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飛(亳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張孝飛(亳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孝飛,男,漢族,安徽潁上人,1982年2月出生,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中共黨員,亳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首批援鄂醫生之一。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孝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安徽潁上
  • 出生日期:1982年2月
  • 性別:男
所獲榮譽,人物事跡,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0年9月8日,被表彰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年9月8日,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2020年11月,被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表彰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
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事跡

張孝飛從醫十年,從當醫生的第一刻起,他就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年初疫情爆發後,1 月 23 日開始,張孝飛每天與數不清的發熱患者打交道,他坐診的發熱門診成了醫院危險的地方;1 月 26日,醫院再次應召去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張孝飛成為安徽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在武漢第一天下班,張孝飛是哭著回賓館的。一位患者阿姨說:“老伴在監護室搶救,兩個女兒也感染住進醫院。”一位老大爺在彌留之際,讓張孝飛幫忙給家屬打電話,沒想到他老伴在電話里說自己也在住院……他更加肯定自己來武漢的決定是對的,這裡的人更需要他。作為安徽省最早一批去,最晚一批回的援鄂醫療隊隊員之一,張孝飛在武漢的65天裡,分秒必爭奮戰在抗疫最前線。期間他轉戰兩所醫院,救治一百多位患者。回到亳州後,他第一時間返回到工作崗位上,對待患者更加的熱心體貼。同時,他還通過“傳幫帶”,毫無保留地幫助年輕醫生掌握各種診療技術。2020年3月張孝飛被評為“亳州市抗擊新冠肺炎工作先進個人”;4月榮獲“安徽省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安徽省醫學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會員”稱號;5月獲評“亳州市五四青年獎章”;6月榮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讀書人有三不避:國家有難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共產黨員就必須勇往直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一位醫生面對疫情時的戰前宣言。他就是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亳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一病區負責人張孝飛。
“我是黨員,抗疫要走在前”
雖然已經回到工作崗位兩個多月了,但還是經常有人問張孝飛,選擇去武漢時怕不怕?他的回答“怕”。新冠肺炎是新型傳染疾病,醫學界對此知之甚少,沒有特效藥更沒有可供參考的治療方案。不誇張地說,接觸新冠肺炎可能就是在接觸死神。因為怕,去武漢支援抗疫時,張孝飛並沒有告訴父母。
怕,為什麼還要去武漢?張孝飛的回答是,“第一我是黨員,黨員幹部走在前,抗疫工作就不難;第二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捍衛生命,是我終身守護的誓言。”
雖然前途充滿危險,但張孝飛卻選擇了逆行而上。1月23日武漢"封城",當天亳州市人民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接診武漢返鄉人員的發熱門診,在醫院內部緊急招募醫護人員。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張孝飛主動請纓,並憑藉十年的從醫經驗,被選為首批發熱門診醫生,沖在全市最危險的地方,用生命來守護城市的安全。
就在此時,1月26日,我省緊急組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張孝飛再次請纓,逆行武漢。
1月27日也就是大年初三的晚上,張孝飛抵達武漢,經過幾天的培訓後,被分到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第一天下班休息的時候,張孝飛是哭著回的賓館。“武漢人民真堅強。習總書記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真是這樣的。我也更加堅信自己來武漢的決定是對的,這裡更需要我。”
