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窩山(張家口虎窩山)

虎窩山

張家口虎窩山一般指本詞條

虎窩山,矗立在河北懷安縣西南境內陰山支脈上,是塞外一方風景勝地,山場總面積2.4萬畝。虎窩山層巒疊嶂,霧氣氤氳,虎窩寺古剎掩映在綠樹林海之中,異石奇洞相伴,給山場增添了些許靈氣。深山藏古寺。古剎虎窩寺院,就深藏在這“碧海波濤”之中。虎窩寺周圍,還有冰洞、陽洞、風洞等奇異洞穴,共同構成虎窩山的獨特景觀,吸引著遊客觀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虎窩山
  • 地理位置:河北懷安縣
  • 占地面積:2.4萬畝
  • 海拔:1872米
簡介,傳說記載,

簡介

虎窩山主峰海拔1872米,仰望山峰,白雲幾乎擦著山頂,雲影的飄移,使整個碧綠的山場忽明忽暗,平添了無限的魅力。山腳下,汩汩的溪流深入重疊的濃翠,澄明清澈,水草、沙石清晰可見。溪流之源來自虎窩山腰,泉口約1.5米,順勢潺潺而流,喝起來甘甜爽口。
山上植被茂密,翠綠的落葉松、蔥蘢的油松,還有那鬱鬱蒼蒼的白樺、綠楊、山柳等,風過處,林濤洶湧,煞是壯觀。那鋪滿林緣山野的各種鮮花野草,嫣紅、絳紫、湛藍、金黃、淺粉,五彩繽紛,散發著一股股清香,像綿延的織綿那么華麗;山杏花、錦雞花、薔薇花、丁香花、百合花、金針花、山菊花,迎風搖曳,異彩紛呈。林濤碧草,使整個山場呈現出“碧海波濤”的壯麗景觀。

傳說記載

據資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先時,寺與山名同,自後晉主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賄賂契丹,此山遂為遼地,天神不忍腥穢玷辱佛場靈山,特現白額(虎)身保護佛法,負石而踞於廟外西側,故山以“虎窩”名。到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有一個名叫德玉的和尚,雲遊至此,被這裡的美景幽境所傾倒,便在此結廬修行,修葺古剎,建成新廟後始改今名虎窩寺。
在虎窩寺西南有一約20餘平方米的方形巨石從山腰伸出,面北向躺臥,由北向南傾斜,名曰“臥虎石”。相傳此石即當年虎臥之處,巨石表面有虎的撲痕,儼如巨靈之掌。相傳當年白額虎每日傍晚臥伏於此石上,直至德玉和尚結廬而居後虎才離去。在寺院東邊有一參天古松(油松),三人挽手環抱不攏,筆直挺拔,蒼枝曲虬,一派鶴髮童顏的仙人風度。寺院西牆角有一與古松同齡的羅漢松(冷松),樹幹蜿蜒,千嬌百媚,像張開的一把大綠傘。蒼勁的古松,為寺院增添了莊嚴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