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傑(張傑院士)

張傑(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上海市科協主席)

張傑院士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傑,1958年1月出生於山西太原,籍貫河北邢台,物理學家,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致遠學院名譽院長,上海市科協主席。

張傑於1978年進入內蒙古大學學習,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8年先後在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所、英國盧瑟福實驗室等科研單位長期工作;1999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光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副所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2006年至2017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2007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2021年9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張傑主要從事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西太原
  • 出生日期:1958年1月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至2017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2007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性別:男
  • 籍貫:河北省邢台市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8年1月,張傑出生於山西太原,籍貫河北邢台。
1978年3月—1981年2月,就讀於內蒙古大學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1年3月—1985年2月,就讀於內蒙古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5年3月—1988年8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專業,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88年9月—1988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9年1月—1990年12月,擔任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所洪堡學者博士後,從事X射線雷射方面的研究。
1991年1月—1999年1月,擔任英國盧瑟福實驗室、牛津大學物理系研究員、課題組組長。
1999年1月—2003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光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副所長。
1999年9月—1999年12月,擔任日本東京大學訪問教授。
2003年12月—2006年1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
2003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2006年11月—2017年2月,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常委。
2007年10月,當選為德國科學院(原德意志利奧波第那自然科學院)院士。
2008年11月,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2年5月,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2月—2017年3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2017年3月—2018年6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兼)。
2018年6月1日,國務院免去張傑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
2023年4月9日,獲得第四屆傑出教學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傑帶領研究團隊在快點火雷射聚變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前沿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1)實現了雷射電漿中超熱電子的定向產生和可控傳輸,為深入理解雷射核聚變快點火方案中超熱電子的作用並推動這個領域研究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2)利用特殊設計的雷射電漿實驗,揭示了磁重聯噴流與太陽耀斑中的環頂X射線源產生、太陽冕區中物質噴射、以及日地空間中劇烈的電漿與磁場活動等重要天體物理過程的直接關係,開拓了天體物理問題研究的新思路,這項研究中的早期結果入選了201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3)通過大幅度提高能量轉換效率和減少電漿對X射線雷射折射等方法,成功地獲得了在14納米到5.8納米波長範圍內的多個波長上實現了X射線雷射的飽和輸出,解決了通向“水窗”飽和X射線雷射的主要難題。該成果曾被“Physics World”列為年度雷射領域的重大進展之一。
張傑還帶領一個研究人員組成的大型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強雷射實驗研究平台,對新型雷射核聚變方案開展理論和實驗研究。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9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張傑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6年
超強雷射與電漿相互作用中超熱電子的產生和傳輸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7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集體獎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根據2021年9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張傑自1999年回國工作開始,已經在雷射核聚變領域和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培養了上百位博士,他們中有的許多人已經成長為研究機構和高校的骨幹、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
  • 高校建設
張傑強調,大學之道的根本在於大學的使命和責任,而學校的使命就是要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核心建設者、世界知識創新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和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有力推動者,為社會培養創新型領袖人才”,使大學不僅是探索知識的地方,而且是能力建設和人格養成的聖地。因此,張傑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期間,在學校倡導“對學術的追求、對學者的尊重”的校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建設一種既具有“感恩與責任”、又充滿“激情與夢想”的校園文化。張傑大力推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問題導向的研究,領導制訂了學校未來10年的大學發展規劃以及學術發展路線圖,並有系統、有計畫地推進了對學校學科發展的國際評估和綜合評估,作為制訂各學科發展規劃的重要參考,建立以學術為主導的更完善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同時推進大學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和人性化,提高大學管理的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致力於建設一個為師生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學校行政管理系統。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8年
1999年
求是基金會
2001年
2003年
2003年10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04年
亞洲成就獎
200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
2008年
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
2008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
第三世界科學院
2010年
英國女王大學榮譽博士
2011年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榮譽博士
2013年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榮譽博士
2015年
愛德華·泰勒獎(首位華人物理學家)
2021年9月12日
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創新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優秀獎


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


中國科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2023年4月9日
第四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8月
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AAPPS)主席(任期三年)
2007年10月
2007年12月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任期五年)
2012年11月
2016年6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2018年3月—2023年3月
2019年9月
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長
2021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2022年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首屆科學委員會委員
2023年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長、上海市科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

人物評價

張傑在高能量密度物理和雷射聚變物理前沿研究領域做出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評)
張傑的研究為深入理解快點火物理過程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科技處評)
張傑帶領團隊在快點火雷射聚變研究以及強雷射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內蒙古大學新聞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