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材料學家)

張躍(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材料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躍,1958年11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湖南省醴陵市人,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躍於1982年從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武漢科技大學任教;1987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研究生,先後獲得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博士畢業後進入武漢工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5年進入北京科技大學工作,同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0年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2001年至2002年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2002年至2003年擔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至2014年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2年11月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張躍主要從事低維半導體材料及其服役行為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
  • 出生日期:1958年
  • 畢業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 職業: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2年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8年11月,張躍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
1978年2月—1982年2月,就讀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武漢大學),畢業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82年2月—1987年9月,擔任武漢科技大學助教。
1987年9月—1993年10月,就讀於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研究生,先後獲得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
1993年10月—1995年10月,在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5年10月,進入北京科技大學工作,同年晉升為教授。
199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獲得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資助,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
2001年1月—2002年2月,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資助,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
2002年10月—2003年4月,擔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6月—2014年12月,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2年11月,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躍致力於將材料研究和國防重大需求相結合,在基礎理論、製備技術和工程套用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張躍作為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低維半導體材料快速篩選與器件設計團隊負責人,帶領研究團隊採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開展新型低維半導體材料研究。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中國國內外期刊上發表SCI、EI論文400餘篇,論文他引近萬次,單篇最高他引400餘次。10篇論文為ESI前1%高引論文,2篇論文被評為發表刊物的Top Papers。參與撰寫出版中文專著7部、英文專著4部。
  • 學術交流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先後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30餘次,作國際會議特邀報告40餘次。
  • 承擔項目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科技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省部級項目及國防軍工項目等60餘項,負責承擔了寶鋼集團、鞍鋼集團、新余鋼鐵、大冶特鋼、中信金屬公司、中國中車和國家電網等國有大型企業項目10餘項。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項目來源
1999年—2001年
材料的形變斷裂和微觀結構與納米度域分形的STM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9年—2001年
原位複合材料原子層次界面最佳化設計、結構、性能及損傷(59872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999年—2002年
巨磁電阻的物理、材料研究及其在信息技術中的套用(198903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2000年—2002年
材料斷裂與環境斷裂在原子度域的微觀機理研究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基金
2000年—2003年

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
2000年—2003年
多相微結構高性能耐磨陶瓷及納米力學性能(教外司留01-498)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重點基金
2001年—2003年
Ca系α″-Sialon陶瓷納米力學特性及磨損微觀機理(50172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年—2004年
材料斷裂與環境斷裂的微觀動力學研究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2003年—2005年
多重鐵性材料中不同尺度非均勻與耦合效應的關係(5023203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4年—2006年
納米線材料的製備及其與套用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104022)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
2004年—2007年
功能納米材料的製備及其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50325209)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6年—2008年
一維功能氧化物摻雜納米材料的製備、結構及性能表征(505720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7年—2009年
功能氧化物納米材料製備及納功能器件組裝(2006AA03Z351)
國家863計畫
2007年—2010年
半導體和壓電耦合新型納米結構與器件(50620120439)
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重大)
2007年—2011年
半導體壓電納米結構與器件(2006DFB51000)
國際科技合作計畫項目(重大)
2007年—2011年
準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調控與組裝(2007CB93620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
2008年—2009年
準一維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性能和結構調控及器件基礎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建設計畫科學研究與科研基地建設項目
2008年—2010年
大面積碳納米管場發射冷陰極的製備、結構與性能表征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2008年—2010年
一維ZnO 納米材料的結構尺寸效應與力電耦合性能研究(507720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6年—2020年
納尺度多場耦合效應的原位表征系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2018年—2022年
石墨炔高效能量轉換與催化研究(2018YFA0703500)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
2019年—2024年
石墨炔高效能量轉換與催化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2020年—2024年
亞十納米二維材料范德華異質結構與半導體器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先後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申請專利50餘項,已授權30餘項。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編號)
獎勵名稱
1996年
斷裂和環境斷裂的機理研究(96-024)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
金屬材料斷裂的微觀機理(97基-2-04-06)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
金屬間化合物的斷裂和環境斷裂機理研究(1997-038-3)
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
氫致開裂和應力腐蝕機理(1998-052-8)
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
應力腐蝕機理(98-031)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2年
材料斷裂微觀和納觀機理的表征方法、理論及實驗(2002-010)
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3年
鈍化膜應力導致應力腐蝕的機理(2003-054)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功能納米材料及其相關基礎理論研究(2006-052)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8年
一維氧化鋅的界面調控及其套用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根據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張躍先後指導博士生50餘人、碩士生60餘人,2名學生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名學生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教育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4年
產學研合作招收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9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20年8月
“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2022年11月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23年6月
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9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員(第六屆召集人、第七屆成員)

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委員(第三屆與第四屆委員)

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工程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體視學學會副理事長及材料科學分會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及材料科學分會理事長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及納米科學技術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物理與材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固體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磁性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部納智慧型材料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東北師範大學紫外光發射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納米研究雜誌(Journal of Nano Research)》《中國科學:材料(Science China Materials)》
《科學通報》等9種國際學術期刊顧問或編委

人物評價

張躍在基礎理論、製備技術和工程套用方面做出了系統性、創新性重要貢獻。(北京科技大學評)
張躍在中國國內外低維納米材料領域聲譽斐然,他在一維氧化鋅強流發射冷陰極的成功研製,提高了核爆記錄的精度與解析度,提升了中國核爆模擬裝備研製水平,得到了用戶單位的高度評價。(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評)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