學報》2021年11月2日第6版。
4.“過於強調‘就業率’會犧牲教育質量‘生命線’”,《中國科學報》,2021年8月24日第7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5.“為何有些錄取通知書不夠‘高大上’”,《中國科學報》,2021年7月27日第7版。
6.“大學畢業典禮夠‘格’的三條標準”,《中國科學報》,2021年6月29日第7版。
7.“除了重視‘大師’,還要關注‘大樓’”,《中國科學報》,2021年5月18日第7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8.“取消碩士生強制發表論文,不可盲目跟風”,《浙江教育報》,2021年4月19日第3版。
9.“本科專業設定仍存過度‘蹭’熱點問題”,《中國科學報》,2021年3月23日第7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全文轉載。
10.“推進大學生勞動教育,不妨考慮減少後勤‘包辦’”,《浙江教育報》,2020年5月25日第3版。
11.“打造‘金課’須健全保障五大機制”,《浙江教育報》,2020年1月13日第3版。

獲獎記錄

1.2022年2月,《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第十五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獨立完成);
2.2015年10月,《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十一屆“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獨立完成);
3. 2019年9月,《地方綜合性大學“一心雙環三協同”教師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獲湖南省第十二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5);
4. 2019年4月,《地方綜合性大學“本碩一體、全程遞進、三維協同”教師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獲湖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5);
5.2018年4月,《親職教育學》獲湖南科技大學“優秀多媒體課件獎”(獨立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