從1月27日至3月31日, 65天的時間裡,張孝飛先後轉戰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和武漢肺科醫院,每天工作12個小時,治療20多名新冠肺炎病人,為武漢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
武漢的形勢在好轉,越來越多的病人出院回家。張孝飛他們收到的感謝信多了。73歲的羅玉蘭1月31日住院,病情並不重,但思想負擔很重。在張孝飛和同事們的勸說下,羅玉蘭放下了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治療。2月14日治癒出院的當天,羅玉蘭的家人就通過手機給張孝飛和同事們發來了感謝信,感謝他們“耐心的開導、細心的照料和精心的治療,才能戰勝新冠肺炎痊癒回家”。
“這是我們作為醫護人員該做的事,實在受之有愧。”張孝飛又流淚了。
把分外事當分內事做
“老人今天的情況怎么樣?又需要吸痰了。”7月3日早上,在亳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一病區,張孝飛來到30床,與患者賈桂芳的家屬進行溝通。賈桂芳今年58歲,已是帕金森綜合徵後期患者,需用吸痰器排痰。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管子越深效果越好,病人的呼吸也會越順暢。”張孝飛一邊為賈桂芳吸痰,一邊耐心教家屬吸痰的技巧。因為賈桂芳出院後,還需要藉助吸痰器排痰,家屬必須要學會。“張醫生真是熱心腸。”賈桂芳的女兒在一旁說。
吸痰並不是醫生的職責,但張孝飛卻把這件分外事做得像分內事一樣好。“幫助病人減輕痛苦,是醫生應該做的事。”
去武漢之前,張孝飛就喜歡乾分外事。從武漢回來後,張孝飛乾的分外事就更多了。“因為我對黨員的初心、醫護人員的使命,有了更深刻認識。”
4月14日,張孝飛回到亳州,還沒下車,他就看到已經分別70多天、剛剛7歲的女兒舉著自製的畫,上面寫著“歡迎爸爸回家”,張孝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
從武漢返回亳州後,本來可以在家多休息休息,多陪陪家人,但休息了不到一周,張孝飛就返回工作崗位,變得對病人更熱心更體貼。如果病人需要轉院,他還幫助聯繫熟悉的醫生。“病情如火情,儘快讓病人得到專業、權威的治療。”張孝飛說,他這是作為黨員醫生,對為人民服務內涵的理解。
“傳幫帶”助力年輕醫生成長
38歲的張孝飛已經在亳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工作了十年,他愛鑽研勤學習,是科室公認的技術骨幹。
一位老人因胸悶住院,病情已經向好的方向發展。但老人突然出現張力性胸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正在查房的張孝飛立馬採取非常規緊急措施,在老人胸腔置管引流,病情迅速得到緩解,最終老人轉危為安。有人說,張孝飛是藝高人膽大。因為他的做法,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造成醫療糾紛。而按照常規程式,需要先給老人拍胸片,確定病情,然後再治療。但這最快也要十幾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
“如果發生醫療糾紛,你怎么辦?”面對記者的問題,張孝飛微笑著說:“當時根本沒時間考慮這個,救人要緊。就是再遇到類似情況,我還是選擇先救人。這不僅是救人,也是對年輕醫生的言傳身教。”
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一病區負責人,張孝飛不僅自己醫術精,還通過“傳幫帶”,毫無保留地幫助年輕人成長。
採訪時,張孝飛似乎有點“心不在焉”,不停地看手機。原來,今天有位年輕的醫生獨自開展氣管鏡檢查,他有些放心不下。當得知年輕的醫生順利完成檢查後,他終於露出了舒緩的笑容。
氣管鏡檢查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但學好這項技能卻不容易,既要熟悉氣管解剖結構,又要有足夠的操作經驗。
在“傳幫帶”中,張孝飛讓年輕醫生先觀摩學習,再讓他們上手實操,言傳身教,幫助剛上班的醫生不斷掌握新的醫療技能。
2017年,王開勤進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工作。在張孝飛的幫助下,她逐漸學會了氣管鏡檢查技術,“張孝飛老師是我們科的‘技術大咖’,平時和我們相處得也很愉快,但一到學習技能時,他就會嚴肅起來,不放過學習中一絲半點錯誤,直到我們徹底學會,嫻熟操作。”
國有徵召,勇士出征。疫情面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白衣天使,張孝飛勇敢地站了出來,不辱使命地完成了黨和政府交給他的任務,為抗疫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堅守的是天職,履行的是使命。功在平時方能用在“急”時。平時工作中,張孝飛愛鑽研勤學習,練得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在關鍵時刻救死扶傷,與死神爭分奪秒。同時,他還毫無保留地向年輕醫生傳授醫療技術,為醫院發展培養人才。在他身上,閃現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醫者的仁心。
“去了武漢之後,我的黨性經歷了一次洗禮。要把在武漢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帶入今後工作中,更好的服務於病人,捍衛生命,守護百姓健康。”張孝飛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