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坪村(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張坪村)

張坪村,是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坪村
  • 省份:山西省
  • 人口:322
  • 人均收入:4200元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張坪村
位置境域
張坪,位於榆次城東南26公里的黃土丘陵區,黃彩梁西白線北側1公里處。東臨長凝鎮楊莊,西毗神頭、馬蘭,南連黃彩,北接長凝鎮南藺郊、魚兒池。面積5.43平方公里。境內有土地等資源。
村名由來
其一,以姓氏和古遺址命名。在“廢台”遺址上形成了一個以張姓為主的村莊,因“台”與“坪”意思相近,故定村名為“張坪村”。斗轉星移,不知什麼原因,此村張姓人氏早已在宋代以前消失,而後遷居的趙姓等不忘建村先人,一直未改村名。
其二,有可能以人名命名。據明萬曆《榆次縣誌》記載:“廢台,在張平村……。”“張平”系人名,西晉末流民首領,是十六國時期繼冉閔之後的一位并州刺史,統領過很多塢壁。後演變為“張坪”。
其三,傳說早年村境內有個地區挖土削低後,土地會自然升高成為平地,故得“長平”,後演變為“張坪”。這只是傳說而已,無歷史依據。
隸屬沿革
明代以前,屬思鳳鄉。明和清前期,屬楊壁都,領都為南關二都。清嘉慶年間(1796~1820),屬東南路。民國八年(1919),是第二區第二十二編村下黃彩附屬村。抗日戰爭時期,屬日偽政權管轄區。曾是榆次(路東)縣政府公安局臨時駐地。解放戰爭時期,屬中共榆次路東縣管轄區。1953年,屬第二區上黃彩鄉。1956年—2014年底,依次屬黃彩鄉、黃彩前進人民公社、黃彩人民公社、黃彩鄉、莊子鄉。
人口姓氏
1949年,全村人口約90戶300人。1978年98戶387人。2014年底,常住人口129戶327人,戶籍人口124戶307人。戶籍人口中,男157人,女150人;0—14歲31人,15—59歲193人,60—9歲64人,80—99歲19人。全部為漢族。
坐地戶先有張姓,後以趙姓為主。傳說宋朝時期,趙姓從洪洞大槐樹遷居張坪村,成為四鄉聞名的望族,至今18代,修有家譜。截至2014年底,按戶主統計全村有5個姓氏:
趙(111),王(7),楊、安、成(2)。
歷史大事
民國四年(1915)2月,張坪村初級國小成立。
民國三十四年(1945)11月23日,中共榆次(路東)縣委在村召開減租減息動員會,減租、訂約、保佃。12月,榆次路東民主縣政府在村舉行冬學義務教師集訓,受訓86人,開展新解放區冬學(民校)教育。
1968年,知識青年5人進村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1972年,架設電網全村通電。
1974年,村建水塔。
1975年,建磨坊,有磨麵機1台,碾米機1台。
1976年,建磚廠。
2002年,開始退耕還林。
2003年,全村鋪設吃水管網,自來水實現戶戶通。
2005年,修建公路1400米。
2011年,建大河水庫水利項目,投資1萬元。
2012年,開始實施吊炕取暖工程,惠及20戶。
2014年,總投資7.5萬元,實施省級“一村一品”項目,磚鋪田間路。
同年,在村西交子坡、紅頭窪、正南坡進實施土地整理項目,共造地 300畝。
同年,實行鄉村清潔工程,配備保潔、清運人員1人,清運車輛1輛。
古今人物
革命烈士名錄
趙轉子,1924年生,榆次獨立營戰士,1947年在河南湯陰縣戰鬥中犧牲。
經濟發展
1949年全村擁有耕地1900畝,1978年增加為2000畝,主要作物有玉米、穀子、豆類。到2014年,有耕地1859畝,糧食種植和林果業為其主導產業。其中,糧食作物1000畝,主要品種有玉米、穀子、豆類;蔬菜種植50畝;林果種植600畝,主要品種有紅星、富士蘋果。
