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即之書報本庵記卷

張即之書報本庵記卷,宋代書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即之書報本庵記卷
  • 創作年代:宋代
書心縱29.3,橫91.4厘米,紙本,行楷小字。此文原為南宋中葉起居兼中書舍人、文學家樓鑰為其舅家汪氏興修塋墓所撰,已收入自號攻媿主人樓鑰的《攻媿集》第六十卷中。原本是件無書者年月及名款的張即之墨跡,現後署“淳熙十二年三月三日即之志”款,除“即”字是偽書外,余字皆是從文中挖移嵌在篇末。為此,多少年來造成了一樁古書法的 “冤案”,《石渠寶笈》續編和《墨妙軒法帖》都誤斷為偽品。六十年代啟功。楊仁愷和徐邦達幾位老先生,經與《攻媿集》對照,始揭開了被挖改之謎,才使這件原是張氏抄錄的墨跡真相大白於天下,並闡述後人妄加者的疏陋與謬誤,一是張即之生於宋淳熙十三年 (1186),此年款比張氏出生之年還早一年;二是“即之記”的“記”字,也用詞不當,因《汪氏報本庵記》一文,並非張即之所撰,究竟什麼原因張氏要錄寫此文,不得而知,只是記與抄錄、書、寫的意義是不相通的,顯然是挖改者在用字方面缺乏常識。傳世張即之墨跡中有款識可考的為數不少,此卷雖無明確年月或作者款識,就其書法風貌本身而言,通篇結構謹嚴,以力見長,運筆流暢,更顯得嬌嬈悅人,正如文徵明六十六歲題跋中指出,此書骨力健勁,精采煥發,並能“傳其家學”,在這裡文徵明認為繼承其伯父張孝祥的衣缽。張孝祥官集英殿修撰,歷知平江、荊江、荊南,皆有聲績,文章過人,尤工翰墨,時稱“三絕”,其書真而放,卓然有顏魯公風格。從張孝祥《柴溝帖》、《涇川帖》與《汪氏報本庵記》印證,書法有不少相同之處,可窺其受伯父的傳授指點。文氏除說張氏直接繼承其伯父的衣缽外,“其書師顏魯公”,道出了張氏書法的淵源和特徵。此卷與流傳至今的張氏其他各種寫經及擘窠書《唐人詩》、《古松詩》等,顯得秀逸蘊藉一些。綜觀張即之的書法特點,在於用露鋒運筆,毛錐使轉馳騁於紙絹之上,心手相合,獨具風格。《汪氏報本庵記》堪稱為張氏傳世墨跡中少見的傑出佳作。行筆流暢活脫,與《杜詩》筆法一致,功力深厚,來源於臨池不輟,一生勤奮,不愧一代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