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傷寒金匱方》是2020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仲景傷寒金匱方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張仲景傷寒金匱方》是2020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張仲景傷寒金匱方》是2020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簡介傷寒金匱類。不分卷。不著撰者。抄寫年代不詳。所用淡紫色稿格紙,上書口印“金殿傳臚”四字,下書口印“義茂制”三字,當為清季太醫之物。內容包括《仲景傷寒方》和...
《仲景全書之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是2010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仲景。內容簡介 《仲景全書之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為明·趙開美刊刻《仲景全書》之《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為底本點校的合刊本。漢·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為十六卷,內容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成書後不久原書散失不全,經輯佚...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
《金匱要略方論》是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張機著 內容簡介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東漢·張機(張仲景)所著。約成書於三世紀初,原為《傷寒雜病論》中的雜病部分,一度散佚。1065年北宋校醫書局根據當時所存《金匱玉函要略方》殘簡,並經林億整理編校,取其中雜病部分釐訂為3卷...
藥證是中醫用藥的重要指征和證據,是中醫幾千年用藥經驗的結晶。書末列有《傷寒論》、《金匱要略》方劑總覽、《張仲景50味藥證》常用配方漢語拼音索引和經方藥物的古今用量折算等3個附錄。目錄 1.桂枝 2.芍藥 3.甘草 4.大棗 5.麻黃 6.附子 7.烏頭 8.乾薑 9.生薑 10.細辛 11.吳茱萸 12.柴胡 13.半夏 1...
《沈目南編注張仲景先生金匱要略》是漢代張機撰寫、清代沈明宗編注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初刊於康熙三十二年。內容簡介 卷一首敘《重編大意》,然後重編《臟腑經絡先後病》中的條文次序,以“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條作為首條《敘例》;其次分別列《時令》、《問...
《金匱要略經緯》是2019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古代中醫經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中醫專著,屬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本書以《金匱要略》原書體例為綱,將《金匱要略》原文進行了白話文解讀,同時結合《黃帝內經》的...
《傷寒論》方劑索引 作者簡介 撰者——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郡(今河南鄧州) 人。生卒年不可確考,約生活在150至219年之間,似較華佗稍晚。據 《襄陽府志》載,張機撰成《傷寒雜病論》,華佗讀後,喜曰:“此真活人書也。” 《傷寒雜病論》後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張仲景後世...
《金匱要略》是2020年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仲景。內容簡介 雜病診療,方書之祖,拯濟疾苦,不忘活人之道;和氣盈溢,足見聖人之行,“醫聖”張仲景確立辨證論治原則,奠定了後世中藥臨床學的理論基礎。 《金匱要略》是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是一部論述內科雜病的...
《張仲景醫方精要:金匱篇》是2004年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軍。內容簡介 本書簡要闡述了東漢名醫張仲景的生平里籍、主要著述、學術思想極其後世影響,主要介紹了他的《金匱要略》一書中的多鐵常用方劑,囊括了他多年來的臨床治療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為現代醫家提供了成熟的先進經驗,同時也能幫助...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傷寒懸解》收錄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及其注釋、發揮類著作三十五種。《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原著《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繫實際,理法方藥皆備的臨床實用醫著,由東漢張仲景所撰。由於張氏生活在兵火戰亂的東漢末期,其著作...
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是2018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仲景。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全書分上、中、下三卷,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飲食禁忌等內容。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金匱要略淺注》為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的部分內容,首創臟腑經絡辨證體系,為醫方之祖,治雜病之宗。它以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對中醫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清代醫家陳修園認為『其深文奧義與《傷寒論》同』,在深入研究《...
《金匱要略》雖亦脫胎於《傷寒雜病論》,但是《金匱要略大字教版》與《傷寒論》相較,似乎更能完整體現張仲景用方的思路,能較為真實地反映東漢時期的經方風貌。原因何在?據編者分析,理由有二。首先,學界公認,《金匱要略》中探討的多是雜病的證治規律,而《傷寒論》探討的仍以外感熱病證治規律為主。如果這...
《金匱要略》是2021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東漢張仲景所著、元代仿宋刻本《新編金匱方論》(鄧珍本)為藍本,對前22篇原文採用分類編排方式,在前九版《金匱要略》教材的基礎上,吸納“十二五”以來《金匱要略》教學、臨床、科研的成果編寫而成,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運用經方辨治雜病的規律...
《傷寒金匱條辨》是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彥師。圖書簡介 《傷寒金匱條辨》,傷寒著作。二十三卷。李彥師編著。作者遵照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原序,將《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仍合為一書,用注釋、互相參證等方法,具體領會張仲景對於傷寒與雜病的醫療觀點和辨證治法,注文比較簡要,在一定程度...
鄰國日本自康平年間(相當於我國宋朝)以來,研究《傷寒論》的學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響及推動。目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據史書記載,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十二》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金匱要略》中的第十二篇。作品原文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十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
1.主方百合地黃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處方:百合、生地黃各30克,生牡蠣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麥30克,甘草6克。水煎服。2.單方驗方甘百梔地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處方: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大棗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黃15克,首烏藤18克,雞子黃2個(...
厚朴三物湯是一劑處方,出自《金匱要略》卷上,組成為厚朴、大黃、枳實等,主治實熱內積,氣滯不行,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組成 厚朴24克 大黃12克 枳實9克 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實二味,取500毫升,納大黃,煮取300毫升,溫服100毫升。以利為度。功用 行氣除滿,去積通便。方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