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翥(1946年6月~2023年5月16日),男,漢族,1946年6月生於河南洛陽市,1981年參加工作,曾任龍門石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絲綢之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石窟寺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
2006年6月退休。張乃翥先生是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
2023年5月16日23時25分,張乃翥因突發疾病不幸辭世,享年78歲。
張乃翥(1946年6月~2023年5月16日),男,漢族,1946年6月生於河南洛陽市,1981年參加工作,曾任龍門石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絲綢之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石窟寺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
2006年6月退休。張乃翥先生是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
2023年5月16日23時25分,張乃翥因突發疾病不幸辭世,享年78歲。
張乃翥(1946年6月~2023年5月16日),男,漢族,1946年6月生於河南洛陽市,1981年參加工作,曾任龍門石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絲綢之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石窟寺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200...
中文名 龍門石窟與西域文明 作者 張乃翥 出版時間 2006年12月01日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頁數 326 頁 ISBN 9787534826665 [1] 類別 文物考古 裝幀 精裝 版次 1 內容簡介 龍門魏、唐文教勝跡,中原鄉望至可珍視之瑰寶也。然自趙宋...
龍門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員張乃翥說,經幢透露出唐代洛陽地區就有景教的傳播,這為研究景教弘法中原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學證據,該經幢的出土,還使人們知道唐代洛陽城曾有胡人墓葬區域的存在。張乃翥說,唐代東都建春門之內的里坊附近有當時規模...
《佛教石窟與絲綢之路》是2014年4月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乃翥。內容簡介 敦煌與絲綢之路文化,是西部這片熱土所孕育出的燦爛傑作。如今隨著考古發掘及文獻釋讀的深入,研究新成果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於敦煌與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視域中的洛陽石刻》是2018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乃翥、張成渝。內容簡介 本書以35萬字篇幅和101幅圖版,介紹和研究了洛陽地區發現和出土的域外文化情調“密體意致”的美術作品,包括男女胡人形象、含綬鳥...
《簡牘學論稿》是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敦煌與絲綢之路學術文叢》中的一部,作者是 張乃翥 。叢書信息 敦煌與絲綢之路學術文叢 (共9冊), 這套叢書還有 《絲綢之路民族文獻與文化研究》,《佛教石窟與絲綢之路》,《回鶻學譯文集新編...
《龍門區系石刻文萃》是一本張乃翥 編制,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本書以作者二十年來田野考古所獲350餘品石刻資料為主體,結合相關歷史文獻與金石著錄的記載,對龍門石窟及其周圍地帶中古時期的人文情態作了全景...
姚崇新、楊寶玉、楊富學、楊銘、楊秀清、葉莉、游自勇、余欣、湛如、張國剛、張小艷、張先堂、張湧泉、張德芳、張乃翥、張勇、張元林、趙和平、趙豐、趙莉、趙聲良、曾良、鄭阿財、鄭炳林、周尚兵、朱玉麒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名譽會長與海外名譽...
張乃翥:洛陽歷史文物中含綬鳥美術遺蹟的文化學考察 耿慧玲:祠祀與廟祭——台灣的祖先祭祀與越南的“立後”揚之水:關於“罣罳”考古、文字與文獻 安子毓:《史記》所載秦二世史事辨疑 楊寶玉:英藏敦煌文書S.2199《尼靈惠唯(遺)...
《龍門佛教造像/佛教美術全集》是200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乃翥。圖書目錄 序 龍門北魏石窟佛教造像 龍門石窟的初創及維摩變造像 北魏漢化政策對龍門石窟的影響 供養人雕刻的出現 北魏遷洛之後龍門造像的民族化特點 秀骨清像...
《龍門地區佛教寺院史料輯繹》是2013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乃翥。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洛陽龍門地區佛教寺院史料主要有石刻文獻與古籍兩類,其內容涉及佛經流布、宗派演革、寺院經濟、邑社結構、政教貫通、佛道融合等方面。
董濤:天馬、龍馬的傳說與形象建構 孫麗萍:新疆出土民族文字簡牘形制簡論 張成渝、張乃翥:洛陽“格里芬”美術遺蹟與西域文明之東漸 葉爾米拉:新疆考古遺址中出現的“牛”形象探討 媽祖文化 黃瑞國:第二屆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