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人一 ,1962年12月出生,博導,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人一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
- 畢業院校:南京氣象學院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務: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
- 發表論文數目:4篇(截至2019年7月)
- 職稱: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3年,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科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9年,美國內華達大學獲物理學碩士學位。
199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大氣化學博士學位,師從199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Mario J. Molina 教授。
1993年-1996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NASA噴射與推進實驗室(JPL)博士後。
1996年-199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系、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助理研究員。
1997年-2002年,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
2002年-2005年,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2005年-至今,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2006年-至今,美國德克薩斯州A&M 大學大氣化學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至今,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及重點實驗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兼職教授。
學術兼職
美國化學學會會員(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美國氣象學會會員(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美國德克薩斯州環境質量統籌指導委員會委員(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Science Coordinating Committee, Texas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美國氣象學會大氣化學委員會委員(AMS Committee 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研究方向
大氣平流層中臭氧的損耗機理和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機理。
大氣可揮發性有機物的反應機理。
有機二次氣溶膠的形成以及空氣污染模型。
城市與區域大氣氣溶膠形成轉化及其氣候效應。
主要貢獻
科學研究
在平流層臭氧損耗及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形成方面,首先發現了平流層雲(PSCs)的主要形成機理與化學成分,測定了幾個關鍵活性氯的轉化過程。
開創性地將實驗和理論結合定量描述大氣可揮發有機物的反應動力學與機理。
首次提出有機酸對氣溶膠的成核作用。
建立了國際上先進的研究氣溶膠、均相與復相反應實驗裝置。
開發了城市與區域大氣化學模型,用於研究臭氧、氣溶膠及其大氣效應。
首次揭示了亞洲污染物對太平洋風暴系統的影響及氣候效應。
學術論著
在國際著名刊物發表論文近90篇,包括2篇Science、3篇PNAS、5篇JACS和20篇J.Geophys.Res.。影響因子積分達348分,論文總引1656次,他引1133次。應邀參加國際會議35次。
研究成果被多家著名雜誌如Science,Chem & Eng News和Scientific American、Angew Chem Int Ed和英國New Scientist等評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