2011年,趙引柱成立晉中張坪果樹合作社。
公益事業
民國四年(1915)2月,成立村初級國小,在村內一座寺廟內,有學生24人。1952年,成立完全國小。1958年,成立掃盲班。1984年,將村委原大隊庫房修建為學校。1992年,在村口新建校舍。2006年,國小撤併至立堅國小。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村考取中專以上的學生有10人,本科以上的學生4人。
1974年,建村衛生室,醫生趙貴林。2008年,村民入新型農民醫療合作保險。2011年,村民入新型農民合作養老保險。2014年,新農合參保率達98%,新農保參保率達98 %,60歲以上領取養老保險金78人。
1973年,通有線廣播。2008年,建立文化大院,配套健身器材1套4件。
遺蹤古蹟
村境內除舊《榆次縣誌》記載的“廢台”外,還曾有:安國寺(三進院)、山神廟、關帝廟、財神廟,以及和尚墓(墓葬上圓下方)等。
現殘存一座樂亭。建於清代,戲台前僅留台口,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前檐用四柱,明間移柱造,三架梁對三架梁構架,卷棚硬山頂,前檐斗拱三踩單昂,耍頭雕為龍頭。梁架上有殘留彩繪,檐下保存有木雕券口、雀替。內三牆有光緒二十三年(1897)、三十三年(1907)太谷錦梨園唱戲時留的題記。
廢台,清乾隆《榆次縣誌·古蹟》記載:“廢台,在縣東五十里張平村。土地記云:冉閔為并州刺史(漢武帝時,全國分13州,設定刺史。後來,刺史權漸重,積久成制,成為行政長官。西漢末到東漢,刺史改稱州牧,級別提高,成為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當置台壁以御秦寇”。《永樂大典》引《太原志》中有:“冉魏永興元年(350),冉閔立也,并州嘗徙治台壁焉,台壁即今張平村”的記載。以上史料之事發生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16年,西晉滅亡,全國出現了南北分裂。南方是東晉王朝,北方則是許多政權迭立,即舊史所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這一時期的後趙政權中有一漢人將軍,本姓冉,名閔,為後趙石虎時并州刺史。公元350年,冉閔在今張坪村建造台壁(屬軍事設施),用來抵禦外敵入侵,還曾經想把刺史府遷往台壁。就在這一年,他發動政變,殺石鑒(後趙皇帝),自稱皇帝,國號大魏。建國後的第三年,冉閔被興起於東方的鮮卑人慕容格所擒,斬於龍城拮徑山附近,葬於今北田鎮張胡村,北方開始了前燕政權的統治。後來,冉閔所造的台壁廢棄,人們稱之為“廢台”。
藝文語諺
張坪修路碑記
張坪,原名長坪,謀生寶地也。懷坐太行腹地,背靠塗河,面瞰群山。藺相護佑,十里淺霜;麻活橋頭,傳奇留世;民風厚朴,溫飽無憂;百代村民,安居樂業。惜古道五里許,九曲八彎,隨高就低。雨則溝沖轍泥,雪則冰陡路滑,村民受制於斯久矣。
欣逢盛世,百業振興,古道翻修,迫在眉睫。區、鄉、村三級政要寧山崗、程完忠、趙有扣、畢順年、宇文崢明、何永亮、趙肖波、馬宏等心繫村民,屢抵現場,籌謀調度,運籌帷幄;村中商富義士等懷薦大義,捐資捐物;武躍勇、王月生、趙吉志、趙引志等謀計安排,現場指揮;村民八十餘戶,三百餘口,群情振奮,出錢、出力、出機具,歷時兩夏,耗資三十餘萬,終成長五里,寬丈余的水泥混凝土進村大道及長三里、寬八尺的紅磚砌石入戶便路。千年山路變坦途,百姓陰霾一旦除。因籌資建碑,以勵後人。
(文章及照片摘自《榆次鄉村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