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宏(1927年12月—2019年12月27日)男,遼寧省莊河縣人,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水利工程教育家,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原系主任。
2019年12月27日20時,張憲宏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憲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7年12月
- 逝世日期:2019年12月27日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籍貫:遼寧省莊河縣
人物生平,學術成就,所獲榮譽,人物逝世,
人物生平
1927年12月25日,張憲宏出生於遼寧。
1950年清華大學土木系畢業。
1959年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得副博士學位。
歷任清華大學水利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主持了清華水利繫結構的建設、任水利電力部教學委員會付主任及水利結構小組組長等。長期從事水利工程的教學、科研、設計工作,主要研究混凝土壩的穩定、強度、震動並發表一些這方面論文,參與評審和建設國內一些水利水電工程,曾任水利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和能源部高級諮詢委員等,主持了北京市王家園加圍工程的改革機施工、水利部潘家口水庫的規劃設計等。
1979年由教育部推薦參加世界第一次繼續工程教育大會,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繼續工程教育專家組成員,同年發表了“世界繼續工程教育現狀”文章。
1984~1989年被推選為4~6屆專家組副主席、主席;由國家科技幹部局、國家勞動部、國家科委先後指派參加第二、第三次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大會,參加籌組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教科文組織第六次專家全會任主席籌組召開北京第四次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大會並任大會副主席,在此次大會上成立了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1990年被聘為國家人事部繼續教育顧問。
1986—1994年任美國Industry&Higher Education學報國際編委,發表文章4篇。
學術成就
1979年以後發表有關繼續工程教育中文文章10餘篇。
張憲宏長期專注於水利水電領域的髙等教育,堅持一線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水利水電工作者。1952-1953年為蘇聯專家翻譯《水能利用》和《水工建築物》課程。1959年後參加畢業設計的指導,曾講授水工建築物、彈性力學、變分原理及其在水工建築物中的套用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編寫《水電站重力壩的引水道模板放樣》和《混凝土重力壩施工鋼桁架受力分析》等培訓教材;結合腹拱壩壩體應力和穩定性的研究等,領導和參加建立光彈性、拱壩、結構振動實驗室,新豐江大頭壩地震裂縫理論分析和模型試驗,指導研究生進行有關抗震、混凝土重力壩壩基穩定性等研究;領導並參加王家園水庫過水土壩加固工程的設計和研究,張坊水庫設計和潘家口水庫工程壩址規劃勘設比較,密雲水庫白河大壩地震破壞緊急處理及震害原因調查等。
張憲宏在嚴謹治學辛勤耕耘大半個世紀的同時,作為水利電力部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水利部科技委員會委員、能源部高級諮詢委員,評審並參與了我國多項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工作,為祖國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6-1995年期間多次作為水利項目專家,參與萬家寨、小浪底等多項大中型工程的評估,還參加了大渡河及西藏一江兩河等的開發規劃。先生1978年起擔任中國水利學會理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常務理事,《水力發電學報》主編,曾任美國《工業與高等教育學報》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國際編委,電力部、水利部水電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
張憲宏擁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和行政管理能力。在擔任水利系領導工作期間,他為水利系的學科建設、科研教學和隊伍建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文革結束後,先生擔任水利系系主任,他主持恢復與調整了水利系教學研究秩序,負責了三門峽基地回遷及泥沙實驗室大廳建設等重要工作。他為水利系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所獲榮譽
曾獲北京市勞動模範,國慶70周年榮譽勳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27日20時,張憲宏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