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含(1907~1964),原名張建古,北王鄉南霍村人,他稟性耿直,愛憎分明,少時受父張共沂開明思想的影響,喜讀詩書,力求上進,民國13年(1924)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立六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德含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7年
- 逝世日期:1964年
革命經歷,晚年生活,
革命經歷
在六師,德含結識了一些共產黨人和進步學生,開始閱讀進步書刊,並投身到大革命的激流中。民國16年太原學生髮起反對苛捐雜稅的罷考運動,德含全力投人。同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任臨汾地委候補委員,在學生中宣傳北伐的勝利,組織學生參加實際鬥爭。德含同進步青年創辦了《民眾先聲》刊物,進行散發,製造輿論。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山西也開始清黨清校,德含被學校開除。7月,德含在向陝北轉移途中至永和縣被捕,次年轉解山西特別法庭,羈押於隨軍看守所。在獄中,雖經閻軍多次審訊,但證據不足,於民國17年秋具保釋放。
出獄後,德含與組織失去聯繫,多方尋找未果。返鄉後,以教書為名秘密開展革命活動。民國20年德含為儘快找到黨組織重返六中。“九一八”事變不久,他以臨汾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山西省各界抗日救國支援代表會。其間,在山西特委解俊義的證明下恢復黨籍,任省委直屬特支書記、省委交通。
德含做交通工作,經常往返於太原、北京、天津等交通幹線上。幾次引起特務的注意,但都被他巧妙地擺脫了。民國22年省委機關遭到嚴重破壞,德含再次被閻軍逮捕,判刑5年。民國26年釋放返鄉後,於7月恢復組織關係。
盧溝橋事變後,德含任趙城縣犧牲救國同盟會特派員。12月調介休縣抗日政府任縣長。民國27年介休淪陷,德含帶領縣政府及各抗日救亡團體,深入農村,組織民兵和介休自衛隊,以綿山為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
民國29年德含被調入山西省第三專署刑法科,曾任太岳區第一專署、第九專署公安督察處督察長、行署公安分局局長,四地委社會部部長等職。
晚年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公安學院副院長。1958年任山西省委統戰部部長、山西省政協副主席。1959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4年德含因病逝世,享年5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