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縣文化志》是1999年10月出版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北縣文化志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1999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張北縣文化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文學、戲劇、電影、曲藝、音樂等。
作品目錄
張北縣文化志
圖片
中共張北縣縣委書記 唐樹森題
張北縣政府縣長 吳澤林題
張家口市文化局局長李鴻昌題
張北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李銀生題
中共張北縣委宣傳部部長羅利民題
中都文化(一)
河北省文物局,中國元史研究會,張北縣人民政府於1997年7月15日在張北召開“元中都學術研討會”,圖為與會人員在元中都遺址考察。
98張北首屆中都草原旅遊文化節開幕,圖為縣長吳澤林在開幕式上致詞。
在張北召開的中國首屆元代“三都”文化聯誼祭典儀式上,北京“大都”、蘭旗“上都”、張北“中部”代表向成吉思汗座像敬獻哈達。
多彩活動(二)
1997年7月1日,張北各界民眾集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圖為大型文藝表演活動場面。
享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張北二人台,城鄉普及,久唱不衰,深受人民喜愛。圖為二人台《補鞋》劇照。
張北民間社火活動始於清末民初,至今有百年歷史,每逢新春佳節城內社火活動熱鬧非凡。圖為縣城社火場景。
文化設施(三)
位於縣城繁華地帶的張北文化館。
位於縣城花園廣場西側的圖書館。
地震後,重新維修、加固一展新姿的影劇院。
新建的縣文保所辦公室。
坐落在縣城西大街的新華書店.
榮譽花絮(四)
縣文化局部分獲獎獎盃、獎旗、獎狀。
畫家劉生展於1991年創作的《三國人物繪卷》畫冊在日本東京株式會社MPC美術出版社出版。圖為畫冊照影。
青年作者柴立波所創燙印版畫新穎獨特,多次獲獎。圖為作品《孟姜女的傳說》照影。
歷史蹤跡(五)
元朝元統二年三月興和城建萬佛寺,寺院正南建一樂樓,曰“萬佛寺樂樓”。始建1333年,清光緒五年(1879年)重修,1958年被拆毀。
張北青年晉劇團常年活躍在壩上草原,深受城鄉人民的喜愛。圖為該劇團上演晉劇《大堂見皇姑》劇照。
1949年,剛剛解放的張北縣,青年學生縱情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五十年代,張北縣民間歌舞團的演員在練功。
序
《張北縣文化志》領導小組
《張北縣文化志》編輯委員會
目錄
第一編概述
第二編文化藝術機構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縣文化局
第三章經費
第三編民眾文化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機構與設施
第三章演出活動
第四章隊伍
第五章書刊
第六章民間文藝
第七章民眾文化人物
第四編圖書館
第一章建國前的圖書館
第二章建國後的圖書館
第五編文學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書刊
楊尚德
第六編戲劇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劇種
第三章藝術表演團體
第四章演出活動
第七編電影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機構
第三章發行
第四章放映
第五章宣傳
第六章教育與培訓
第八編曲藝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本地曲種
第三章曲目
第四章曲藝人物
霍占海
韓明
第九編音樂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音樂活動
第三章民間器樂
第四章音樂人物
苑素珍
第十編舞蹈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舞蹈活動
第三章民間舞蹈
第十一編雜技
第十二編美術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畫種
第三章民眾美術
第四章作品展覽
第五章教育培訓
第六章美術人物
劉生展
第十三編書法篆刻
第十四編攝影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攝影藝術
第三章技術設備
第四章展覽
第十五編演出場所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建國前的演出場所
第三章建國後的演出場所
第四章管理
第十六編藝術教育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建國後的院校機構
第十七編新華書店
第一章簡述
第二章機構
第三章事業發展
第十八編文物
第一章機構設定
第二章主要文物工作
大事記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