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習
板胡。193 1年參加山東曹縣“三盛班”,1935年輾轉於西安參加獅吼劇團;194 5年到甘肅蘭州,相繼參加中州劇院、新光
豫劇團、光明豫劇團、豫華劇團、 蘭州市豫劇團,任
板胡主奏。其弓長、字多、聲悠、音亮;不僅對
板胡的構造、 用料、尺寸等方面進行了突破性改革,從而使音質、音色有了顯著變化,而且 在運弓和指法上也形成了他自已的風格,獨樹一幟。時謂“三張一郭”,張崇儒是其一。
1936年以前,即在
陳素真赴上海灌制唱片前,那時伴奏的主要樂器是老三手,即大弦(月琴)、二弦、三弦,還沒有
板胡。
陳素真曾回憶說:“
豫劇原先沒有
板胡,從山東戲班(注山東梆子)到開封來的有個叫
張同如的,他拉
板胡,比大弦好聽得多,樊先生才廢除了大弦,留下張同如(既張崇儒),板胡代替了大弦。
豫劇從那時起,才有了
板胡。這便是
豫劇有
板胡的起源。”(詳見
陳素真《情系舞台》,載《河南文史資料》38輯。)可見說張崇儒先生為
豫劇板胡創始人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